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諾·甘茨(Bruno Ganz)于2月16日在他的故鄉(xiāng)蘇黎世病逝,。1960年,19歲的甘茨出演了他的第一部銀幕作品《黑鞋男子》,,而今,,他的最后一部電影《拉黛貢德》仍在后期制作階段,還未上映,。近60年來,,他從未離開過表演,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生動的角色,。對多數(shù)人來說,,“布魯諾·甘茨”或許是個陌生的名字,但他演繹的“天使”丹密爾和“元首”希特勒早已深入人心,。
少年時期,,甘茨就讀于蘇黎世藝術(shù)學院,,但他并不是一開始就選擇了演藝事業(yè),他做過書商,,擔任過護理人員的培訓師,。1960年,甘茨嘗試了他的第一個電影角色,,但這次處女秀的效果并不理想,,于是他轉(zhuǎn)向戲劇。1961年起,,他在前西德哥廷根和不來梅的劇場當演員,,塑造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形象,例如1966年在不來梅劇院上演的席勒經(jīng)典名劇《強盜》中的惡棍弗蘭茨:在這部劇中,,甘茨的臉被涂成紅色,,額頭被涂成白色,還裝上了一雙大耳朵,,他用一瘸一拐的走姿和夸張的肢體動作演出了弗蘭茨的陰險狠毒和扭曲心理,。
甘茨是一個有態(tài)度的演員。1969年,,當時頗受尊重的導演彼得·斯泰恩在不來梅排演歌德的《塔索》,,這部劇長期被人們以崇敬的態(tài)度搬演,而斯泰恩將之改為了一部借古諷今的作品,,批判那些接受了國家贊助而自愿立于從屬地位的文人,。甘茨他們還真就這么演了,并且幕間堅持向觀眾朗讀政治宣言,。不出意外,,他們都被解聘了。隨后,,甘茨和斯泰恩合作組織了一個戲劇公司,,這便是在德國戲劇史上名噪一時的“schaubuehne”。他們演自己欣賞的古今名劇,,從易卜生的《培爾·金特》,、高爾基的《避暑客》、莎士比亞的《皆大歡喜》追溯回埃斯庫羅斯的《奧瑞斯提亞》——他們被公認為國內(nèi)最好的劇團,。
托馬斯·伯恩哈德曾提及甘茨的這一段戲劇黃金時期:“布魯諾·甘茨是瑞士戲劇界涌現(xiàn)出來的最偉大的演員,,是非凡的戲劇天才?!币驗楦蚀牡难菁继?,維也納城堡劇院的演員們甚至起草了書面決議,反對甘茨在城堡劇院登臺演出,,使得甘茨沒有演成伯恩哈德專門為他寫的劇本《狩獵的伙伴們》,,足見甘茨的實力多么令同行忌憚,。
“schaubuehne”的作品不僅在劇院演出,還在電視上放映,,甘茨的名聲漸漸走出戲劇界,,他獲得了演電視劇和電影的機會。他先后與新德國電影“四杰”中的三人都有過愉快的合作,,其中最著名的是維姆·文德斯導演的《柏林蒼穹下》,,甘茨飾演因愛上馬戲團女演員而化作凡人的天使丹密爾,將天使的悲憫和溫柔演進了觀眾的心坎,。1899年甘茨愉快地說起他乘飛機時,,人們會說“啊,不用擔心了,,因為你和我們在一起”,,還有媽媽會認真地告訴小孩:“看,這位就是你的守護天使,?!?/p>
2004年,甘茨主演了記錄希特勒人生最后12天的電影《帝國的毀滅》,,展現(xiàn)了一個老態(tài)盡顯,、窮途末路的帝國元首。影片演到德軍全線崩潰時,,希特勒頹喪地摘下眼鏡,手指控制不住地顫抖,,這個細節(jié)既還原了希特勒晚年患有帕金森的史實,,又將他心里的絕望無助一下子表現(xiàn)了出來,被稱為“神之顫抖”,;而他接下來大約兩分半鐘歇斯底里的咆哮更是征服了所有觀眾——網(wǎng)友們紛紛拿這一段作素材剪輯惡搞視頻,,并稱之為“元首的憤怒”系列,風靡全網(wǎng),。
甘茨的演技是有目共睹的,。1996年,他獲得了用以表彰德語戲劇中最重要和最有價值的表演者的伊夫蘭指環(huán)(Iffland-Ring),;2010年,,他獲得歐洲電影終身成就獎,名字被刻在柏林星光大道上,。
可他還是那個平和,、專注的演員,無論角色有多小,,他從來都兢兢業(yè)業(yè),。在去年被診斷出患有大腸癌時,,他還有五部新作上映。
甘茨去世后,,觀眾又翻出了原版《帝國的毀滅》,,他們說,這一次“元首”沒有下地獄,,他去往了柏林上空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