編者按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在萬物互聯的今日,,我們更加相信“在一起”的力量——“互聯網”的本意,,就是“在一起”:兩個互不相連的通信節(jié)點,組成了網絡,。
春節(jié)之際,,南方周末和今日頭條共同聚焦移動互聯網時代四位普通人各自“在一起”的故事:
黑龍江林區(qū),一個漂泊了12年的年輕人大雷,回到家鄉(xiāng)重新扎根,,從一臺DV開始短視頻創(chuàng)業(yè),;上海浦東,90后寶媽毛晚和網上認識的朋友們,,一起為城市500米欄桿編織“彩虹”毛衣,;廣西蘇屋塘村,農家婦女“巧婦9妹”,,守在村莊,,幫助村里的山貨走向全國;臺灣里長劉德文,,16年間把200名臺灣老兵的骨灰,,背回他們位于大陸各省的故鄉(xiāng)……
“在一起”,是為了對抗孤獨,、漂泊和分裂,。時代圖景風云變幻,但無法阻擋,,無數微小,、溫暖的人事,生生不息,,匯聚在一起,。
?
毛晚站在上海浦東錦繡坊圍欄前
?
每次去錦繡坊圍欄,貓貓要花一個半小時,。她住在浦西,,圍欄在浦東。
?
天氣好她就每天過去,,跟上班一樣,;陰雨連綿的時候,她去得少些,,但好消息總是有的,。又有一對姐弟喜歡上那里,他們住在附近,,有時間就過去玩,。毛線編織的美人魚、公主和小動物,,營造出夢幻般的場景,,七歲的姐姐把那里看做童話世界。貓貓每次過去,,姐弟的媽媽都去幫忙,,再和她聊上幾句,。
?
這樣的小事,讓貓貓格外開心,。她是位90后寶媽,,真名叫毛晚,大家昵稱她“貓貓”,。因為喜歡編織,,大概2016年,她給自己取了如今廣為人知的網名“貓線團”,。
?
錦繡坊第一次圍欄編織活動,,跨越2018年和2019年。貓貓和同伴們四個月里編織了500個大小不一的玩偶,,裝點500米圍欄,。活動帶給公共空間溫暖,,給欄桿織毛衣登上熱搜,。2019年,她的二寶順利降生,,除了照顧孩子,,她也進行著第二次圍欄編織活動,包括編織一道七色彩虹拱門,。
?
與從前籠罩著陰霾的日子相比,,生活完全不一樣了。這一年里,,她越來越感受到群體的力量,。她生活中的許多亮光,就來自于那些纏繞在一起的毛茸茸的線團,,以及和她一起編織彩虹的寶媽們,。
?
?
1、“原來我還是有用武之地的”
?
?
2015年9月,,大寶呱呱墜地。貓貓與丈夫分別來自安徽和山東的村莊,,雙方父母沒辦法專門去上海長住,。夫妻商議之后,決定由貓貓先辭職育兒,。貓貓心里沒有什么情緒波動,,反而很開心,“覺得終于可以不用上班”,。事實上,,她的身體一直非常健康,,并且樂觀地期待產假后回歸職場,但后來的痛苦始料未及,。
?
時過境遷,,貓貓只是感慨:“真正失去工作的時候真是太空虛了?!睉嵟?、焦慮、失眠,、頭痛,,帶來的都是最真切的傷害。起初她相信這只是生育后的正常反應,,但癥狀沒有自然消退,,反而越發(fā)劇烈。
?
直到一位年輕母親提醒,,貓貓才意識到自己患上了產后抑郁,。這種疾病不僅傷害媽媽,還會傷及孩子的情感和認知能力,。它在生理和心理層面上,,不停地消磨著人的意志。
?
?
貓貓內心有種自卑感,,“好像自己已經一無是處”,。她像陷入了泥潭,四處跟別人比較,,“總覺得自己是最不好的”,。她無法確認自己的價值,大學好像也白上了,,再也不是那個“我”了,。她整夜失眠,在大寶百天前后拾起了線團,,開始靠鉤毛線度過長夜,。這個不經意的選擇,幫她找回了人生,。
?
?
貓貓給大寶做了一雙寶寶鞋,,拍照發(fā)到今日頭條和西瓜視頻上,沒想到收到眾多留言,。她們詢問,,那么好看的一雙鞋子,能不能幫忙做幾雙,,能不能購買或者學針法,。陌生人的善意和認可,,讓她感受到久違的開心。
?
“原來我還是有用武之地的,?!甭兀堌埖纳钭兞???嗤醋兩伲^玩偶,、看針法,、數針數和完工、分享在網上,,收獲反饋,,成為了新節(jié)奏。
?
貓貓的一條短視頻,,在抖音收獲了超過23萬個點贊,。她把毛衣縫到護欄上,不時轉頭關愛身邊紫色嬰兒車中的二寶,。一個留言的媽媽回憶起一胎時的經歷,,她半夜站在國道中,周圍全是大貨車鳴笛打雙閃,。她腦子里突然聽到孩子的哭聲,,才發(fā)現自己站在多么危險的地方。而國道居然離她的住處有一小時車程,。
?
貓貓貼心地回復,,最后再加上一句“要學會控制情緒”。她從自己的經歷汲取力量,,鼓勵面對同樣困境的新媽媽們,。對她來說,編織的意義越來越重要,,由個體向社會擴展,,甚至成為了一種事業(yè)。她也告訴在今日頭條和抖音上的網友們,,治愈抑郁癥的最好藥物就是愛,。
?
2、“突然覺得身上比之前的任務更重”
?
愛和專業(yè)性,,令貓貓獲得了更多關注,。她已經沒法估算,,自己究竟編織過多少物件,。編織太過精細,,做一個包或一張?zhí)鹤樱家袔装賶K花片一起拼,。事實上,,她的編織故事可以追溯到非常早。
?
小學四五年級,,貓貓看到別人打圍巾很好玩,,自己想要嘗試。沒有針,,她把家里的筷子削尖代替,。但最終,她只打出來一個“長條”,。
?
“最開始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但沒有條件去學習,也沒有人教我,?!鄙磉叺娜俗屫堌堉溃幙棽皇撬撟龅氖虑?。但她還是渴求,,從雜志、互聯網上學習編織技術,。
?
直到現在,,她媽媽還是感覺不可思議,女兒花這么大力氣念了大學,,“竟然給人家織毛衣”,。但貓貓知道,編織給她帶來無法替代的成就感,。
?
“該做的事情”,,有時并不那么確定。通過兩次圍欄編織活動,,貓貓遇到了越來越多的陌生人,。有些年輕男士覺得活動有意思,就跟著女朋友過去幫忙,。有的年輕妻子“情緒不大好”,,丈夫跟過來現場驗證,看看編織是不是真可以緩解情緒,。
?
?
找回人生的力量可以由己及人,,人們可以簡單地慰藉彼此。錦繡坊第一期的圍欄編織,,是編織愛好者們首次舉行線下“轟趴”,,十幾位媽媽一起給地面上的圍欄穿上“毛衣”,。這些愛好者們,有現實中認識的朋友,,也有從今日頭條,、抖音等網上平臺結交的網友。
?
?
一開始,,貓貓從手工網站上看到“城市裝飾”這種活動形式,,覺得很有趣,特別希望在國內也做一次,。但一個人的力量終究太小,。巧合之下,她與錦繡坊的物業(yè)方面達成合意,,希望這些裝飾讓逛街者“會心情好一點”,。不成想,這些編織愛好者們的故事,,最后還成為一則社會新聞,。
?
人民日報的新媒體轉發(fā)了活動視頻,引起了網友們的熱議,。熱度最高的一條感嘆:“人能理解骨折的人沒法走路,,卻不能理解抑郁的人無力生活?!庇腥撕粲醪灰獛в猩坨R看患上產后抑郁癥的產婦,,還有人回憶起一個突然結束自己生命的同事。
?
對于蜂擁而至的媒體報道,,貓貓一開始很茫然,,后來才漸漸釋然,愿意分享和訴說自己的故事,。她逐漸變成一個公益事件發(fā)起人,,“突然覺得身上比之前的任務更重”。隨著粉絲越來越多,,她認識了更多的編織愛好者,,還有很多“情緒狀態(tài)不好”的媽媽。大半年時間里,,她們一起學編織鉤毛線,,聊聊生活和孩子,“像抱團取暖一樣,,挺好的”,。
?
3、“讓社會知道產后抑郁這件事”
?
?
第二期圍欄編織活動進展快得多,參與的媽媽增加到三四十位,,溫暖由地面擴展到地下室走道,。凝聚她們心血的小玩偶將獲得更好的保存,數量也增長到700個左右,。有過一次經驗,她們就準備得更充分,。2019年9月底開始做地下室,,12月底就已經完成,再繼續(xù)裝飾欄桿,。從準備到最后完工,,大家花了四五個月。
?
有些外地的年輕媽媽在家織小物件,,寄來上海,。一些白領周末過來做志愿者,住在附近的爸爸媽媽帶著孩子去現場幫忙,。周邊很多商鋪貼心地給她們端些熱水,、熱茶,邀請大家到店里歇一歇,,有時送些餐券,。常有老人過來夸獎:“小姑娘好厲害,你看把這一塊打扮那么漂亮,,那真是太棒了,。”
?
貓貓感覺到上海這座城市的包容,,市民們用心地愛護那些小物件,。她對上海的印象,起初只是快節(jié)奏,。她勤奮工作,,慢慢收獲自信,越來越能夠感覺到城市的活力,。人和人之間的理解和互相關懷,,令她倍感欣慰。
?
公益當然不意味著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生活還在繼續(xù),,悲悲喜喜都真實地持續(xù)著。
?
貓貓想沉下心做新的作品,,但面對采訪她也不好推辭,。“好處是讓大家知道這件事情,讓社會知道產后抑郁這件事,,更多人關心女性,、關心媽媽?!必堌堈f,。但這樣一來,她也更忙了,。
?
二寶也考驗著貓貓的信心與堅韌,。她喜歡孩子,相信自己走了出來,,但未來又是不可預知的,。丈夫心疼她,一起選定老家的月子中心,。倘若她情緒不好,,專業(yè)的醫(yī)生會及時干預?!白龊昧艘磺械臏蕚?,然后去要二寶”,事隨人愿,,一切正常,。
?
當然還會有沮喪?;诨ハ嘈湃?,她把自己原創(chuàng)的仙人掌手套的圖解分享在群里。編織圈有默契,,可以照著圖解鉤,,但不能公開??上D解還是被公開了,,她只能在網絡上無力地提出——“別這樣好嗎”?!斑€是挺講究這種,,算一種契約精神?!必堌堈f,。真誠的態(tài)度在她的生活與事業(yè)里浮現著。
?
無論如何,,這一年里,,貓貓越來越能感受群體的力量,。就拿圍欄編織活動里那道七色的彩虹拱門來說,是由七個媽媽配合,,花了20天才建起來,。
?
?
彩虹,成為了互相理解的象征,。人們接受和感動美好,,再把它送給別人,在一針一線里團結起來,。不經意的贈予,,散發(fā)意想不到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