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詹青云? 整理? 本刊記者? 張明萌? 發(fā)自廣州???
編輯? 楊靜茹? [email protected]
圖/本刊記者 大食
?
詹青云
出生于貴州,本科就讀于香港中文大學,,哈佛大學法律博士。2014年代表香港中文大學參加第二屆國際華語辯論邀請賽獲得冠軍,,并獲最佳辯手,。2015年參加節(jié)目 《精彩中國說》 獲得節(jié)目總冠軍。2017年參加 《世界聽我說——全球華人辯論大會》 獲得冠軍,。2018年代表哈佛耶魯大學聯(lián)隊參加“2018華語辯論世界杯”獲得總冠軍與總決賽“最佳辯手”,。2018年9月,因參加 《奇葩說第五季》 為大眾熟知,。2019年10月,,參加 《奇葩說第六季》 ,表現(xiàn)優(yōu)異,,獲得更廣泛的關(guān)注,。
?
打通關(guān)竅
?
四歲那年,我看了94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被劇情吸引,,聽《三國演義》評書磁帶、看相關(guān)的書,。我爸爸在外地經(jīng)營工廠,,媽媽是英語老師,《三國演義》磁帶陪伴我度過了大部分獨處的時光,。有陣子我崇拜關(guān)羽,,外公做了關(guān)羽的面具,、好幾把青龍偃月木刀,我自己玩扮演游戲的時候就戴著面具揮刀,,連過年拍全家福時也會戴上,。后來我喜歡趙子龍,武器變成了塑料長槍,。對我來說,,關(guān)羽是正義的化身。我非??咕堋稊∽啕湷恰愤@一章,從來都是跳過,。如果哪天心情不好,,爸媽就知道我又看《敗走麥城》了。
我也聽《水滸傳》,,爸爸回家會陪我玩,,給我看很多書,《說唐演義》,、金庸武俠書等等,。親戚會讓我講故事,或者看到哪兒問這個人是誰,,我就能說出來,。他們會夸我。這是我童年自信的來源之一,。
初二初三是我的叛逆期,,我轉(zhuǎn)到了縣里的初中,開始住校,。每天和同學喝酒,、唱K、打麻將,、早戀,,做一切與學習無關(guān)但似乎很“酷”的事情。有一天我回到家,,打開電視,,正放《三國演義》的片尾曲,毛阿敏唱著“歷史的天空閃爍幾顆星,,人間一股英雄氣在馳騁縱橫”,。我突然覺得,以前自己還是一個想要有所成就的人,,現(xiàn)在就這么在過,?那天之后我跟班主任說,,我要換位置,從最后幾排的差生里調(diào)到一群學習很好很乖的女孩子中間,,之后考上了貴州最好的高中貴陽一中,。
五六年級的時候,爸爸會給我講金庸的武俠故事,,講到后來我就自己看,。我看的第一本金庸小說是《射雕英雄傳》,最喜歡看《笑傲江湖》,??础缎Π两返臅r候,我的精神狀態(tài)是最好的,。令狐沖是一個瀟灑的人,,他讓《笑傲江湖》變成了給人希望的書,書里的蒼涼也可以被消化,。但我看古龍會很不舒服,,因為我一直不停在想最壞的壞人是誰。這個人是壞人,,還有比他更壞的,,到最后原來一開始看上去最好的人才是終極大壞人,人生一點希望也沒有,。
遇到無序的東西,,我第一件想做的事情是把它歸類。我最喜歡的歸類是整理書架,,按照不同的類型以及每個類型的書在我心中的排名歸類,。所以左上角放著我最愛的書,現(xiàn)在這本書是《紅樓夢》,。
對我來說,,整理歸類是一件梳理規(guī)律、打勾的事情,。小時候,,媽媽讓我制定每日計劃表,用不同顏色代表不同時間的分配,。里面有讀書的時間,、寫字的時間、學英語的時間,、學數(shù)學的時間,、玩游戲的時間。每做完一件事情,,我就打一個勾,。到現(xiàn)在,,我的心里生成了一個表格,記錄著對每件事情的安排,。形成了這樣一種生活方式以后,,我每天都在給自己打勾,整個人就會快樂,。
在做早飯,、吃早飯和化妝時間,我要聽兩個新聞臺,,地鐵上,,我要讀古文。生活由單純的學習轉(zhuǎn)向律師工作后,,又因為《奇葩說》參與了一些演藝活動,,這份表格常常被打破。以前我會不快樂,,現(xiàn)在我終于學會了一些自我排解與自我安慰的方式。在化妝時如果跟朋友聊天占用了聽廣播的時間,,我會想:難得和他聊天,。地鐵上不得不回工作郵件,我對自己說:這是一個很緊急的事情,。
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默認了每天11點到晚上10點屬于工作時間,,一個很大的勾打在那里。但參加演藝活動這件事情我并不喜歡,,每天趕幾個場,,讓我被一個時間表推著走,而不是自己有一個時間表,,我來給它打勾,。我對自己時間的掌控欲非常強,我喜歡有規(guī)律的事情,。
這種掌控欲的逐漸建立也展現(xiàn)在我的學習經(jīng)歷中,。上小學之后,我考試常常是班上倒數(shù)前五名,,被老師痛罵,,也找不到自己的閃光點。本來我在別人眼里是個聰明的小孩,,能講很多三國的故事,,大人不認識的角色我也能說出來。這時候被老師罵,,挺摧毀的,,我對自己的人生期待開始變低,。
我媽媽這時候會鼓勵我。她會說,,我的孩子一定是最聰明的,;說,我來算算,,啊,,你四年級一定能考年級第一。到四年級,,我的成績真的開始慢慢變好,,但也不會是第一。我媽就說,,我再算算,,啊,要等到初二的時候,。我特別信我媽,,可能一個人小時候總是被摧毀,就抓住那一點點信心才能繼續(xù)下去,。我逐漸找到了一些特長,,比如我寫字好看,老師就讓我畫黑板報,。比如我媽一邊預言,,一邊讓我每天背一句古詩詞,還跟我比賽,。五年以后,,她記不住了,但我真的喜歡上了詩詞歌賦,,不是為了完成打勾,,而是真的想去讀這些書,我的作文也越寫越好,,超過了同學寫作文的套路,。我開始慢慢在這些事情里建立信心。
這樣一直到高中,,我才覺得學習這件事情我學會了,,像打通了關(guān)竅。以前做歷史主觀題,,我不知道怎么答,,可到了高中,我可以做到不假思索寫出八個考點,讓老師沒辦法扣我的分,。我不停在轉(zhuǎn)學,,每到一個新的環(huán)境就會發(fā)現(xiàn)所有人都比我厲害,我會經(jīng)過一段長時間的適應過程,。但到貴陽一中,,已經(jīng)是貴州省最頂尖的環(huán)境了,最后的考試也只剩高考,,差不多融會貫通了,,該學會的也學會了,接下來就是怎么用而已了,。
?
香港和內(nèi)地共同構(gòu)成了我的身份
?
高考結(jié)束,,我本來想讀北大考古系。我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寫的一本偵探小說,,寫古埃及,。后來阿加莎也嫁給了一個考古學家。當時百家講壇有古埃及考古的系列講座,,我看完還買了些相關(guān)的考古書來讀,。而且周圍的人越反對我,我就越覺得這個選擇非???。后來北大考古系在貴州沒有招生,我被提前批錄取去了香港中文大學,。
進入大學受到很大的沖擊。我在高中常常年級第一,,掌控著自己的生活,。但在香港遇到了一種跌落,身邊的人不再appreciate(賞識)你有多厲害,,他們要么學習比我好,,要么有很多自己的想法。那些沿海大城市的同學不僅學習比我更好,,而且視野跟我不一樣,,從小就參加模擬聯(lián)合國、德國夏令營等等,,我聽都沒聽過,。高考之前,我的人生使命只有學習,,在學習之余我天天打籃球,,大家就覺得我是很厲害的人了,可對這些同學來說,,學習好是理所當然的,,他們還在干很多其他的事情,。我要逼著自己去適應。
香港這座城市也讓我覺得格格不入,。我一個人飛到了香港機場,,可能出來得太慢,我的行李已經(jīng)被送到了未領(lǐng)行李的地方,,但廣播要么在說英文,、要么說粵語,我聽不懂,,覺得自己在這個城市一定會迷失,,這個城市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恐懼。
我還沉浸在自己最后沒有選北大的遺憾里,,這邊的沖擊越多,,我就越會覺得樹林里另一條路看上去更美好,就很不開心,。但幸運的是我遇到一個有意思的室友,,她是內(nèi)地學生,我大一她大五,,她一點都不急,,先學了計算機,覺得不喜歡就又學了一個專業(yè),,最后讀了大六,。她很酷,每天獨來獨往,,在我們學校的電影館租好多電影回來看,。她帶著我報名學校的品酒課、做月餅課,、雕塑課,,把我天性中活潑的一面刺激出來。她教我選課,,把所有的課都排在星期二三四,,這樣每周就有4天假期,我們到處去玩,。
大一結(jié)束以后,,我去找北大的同學,住在她宿舍,,每天跟著她去聽課,,大家以很學霸的狀態(tài)在學習。但我當時已經(jīng)接受了香港的學習方法,可以不去聽課,,老師講得好的我記下來,,或者我下課去問問題,小組討論去做presentation,。我理解到了香港的學習方法有它有趣的地方,,已經(jīng)轉(zhuǎn)換了自己的認知模式。這時候,,沒去北大的遺憾就從心里消失了,。
大一下學期我上了一門政治系的課,這個課上全是香港的同學,。為什么呢,,其實內(nèi)地生在香港的大學,很快會形成自己的圈子,。他們有學生會,、話劇社、橋牌社,,我們也123都成立,。你想只在這個圈子里玩完全可以做到,但我嘗試去一個全是香港同學的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他們很努力讓我融入,,他們帶我去電影資料館看電影,很努力跟我說普通話,,我們?nèi)ル娪百Y料館看《獅子山下》,,回去的地鐵上,同學會跟我解釋看的電影,,他們說,,你挺不容易的,和我們看這個電影,,你不是香港的背景,還要嘗試去理解它,。那時候我感覺到,,只要我努力,他們愿意幫我融入這個城市,。
還是在這門課上,,課程老師是一個福柯主義者,,他想要灌輸我們“人世間一切都是建構(gòu)”,。第二堂課他讓我們討論中山紀念館,大家就開始批判,說你就是故意找這個紀念館,,讓大家誤以為香港對于孫中山有多重要,。這位老師說,好,,館長就在我們教室,,下面我們請他上來。那位老爺爺很矮,,很可憐地上臺去接受大家的批判,,我本來一直不發(fā)言,但那天我去維護了爺爺,,用普通話發(fā)表了長篇大論的演講,,我說那種一切都在建構(gòu)、一切都很虛無的思維方式我不接受,,是為了批判而批判,,大家聽了以后給我鼓掌。下課后老師還找我聊天,,讓我以后上課多發(fā)言,,能多給大家不一樣的看法。
適應香港的生活以后,,我覺得香港帶給我一種“頹”的氣質(zhì),。在高中,我處于一種大家都在拼命往上的環(huán)境,,所有人都用分數(shù)來衡量,,所有人都在拼命走一條路、拼命競爭,。香港讓我沒有那么拼,,我成績不錯,但不是說我一定要怎樣,。我開始做一些喜歡的事情,,但也不指望做到多成功。身邊大部分同學的氣質(zhì)都很特別,,他們用比較閑散開心的方式生活,,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情。你別來惹我,,我也不太在意你什么樣子,。人和人之間不用互相比照,不像高中的時候,,家長一開會,,都是按成績排成隊,,所有人看著所有人。
大一我去找高中同學,,都在跟他們吐槽香港,,我們是接近的??傻鹊酱蠖倩厝?,我發(fā)現(xiàn)我們的觀點沒有那么接近了。我意識到人和人的同溫層有時候很寬廣,,但聊到具體問題就會變得很狹窄,。我變成了跟香港人三觀不合、跟內(nèi)地朋友三觀也不合的在港內(nèi)地生,。這是一種新的身份認同,,我覺得香港和內(nèi)地都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共同構(gòu)成了我的身份,。
?
《奇葩說》能讓我表達家國天下的理想
?
大二的時候我加入了學校的辯論隊,,但真正享受辯論得等到讀PhD(博士學位)以后。之前更像在完成任務,。我對辯論其實很抽離,,我有自己一套東西,完全在表達自己,。隊友們很快發(fā)現(xiàn)我只能打四辯,,我看到辯題,覺得有想說的話,,就會自動生成4分鐘的內(nèi)容,,對方說什么有趣的我聽聽,無聊我就自動屏蔽,。輪到我了,,把我想說的那套說出來,我也能拿到最佳辯手,,但我贏不了比賽,。
大四我從加州大學交換回來,參加了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辯論賽,,我那陣子是個民國迷,,對這個主題太有感覺了。因為我一年沒有打比賽,,他們不放心我打四辯,讓我打三辯,,我不得不去交鋒,,但因為辯題我很感興趣,,這種交鋒變得特別爽。因為他們都是在辯論,,但我是真的天天在圖書館讀書,,我當時選了辛亥革命作為我的論文課題,覺得這道題我真的太懂了,,無論你說什么我都有辦法反駁,。從那時候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對一個題目真的拼命去想,,各個方面都想得通透了再去比賽,你就不在乎對方說什么了,,因為他說什么我都有辦法應對,。從那以后我去打比賽基本都是贏。
《奇葩說》現(xiàn)場
在參加《奇葩說》的時候,,第五季前兩場我發(fā)揮得不好,。我一開始非常想迎合,稿子寫過去,,導演組說詹老師沒人能聽懂,,我就迷茫了。幸好我當時進了馬薇薇的隊伍,,她不會對稿子做太多的干涉,,不管人,只會給你提一兩個金句,,這種幫助是我非常喜歡的,。后來這個舞臺開始讓我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整個評價就開始改變了,,我狀態(tài)也好了很多,。
今年在“伴侶有個異性soulmate,我該不該介意,?”和儲殷教授辯論時,,我有些懵。當儲殷教授講他和他老婆的故事,,觀眾開始哐哐哐投票,。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不理解觀眾了,完全失去了信心,,我覺得我失去了觀眾,,大概是我并不認同那一場他的觀點,但大家卻非常認同,,因此我覺得我和大家看待婚姻的方式好像很不一樣,,我自己沒有信心能得到大家的認同了,。但下一場我跟黃執(zhí)中學長辯,他講的時候大家竟然也無動于衷,,我就覺得好像無論是誰都可能會經(jīng)歷這樣的場面,。
我在《奇葩說》提到波士頓秋天的故事,是真實的瞬間,。我特別不爽好多知乎回答,,以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代入我的,說詹青云已經(jīng)取得成就了,,回過頭憐憫當年的伴侶了什么的,。但我當時的伴侶比我學習更好,我們倆都是有選擇的,。比如對方愿意更早開始申請換一個實驗室,,而不是把項目做完,或者我選芝加哥法學院之類的,,我倆但凡一方做出一些妥協(xié),,是有希望的。而不是對方跟個傻子一樣,,我為什么要跟這樣的人談戀愛,?但好像大家誰也不愿意更努力,可能也沒有那么喜歡,。所以看到波士頓秋天落葉,,我的傷感是真實的。
我真正談過的戀愛,,對方都是堅定且講道理的,,我每天可能有十個主意,那我需要對方一個一個告訴我這個idea是不行的,,不能一上來就說我們?nèi)プ?,那沒意思,我也知道我不靠譜,,但我需要一個人告訴我哪里不靠譜,。不過我一定不會被pua,我特別痛恨對人的羞辱,。你想我一路都是媽媽的鼓勵式教育,,這個對我太重要了,誰要是一上來就羞辱我,,馬上分手,。
我本來讀的政治學,但我發(fā)現(xiàn)我沒有資格研究中國的政策,。我去一個地方政府實習,,發(fā)現(xiàn)那里的秘書水平比我各科老師都高,,他真的知道基層政府怎么跟人打交道,這不是數(shù)據(jù)的事情,。我像一個象牙塔里面的小孩,哪怕文章發(fā)表了都是假的,,對現(xiàn)實毫無益處,。但學法律能夠做一些實在的事情,打官司能解決實際的問題,。這是我現(xiàn)在當律師的原因之一,。
但在《奇葩說》上,我會說一些宏大的話題,,因為這是一個表達的機會,,一定是盡量去呼吁。我覺得一個中國的文科生,,政治學,、歷史學愛好者,一定有這種家國天下的理想,,那我要表達出來,。我被《三國演義》等等這些書、這樣的教育塑造了,,也被它們束縛了,,身邊有很多同學想問題可以更open minded,但我覺得有一些事情還是要堅持,,比如這些理想化的部分,。
我最喜歡洪七公,因為他有正義感,,不苦情,。好多人心中有正義感,就會活得特別苦情或者特別偏執(zhí),,我不想那樣,。生活里我想做一個自由的人,他就是,,沒有刻意要維持的東西,,他窮,但你看他那么會吃,。我希望賺錢,、希望去沙灘上躺著、希望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