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貴州省銅仁市松桃苗族自治縣正大鎮(zhèn)盤塘村幼兒園,,今年7歲的龍雅婷在幼兒園游樂區(qū)玩耍,,她的夢想是長大了去當明星
?
扶貧先扶智,學前教育是消除貧困代際傳遞的根本手段,。2017年全國農業(yè)普查數據顯示,,中國59萬個行政村中,只有19萬個有村一級幼兒園,,貧困地區(qū)農村還缺少10萬個村一級學前教育服務機構,。
兒童早期教育干預的重要性已獲得神經學和社會科學研究的充分證明。人的語言,、社交,、情感功能的大腦發(fā)育高峰均在4歲以前完成,因此3-5歲早期教育成為終身教育的一個關鍵機遇窗口,。但根據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網站7省13縣2018年的上報數據,,在約5萬名山村幼兒園受益兒童中,約40%為雙留守兒童,,父母都不在身邊陪伴,;20%來自精準扶貧家庭,約10%來自單親家庭。
對農村幼兒家長來說,,送孩子到鄉(xiāng)鎮(zhèn)上幼兒園是極大的負擔,,在貧困地區(qū)很難實行。公辦園設在城鎮(zhèn),,民辦園不進村,,農村幼兒家長要想讓孩子上幼兒園,只能送他們到鄉(xiāng)鎮(zhèn)上才有的公辦園,。家長和幼兒或每天起早貪黑走很遠的路,,或在鄉(xiāng)鎮(zhèn)幼兒園附近租房陪讀,負擔較重,,貧困家庭只能“望園興嘆”,。
中國發(fā)展研究基金會發(fā)起的“一村一園”——山村幼兒園計劃就是為貧困農村地區(qū)兒童提供學前教育服務、促進教育公平所做的項目,?!耙淮逡粓@”在村一級建立小規(guī)模園所,設一兩個班,,根據班級兒童年齡情況采用混齡教學方式,,與其他學前教育資源形成互補,使偏遠貧困地區(qū)的兒童受益,。
2012年3月,,貴州省銅仁市松桃縣“山村幼兒園計劃”啟動實施。松桃苗族自治縣地處黔,、湘,、渝兩省一市結合部,屬國家級貧困縣,,山村適齡兒童學前教育資源一度嚴重匱乏,。“一村一園”實施初期設立了一百所山村幼兒園,,其后通過兩年的實踐,,成果在松桃全縣推廣,目前建成近五百所山村幼兒園,。
2014年,,銅仁全市推廣松桃經驗,建設了2005個山村幼兒園,,近5萬兒童受益,,銅仁市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了91.7%。在全國,,截至2019年2月,,“一村一園”先后在青海,、貴州、湖南等9個?。ㄗ灾螀^(qū))的22個縣(市),,設立山村幼兒園,讓更多的山村兒童走進學園,,接受教育,。
松桃縣盤信鎮(zhèn)后寨村幼兒園,園內用土石地改建的操場放置了各種利用廢舊物品改裝的玩樂設施,,這里成為了孩子們的游樂天堂
后寨村幼兒園,, 4 歲半的石美琳(右)與伙伴開心地一起玩蹺蹺板。美琳的爸爸和爺爺奶奶都在外打工,,多年未回,平時只有 76 歲的太公太婆陪伴
后寨村,,石美琳與太公太婆生活在一起
后寨村,,石美琳放學回家,一個人在家玩塑料雨衣
松桃縣盤石鎮(zhèn)代董村,,5 歲的女孩馬秋麗和弟弟在奶奶的陪伴下生活在村子里,,她的父母都在廣東惠州打工
盤塘村幼兒園,龍永康在玩用輪胎修建的秋千,。爸爸媽媽都在外地打工,,他和妹妹龍靜蕊都在家留守,平時與爺爺奶奶生活
盤塘村,,放學回家的龍永康 ( 右 ) 和妹妹幫奶奶剝竹筍
代董村,,龍曉雅(左一) 的爺爺奶奶帶著留守在家的孩子們看電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