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孟依依? 發(fā)自上海
編輯? 楊靜茹? [email protected]
?
電影《無名之輩》完成之后,導(dǎo)演饒曉志才開始慢慢梳理他和電影的關(guān)系,,和故鄉(xiāng)的關(guān)系,,和他的不可選擇生死的荒誕生活的關(guān)系。
他出生在貴州縣城,,小學(xué)要爬到半山腰去上學(xué),,八歲的時候去了一趟北京,似乎暗示了他若干年后一路往外跑的命運,,像每一個試圖脫離故鄉(xiāng)的小鎮(zhèn)青年一樣努力證明自己的不甘心,。他想拍電影,2007年,,從中央戲劇學(xué)院畢業(yè)后的第四年,,他花了一整年時間寫劇本、找演員,、監(jiān)制,、投資,卻沒有做成,。
于是回過頭到小劇場排戲劇,。《女人女人》討論友誼,、女性社會地位,、星座,《你好,,打劫》中有兩個率真善良的劫匪,、三個麻木淡漠的銀行職員、眾多唯利是圖的皇家FBI,、無數(shù)謹(jǐn)小慎微的民眾,,《咸蛋》寫了五段人生切片,《蠢蛋》演了一場真人秀……
在他的戲劇里,,有大段大段批判性的獨白,,充滿對人心冷漠、規(guī)則的嘲諷,,甚至加入了一些個人的“惡趣味”,,用自己配的畫外音假扮審查者,質(zhì)問“饒曉志”,。那種相對私人,、及時和有效的表達(dá)一度攫住了他的創(chuàng)作熱情,。
他說自己的戲劇是“紳士喜劇”,本質(zhì)是一種黑色幽默,。當(dāng)然,,那是他29歲時候的作品,現(xiàn)在他39歲,,再去看《無名之輩》,,似乎憤怒減少,而溫情增多,,他給了每個角色力所能及的不算殘酷的結(jié)局,。而自始至終都能看到的,是故事永遠(yuǎn)寫給小人物乃至邊緣人,。
當(dāng)?shù)谝徊侩娪啊赌愫?,瘋子!》終于完成,,距離他嘗試拍電影已經(jīng)過去近十年,,但新生兒并沒有受到市場的歡迎。饒曉志不明白,,他試圖扳回一局,,在“不是特別清醒和成熟”的倔勁下拍了《無名之輩》——2018年11月16日上映,在豆瓣網(wǎng)站上,,它是“2018年評分最高華語電影”第六名,。
《你好,瘋子!》劇照
有一段時間饒曉志特別不喜歡俗氣的東西,,而現(xiàn)在每次回家他都和朋友們打麻將,,或許是若干年后,他終于有底氣同時面對自己的抱負(fù)和“那些俗氣的東西”,,并且熱愛它們,。
今年,在北京電影節(jié)上饒曉志遇到了徐磊的《平原上的夏洛克》,,一部全部由素人出演的電影,,這突然又印證了他對文藝電影的一些看法:俗世的真實的才是生活。他決定擔(dān)任監(jiān)制,,找到剪輯,、配樂,幫徐磊一起完成作品,。
10月份,,我在上海見到他的時候,他的新電影正要開拍,,幾部戲劇正要在上海的劇院里重新上演,。但饒曉志已經(jīng)五年沒有排小劇場的戲劇了,,對他來說不知道是件好事還是壞事:一邊,他熱愛電影,,是一開始便打定主意要拍電影的人,;而另一邊他說,,戲劇永遠(yuǎn)是樂園,。
他早就不再提“紳士喜劇”了,但黑色幽默仍然延續(xù),,關(guān)于人生,,他覺得是虛無和荒誕;關(guān)于虛無,,他覺得嬉皮笑臉就是人生,。
?
既然生活無意義了,我們不能比這更無意義
人物周刊:你解釋過“紳士喜劇”其實是黑色幽默,,也常常提到貝克特和《等待戈多》,,你還記得第一次看完《等待戈多》什么感受嗎?
饒曉志:我也莫名其妙的,,反正看完沒看懂,。其實這種本子我覺得沒法說誰懂,真的,??吹臅r候就跟照鏡子一樣,這一年看的時候,,你的長相是這個樣子,,可能下一年你就成那個樣子。連貝克特都不見得他自己能夠說(明白),,因為創(chuàng)作是很奇妙的事情,。第一次看只是讓我對那些東西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包括他的臺詞,,那種偶爾之間傳達(dá)出來的,,讓你又清晰可辨的“希望遲遲不來,苦死了等的人”,、“我們應(yīng)該手拉著手從巴黎鐵塔上跳下來”,、“要是早知道是這樣就好了”、“在90年代”,。后來我發(fā)現(xiàn)看一遍不行,,其實貝克特是玩臺詞節(jié)奏的高手,他有他的節(jié)奏,,讀出來之后,,你會覺得像有一個鼓點,,很舒服。我在寫現(xiàn)在這個劇本的時候,,有段時間跟編劇寫著寫著突然就開始背,,或者有時候就拿著在那讀一遍。
人物周刊:還是讀《等待戈多》嗎,?
饒曉志:也讀,。我跟陳建斌去年一塊拍他的《第十一回》,我也是監(jiān)制,,還有學(xué)兵,,還有韓杰,國家話劇院的導(dǎo)演,,弄劇本的時候也在那讀,,讀契訶夫的《三姐妹》。好玩,,寫不下去了,,找點靈感,看看這些偉大的大師們都寫了些什么,。
人物周刊:荒誕戲劇對你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吧,。
饒曉志:所以我就說這就像宗教——某種意義上——因為它潛移默化地,漸漸改變你對世界的認(rèn)識,。一般剛進(jìn)電影學(xué)院,,最愛寫的劇本就是我是一個北漂,我的女朋友也是一個北漂,,但是最后她被有錢人拐走,,我有才,但是因為我沒有實現(xiàn)我的理想所以她被拐走了,。我就特別反感這種東西,。這是典型的直男視角。
人物周刊:戲劇有時候是一個社會氛圍的反應(yīng)或者反抗,,你覺得一些社會發(fā)展節(jié)點或者氛圍對你的創(chuàng)作有什么影響嗎,?
饒曉志:現(xiàn)在反過頭看有沒有影響,或許有,,我們在里面的時候,,不見得就那么清晰地說,我是為了什么,,好像沒想那么明白,。2008年的《你好,打劫》,2009年排出來時,,劇本已經(jīng)有了特別大的區(qū)別,。
人物周刊:是在哪方面?
饒曉志:比如說哲學(xué)部分,,我丟了一本《蘇菲的世界》給編劇,,我說這本書是最基礎(chǔ)的哲學(xué),不是說他沒看過,,我的意思是說你要用這種方式,,書里面有一些哲學(xué)的關(guān)于“主義”、關(guān)于“階級”的探討,,比較直接,,比較簡單,。我一向認(rèn)為我還是做的商業(yè)戲劇,,不要去劇場里做那些過于高深的過于隱晦的晦澀的表達(dá)。這個戲在大學(xué)里很受歡迎,,有一段時間很多人把我當(dāng)成一個憤青,,因為那個角色非常憤怒——一個講道理的劫匪。但我們的表達(dá)是整個戲的表達(dá),。
人物周刊:我記得最后桑尼(《你好,,打劫》的主角,一個談?wù)撜軐W(xué)的銀行劫匪)講到了一個故事,,就是花衣魔笛手,,為了救小男孩先砍下了他的右腿,他就說我們愿意做你們的右腿,,是這種意思嗎,?
饒曉志:對。每一個時代,,甚至小到每一個單位可能都會有犧牲品,,無論是情愿還是不情愿的。終極意義上,,我對人生或者說對世界還是對人類其實是悲觀的,,甚至是虛無的。這種東西可能就是剛說的存在主義或者荒誕戲劇的影響,,它會讓我認(rèn)為其實很多事終極上是無意義的,。《等待戈多》就是沒有意義,,很多事情就是沒有意義,。當(dāng)然它還有一個反過來,既然都無意義了,,我們不能比這更無意義了,,我們還能失去什么呢,?我們其實已經(jīng)不能再失去什么了,我們不能再連這個都失去掉了,。
人物周刊:是,,我碰到好多悲觀主義或者自稱悲觀主義的人,在行動上會是一個樂觀主義者,。
饒曉志:我是,,就是因為沒意義,所以好像覺得應(yīng)該活得有意義,。你活著也是不可選擇的事情,,戲劇也是不可選擇的事情,所以你只能在這,。你的出生跟死亡是不能決定的事情,,在中間這段時間我就會給自己打雞血。我特別喜歡節(jié)氣,,一到什么節(jié)日我就特別開心,,我覺得“今天我自己要開心”,“今天又過節(jié)了”,,生日我也會覺得正式,。對,我是那種人,。但坦白說,,終極來看,我覺得其實是挺虛無的,。
人物周刊:你大腦里有那么一個機(jī)制,。
饒曉志:比如說我想到一些終極概念的時候,甚至腦子要短路,,想生死,,腦子會提醒你說,別想了,,差不多得了,,不行了,你要短路了,。然后就會有一種重?fù)?,馬上提醒你,離開這,。它會有保護(hù)機(jī)制,,所以雖然當(dāng)我想到未來我沒有多么積極,真的在生活當(dāng)中我也不至于那么沮喪。
?
我覺得嬉皮笑臉特別好
人物周刊:在你的作品里基本都是小人物為主,,甚至好多都是不在社會規(guī)范內(nèi)的邊緣人,。
饒曉志:他們的特點更明顯。但其實比如說《無名之輩》的馬先勇對我來說,,它不算特別邊緣,,眼鏡、大頭(《無名之輩》中的角色,,兩名笨賊)這種是邊緣,,而馬先勇其實算是生活中一些人的常態(tài),甚至像我們劇組里某個場工,。
《無名之輩》劇照
人物周刊:為什么會更關(guān)心這些人,?
饒曉志:當(dāng)然從技術(shù)上來講,他們的特點比較明顯,,我確實還是會有一種創(chuàng)作上的慣性思維,,它能夠以點代面的可能性更高,這是從技術(shù)上,。
但從成長上來講,,我從小認(rèn)識的好多人,包括現(xiàn)在回到老家碰到的,,其實和他們很像,比如眼鏡,、大頭,。說實在的,回老家我都愛跟他們打麻將,。為什么打麻將,?是因為對話不太能夠?qū)Φ蒙狭恕D銈儾辉谝粋€范圍,,或者說一個領(lǐng)域了,。所以就變成好朋友們打打麻將,大家又能在一起嘻嘻哈哈說說話,,挺好,。
但是實際上我想說的是,他們內(nèi)心很深處是有他們的渴求的,,也有人在我面前流過淚,。比如說之前我同學(xué),他流淚,,覺得自己沒有堅持走下去,,覺得這對他來講是一種遺憾。每個人都會有夢想,有一些人活得慢慢看不到夢想,。
然后麻木啊,,打打麻將,其實打麻將也就是一種游戲,,他們有他們的趣味,,吃飯、打麻將,,然后喜事,、喪事聚一起。有時候突然你會好奇,,他們真的想過一個什么樣的人生,。看不到他們底色是什么,。
人物周刊:每個人一輩子能量就這么一些,,只是看你要耗費在哪些事情上,每個人的選擇不一樣,。
饒曉志:都不一樣,,我個人覺得這里頭的苦澀還是更多一些??赡苡行┤苏f這是一種認(rèn)命,,也可能比如說碰到馬先勇這樣,他就不認(rèn)命,,他就特別想折騰點事兒,。
人物周刊:那你做喜劇是想用這種方式來化解你說的苦澀嗎?可是這些我覺得也無法化解,。
饒曉志:我覺得嘻嘻哈哈,,嬉皮笑臉就是人生。所以我覺得嬉皮笑臉特別好,,不一定要那么沉重,。
我成長的時候,我外婆多悲慘的一個女人哪,,我經(jīng)常想起她,。她兒子去世了好幾個,我外公去世很早,。但只是說后期當(dāng)她偏癱之后,,生活可能看上去更沉重,之前很長段的時間里,,中國這種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熟人社會,,永遠(yuǎn)會裹挾你往前走,,可能每一次午夜夢回你舔舐傷口,但是大概率上今天去打麻將,,明天參加一個什么,。它是這樣一個社會,不像西方社會那樣獨立和割裂,,住得都很遠(yuǎn),,或者說距離很明確。咱們現(xiàn)在是哐嘰就沖上來,,哪怕有什么事情,,兩三天或者兩三個月——不是說過去了,其實也過不去——你在那個社會里,,你就被拉著一起走了,。
日子還得過,中國人我覺得一直是這樣,,農(nóng)耕民族就是這樣,,你得往前看。
人物周刊:而且他自己會生出一種幽默來,。
饒曉志:開一些玩笑,,特別生動。有一段時間我不喜歡特別俗氣的東西,,瞧不起,,但是現(xiàn)在我就特別喜歡那些俗的東西,覺得那個才是生活,。
我覺得文藝電影不一定非要端著,,甚至有時候要把一些人拒絕掉,我這幾年有一些對文藝電影的接觸,,覺得文藝電影走得特別窄,有時候它會走到另外一個窄門里邊,,一種臆想出來的生活本身,。所以我很喜歡《平原上的夏洛克》,它最給力的就是俗氣的生動生活,。
《平原上的夏洛克》劇照
?
人物周刊:《平原上的夏洛克》演員都找了素人,,超英(主角,一名河北農(nóng)民)還是導(dǎo)演的爸爸是吧,?
饒曉志:對,,他爸,他媽也在,。這些年其實我對很多別的文藝電影沒有特別感興趣,。但是像這個,,據(jù)說在First(青年電影節(jié))上受到觀眾歡迎度是最高的。First大家都知道是一個大悶片的場所,,所以我覺得來了一夏洛克,,直接把他們給頂翻了。
?
故鄉(xiāng)有時候像自己的父母和家人
人物周刊:你很早就想拍電影,,但一直在做話劇,。到了2016年第一部電影《你好,瘋子》上映,,結(jié)果并不理想,,這件事情對你有什么影響?
饒曉志:這件事對我最大的影響就是我去拍了《無名之輩》,,著急地拍了《無名之輩》,。實際上今天我可以很坦誠地說,我沒有總結(jié),,我就是一股勁,,我覺得我怎么就失敗了呢,評價也不高,,賣得也不好,,賣得好不好還不是我最關(guān)心的,我更在意的是為什么評價也不高,。當(dāng)時憑著那一股倔強(qiáng)就想做下一個,,現(xiàn)在看來其實不是特別清醒和成熟。坦白說,,只是陷入了一個想要證明自己的情緒里,,就像馬先勇一樣想要證明點什么,就像尊嚴(yán)一樣,。
人物周刊:原來小劇場評價一直都還挺好的,?
饒曉志:本來我以為自己不在乎。(笑)
人物周刊:有種一直被寵著,,然后突然給你打了一棒子的感覺,。
饒曉志:對。(笑)所以讓我想要加快我的速度,,做下一個電影,。真的坦白講,我確實是在這之后才認(rèn)真地去總結(jié)在這之前的問題,,細(xì)細(xì)地去捋我跟電影的關(guān)系,。這之前真的是憑一腔孤勇。
人物周刊:后來在飛機(jī)上聽到堯十三那首《瞎子》,,你想到的是什么,?
饒曉志:其實是人,,就是面孔。我還挺愛想面孔的,,有時候跑步——跑步需要堅持——我跑不下去的時候,,(腦海中)就會浮現(xiàn)出我高中時候的校園跑道,我就會想象一些人的臉在旁邊給我招手,,真的,,就是中二。我會想我現(xiàn)在跑過了這個人,,這個人跟我招了招手,,然后我又跑過那個人,我又能堅持一圈,。
面孔很多時候是模糊的,,但飛機(jī)上那次我想到的是一個親戚,突然就去世,,實際上還挺親的,,但是你們就沒什么交流,就不知道他都做過些什么,。我現(xiàn)在也能回想起來他的長相,,但是沒有任何了解。這種人很多,,一片片的臉,。我對我們那的人的氣息還是比較熟悉的。
人物周刊:那位親戚的臉是什么樣的,,你能描述大概嗎,?或者說他給你的氣息是什么樣的?
饒曉志:(想了一會兒)其實就是生動,。我覺得中國人的臉都還挺生動的,,有些人會說中國人的臉都老耷拉著,但實際上它的變化很多,。我們可能因為自己這會兒耷拉著臉,,就覺得所有人都耷拉著臉,沒去觀察,。
我之前做采訪,正好在一輛高鐵上,,是從我們那邊開往重慶還是開往成都,,我走過那一車廂像走過《三峽好人》的船頭一樣——賈樟柯開頭有一場戲搖所有人的臉,我走那么一遍,,也是,。我是喜歡火車的,。因為火車上走動比較自由,就會看到好多人,,現(xiàn)在更豐富了,,有人在看手機(jī),有人在打游戲,,還有人在講電話,,我們那邊人打電話從來不會低聲說話的。你是哪人,?
人物周刊:紹興,。
饒曉志:我不知道你們這邊,反正我們那邊打電話,,就是雙方把對方喊到聽不到的,,我爸媽打電話也是這種。
人物周刊:我們那講方言也挺像吵架的,。
饒曉志:我們那邊就更像吵架,,說話情緒好像特別高,但實際上到最后溫柔的是心底里的東西,。我有時候就是這個感覺,,有時候我們會抱怨這個社會,說現(xiàn)在很多人漠不關(guān)心什么的,,但我覺得其實心里的溫柔還是有的?,F(xiàn)在對貴州的看法也比之前好多了,因為人老了,,年紀(jì)大了,,對那個地方的看法就不太一樣了。
人物周刊:這樣回想起來你的故鄉(xiāng)在你的印象里是什么樣的,?
饒曉志:之前我覺得并不那么美好,,濕漉漉的,因為貴州老愛下雨,,鞋面也很臟,。但其實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我印象中的故鄉(xiāng)了,所有我讀過的學(xué)校變化都特別大,,比如說我特別喜歡我的高中,,有時做夢都老夢見自己的高中生活,但教學(xué)樓在原址上全變了,,我根本沒有半點記憶可以依托的地方,,所以它只能是記憶。這一點是大基建時代帶給我們的這種缺失和遺憾,。
人物周刊:高中特別美好嗎,?
饒曉志:可能那時候特別自信,,我也不知道為什么,我高中的時候覺得自己特別帥,。(笑)各方面表現(xiàn)得都挺好,,覺得有點優(yōu)越感,不知道,??赡苣莻€時候的少年氣吧,我覺得還是比較惦記那種少年氣,。
人物周刊:這種對故鄉(xiāng)的情感變化——就你的經(jīng)歷來講——是什么年齡開始發(fā)生的,?
饒曉志:其實故鄉(xiāng)有時候像自己的父母和家人,一開始可能想要脫離它,,覺得他們對你的約束有點大,,管教有點多,對你不像外人那么友善,,也缺乏新鮮感,。然后慢慢你脫離之后,又想,,我一定要取得點什么成績,,讓父母驕傲或者讓家鄉(xiāng)知道,因為這個故鄉(xiāng)代表了親戚,、朋友,,還有地方整個的構(gòu)成。
就像叛逆一樣,,你有一顆叛逆的心——這里頭很奇怪,,叛逆的心某種意義上又想要討好,我說的討好就是證明,。這個階段都經(jīng)歷之后,,你就平和了,也不再想一定要證明什么,。你年紀(jì)增長,,開始哀嘆歲月流逝,開始暢想少年時候的樣子,,當(dāng)然對故鄉(xiāng)又不一樣了,。
人物周刊:叛逆期結(jié)束。
饒曉志:對,。就跟打敗父親一樣,,家庭里最威嚴(yán)的那個人,一開始你一直想要打敗他,打敗他之后,,你就開始愛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