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空氣干燥,您需不需要喝點水,?”輕柔的臺灣口音,,善意并且體貼,,姚任祥這樣的人似乎是無法對人生氣的,。
前一天乘飛機時,,鄰座把水潑在了姚任祥身上,丟下一句“哦,,對不起”,。任祥默默地擦了擦自己的衣服。到機場,,正好遇上接機的粉絲潮,。“你就看到接機的小姐有多興奮,,她很興奮地和我念叨,,她們是買票擠進去要看歌星?!弊詈?,姚任祥發(fā)現(xiàn),原來這位千呼萬喚始出來的歌星,,正是飛機上戴帽子口罩的鄰座,。
“可能每個年代的明星都不一樣,,我的感覺是現(xiàn)在這種明星是醞釀出來的產物,,他當然是適合這個時代的,。”
16歲時,,任祥出了兩張民歌唱片,,唱《十七尋夢》,也唱《釵頭鳳》,?!澳菚r我們臉上不施脂粉,樸樸素素地唱,,沒有認為自己是跟人家不一樣的紅星……民歌運動中的音樂,,是一種非常平等的表達?!?/p>
姚任祥記憶中的上世紀70年代,,“幾乎是美國流行什么,臺灣地區(qū)就流行什么”,,而臺灣新一代渴望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文化,。在陶曉清主持的一場演唱會中,歌手李雙澤舉著可口可樂往臺上一站,,“我在美國聽這些歌,,喝可口可樂,現(xiàn)在回臺灣怎么聽到的是一樣的歌,,大家一樣喝著可口可樂,?”會場一片沉寂,臺下的任祥也覺得尷尬,。這件事后來被媒體稱為“淡江可口可樂事件”,。
“那個風潮之后,大家開始反思:我們應該唱自己的歌,?!迸_灣現(xiàn)代民歌運動應運而生,出現(xiàn)了李雙澤,、胡德夫,、楊祖珺等一批音樂人。文學方面也出現(xiàn)了現(xiàn)代詩論戰(zhàn)與鄉(xiāng)土文學論戰(zhàn),?!懊窀柽\動給當時臺灣這批年輕人帶來的影響是肯定自己,是文化的肯定,?!彼f,。
任祥在樂壇淺嘗輒止,與父母的建議有關,。任祥的父親是臺灣前財“政廳廳”長任顯群,,曾在臺灣推動統(tǒng)一發(fā)票,被譽為臺灣統(tǒng)一發(fā)票之父,。母親是梅蘭芳弟子,、一代京劇名伶顧正秋。父母的結合一度轟動臺灣政壇,,而任顯群1955年以“匪諜罪”入獄,,顧正秋只好急流勇退,離開舞臺,。
上小學之前,,任祥隨父母住在金山農場。農場位于臺北城外的大山里,,只有他們家一棟房子和一個谷倉,。喝的是山水,需要用明礬沉淀去雜質,。每天凌晨4點,,任祥就被抱上吉普車了,顛去臺北上幼稚園,,山里濕冷的感覺直到今天她還記憶猶新,。對父母而言,這種生活當然艱苦,,但有一種大都市不可能得到的平和,,“他們講話都很小聲,都很溫柔,,后來我們一家人都是這樣子,。”
“舞臺工作者對藝術呈現(xiàn)的要求極高,,看待自己孩子時也是不能出錯的,。”任祥自小家教極嚴,,從大的禮數到種種生活細節(jié),。印象中那時母親衣著樸素,臉始終很美,。直到在小學一場募捐演出中見到母親粉墨登場,,任祥才真正感受到母親的名伶氣韻?!凹夷敢淮扌强梢苑畔律矶?,完全不管世俗和家人本來可以好好地過日子,。無論什么時代什么角色,我覺得這是最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勇氣,?!?/p>
作家白先勇曾表示,姚任祥對傳統(tǒng)文化的那份敏感,,很大程度來自她的家學淵源,。如今,年過五十的姚任祥早已有了自己的美滿家庭,,丈夫是國際知名建筑師姚仁喜,家中三個孩子,。經歷了臺灣現(xiàn)代民歌復興后,,姚任祥最終選擇成為一名珠寶設計師,現(xiàn)在建筑設計事務所任職,。主持人,、作家陳文茜不吝對她的夸贊,“任祥是我們小圈子里公認的才女,!”
早年在唐人街受到過強烈沖擊,,加上指導孩子的實際需要,姚任祥拿出五年時間,,匯編了一套中國民間百科全書《傳家》,,以時為序呈現(xiàn)生活中的中國之美。龍應臺在文章中說到這套書的兩個實相:表面一層是衣食住行育樂,、春夏秋冬五行,,里頭一層是生活態(tài)度和文化承載,是時代最深刻鮮活,、最摸得著聞得到的聲音,、氣息和面貌。售書所得,,姚任祥不扣除成本,,全數捐給圣嚴法師的法鼓大學。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跟我有很多對話,,很多交流,他們對我影響很大,?!豹z中的兩年零9個月里,任顯群編了一套字典,,一套唯獨缺了“難”字的字典,。在條件艱苦的金山農場,,父親常常逗孩子,“因為你們的媽媽是白蛇,,所以我們住在金山啊,。” 姚任祥記憶中的父親始終寬厚幽默,。
2012年,,臺灣“解嚴”25周年紀念日,時任臺灣地區(qū)領導人馬英九為背負匪諜罪名的任顯群平反,,并向其家人致歉,,這時任顯群已經去世。這件事給了姚任祥很大的沖擊,,她覺得年輕人應該去訪問自己的祖父母,,“不然你叫這些孩子如何理解人怎么會有這樣的過來路?”
“我們的父母身上都是傷痕,,我們這一代也是有傷痕的,。任何一個族群都有它的歷史傷痕,應該認清并勇敢面對,?!?姚任祥說。
?
民歌像《詩經》,,抒發(fā)大家內心的共同感受
人物周刊:當我們談論臺灣文化,,有時會提到臺灣現(xiàn)代民歌運動,你置身其中,,你認為民歌運動給當時的臺灣和這批年輕人帶來了什么改變,?
姚任祥:我覺得在任何一個時代人們都有聲音要發(fā)出來。歌唱,,尤其是漢語歌曲這種字詞之間的表達很能夠抒發(fā)內心,。民歌運動給當時臺灣這批年輕人帶來的影響是肯定自己,這之前年輕歌手都是在翻唱外國歌曲,。對自己的音樂有一種肯定,,一種文化上的肯定,這個我覺得是絕對有的,。
你現(xiàn)在看周杰倫的表演,,周杰倫寫歌、方文山作詞,,是屬于他們的,,演出時周杰倫是明星在演唱,然后你很喜歡那首歌。你跟那首歌之間有三次跳躍,。我覺得民歌中,,聽眾就是那個演唱者,他在唱就是你在唱,。民歌的詞好像就是大家的,,像《詩經》一樣,抒發(fā)了大家內心的共同感受,、那個時代的一種共同的情懷,,當時我們是很需要這種民歌的。
那時我們臉上不施脂粉,,樸樸素素地唱,,沒有認為自己是跟人家不一樣的紅星。民歌運動中的音樂,,是一種非常平等的表達,。我覺得現(xiàn)在都是搞明星秀,“怎么做個明星”的節(jié)目越來越多,,創(chuàng)造的都是更突出的“個人的表達”。
人物周刊:更突出的“個人的表達”,,比如昨天機場的粉絲接機,?
姚任祥:對呀,你就看到接機的小姐有多興奮,,很興奮地跟我念叨,。她就說不得了啊,這些粉絲都是買票擠進去要看這些明星,,機場擠得水泄不通,,要開辟出一條小小的路讓這些人出來。其實昨天那位明星在飛機上就坐在我旁邊,,戴一頂鴨舌帽,,戴一個那么大的口罩。
?
六年前,,《傳家:中國人的生活智慧》大陸版由讀庫推出,,迄今已銷售二十多萬套
?
我心里的感覺就是,現(xiàn)在這種明星是醞釀出來的產物,,他當然是適合這個時代的,。可是我們那個時代是最適合民歌的,,人人平等,,人人可以唱,人人都是它的作者,我們唱的是一些早期的詩詞,,和現(xiàn)在這種巨星這種媒體熱捧,,是截然不同的感覺。
?
《傳家》:扭轉“唐人街”的中國印象
人物周刊:提起《傳家》,,你總是會說到唐人街對你的沖擊,。
姚任祥:唐人街是在一個完全西方的社會里做上牌樓、放上燈籠,,整個建筑并不是中式,,但中國字寫得又大又亮,色彩鮮明,,把它說成中式牌樓,。造樓師傅的手藝一定是比較粗糙的,感覺比布景還糟,,漸漸也需要販賣特色東西來吸引觀光客,,他們的伎倆當然就是出售一些廉價、次級的東西,。從建筑,、布景、燈光各方面來講……我就感覺到把最不好的一面呈現(xiàn)出去了,。
早年在美國很多城市見到唐人街時,,我年紀還小,從一種當地環(huán)境突然走進一個自以為是中國的唐人街,。給我的主要沖擊還有臟亂,,我那時候還說將來我有錢一定要組織一個團隊來唐人街,把所有廁所好好地重新裝修一次,,因為難看到了極點,。唐人街的衛(wèi)生條件也足以令人詬病。
人物周刊:之前你提到中國缺少生活的精致面,,國外對中國的印象一方面是博物館里典雅華貴的古典東方,,另一方面是非常熱鬧又很臟亂的唐人街。
姚任祥:對,。我想如果講到日本,,我們會有一個榻榻米的印象,講到法國,,你可能就看到了紅酒,、玫瑰,這些國家的元素可以比較生活化地呈現(xiàn),,可是我們能夠呈現(xiàn)出來的就是臉譜,、京劇,不然就是故宮,拿不出我們生活的精致面去跟人家分享,,即便有也是過節(jié)時的吵吵鬧鬧,,比如端午節(jié)的龍,可是一般人家里沒放龍啊,。這個是我很不服氣的事情,,這也是我做《傳家》的目的,所以我才會花那么大力氣,,拍了10萬張照片來捕捉我們生活中的精致視覺,。
人物周刊:這一份精致體現(xiàn)在哪些層面呢?現(xiàn)在想想,,好像確實沒有一個可以馬上視覺化的中國生活印象,。
姚任祥:有的就是茶具,然后是木雕,。我們的食物體系這么廣泛,,卻一直沒好好去想怎么陳列它,比如盛放湯面的碗和盛放干面的碗應該怎么來講究,,毛巾應該怎么擺放,,我覺得餐桌上的這種細致是可以加強的。
很多年輕讀者來和我交流,,我也很愿意鼓勵他們,。他們被西方生活方式占據了,了解自己的這些文化之后,,他們也能夠駕輕就熟地變成一個擁有一點點文化體系的人。也不能怪他們,,我們是真的不講究,。當我們把自己文化里的好拿出來,把西方的好加進來,,就可以變成一個更適用于我們,、更日常合理的東西,不至于說我們傳統(tǒng)的生活里好的高級的就是以前皇帝,、慈禧用的,,那當然高不可攀了。
?
美國有一點“所有女人都想爭取做男人”的感覺
人物周刊:你說過“見報要冠以夫姓”,,比起社會身份,,家庭身份對你來說意義更大嗎?
姚任祥:是,。我寫完《傳家》,,發(fā)現(xiàn)“糟糕,有名了人家要訪問”。我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女性,,我家里還是先生更重要,。采訪時名字前要加上夫姓才保護得了我。我是一直要冠夫姓來說我是一個有先生的女人,,對我來講這個事情好自然,,可是對有些人會睜大眼睛覺得我瘋了。而且在臺灣,,身份證有一度是女性結婚就要冠夫姓的,,其實美國也是婚后要冠夫姓的,我們是后來才不冠夫姓的,。我就覺得冠夫姓很好,,有什么事情有他頂著。
人物周刊:之前看到你跟女兒說,,女孩子的才干還是要收起來,,這好像是一種很傳統(tǒng)的觀念。
姚任祥:對,,這個我到現(xiàn)在還是大力宣揚,。任何一個人都應該收斂一下自己的鋒芒。你在一個家庭體系之下,,要做出以先生為主或者以太太為主的規(guī)劃,,如果是先生為主,就算是你的意識造成了他的決定,,也應該把事情的決定權交給他,。
可能接觸的不夠多,但有限的經驗讓我感覺到,,美國就是有一點點“所有女人都想爭取做男人”的感覺,,可是好像歐洲不會有這種現(xiàn)象,歐洲的女人非常女性化,,她們就算在外面買菜或者騎個腳踏車,,我都能感覺到她們女性身段內的溫柔。我看我女兒在美國辛苦打拼,,高效率,,很強很果斷,打字像打機關槍,,說話連珠炮,,思維很有邏輯性,快速并且清晰,,而她的上司實在是沒有她能干,,她很可能就要超過他,。美國社會就是這樣一種女性不服輸的思維,她們奮斗得很辛苦,,但我并沒有覺得兩百年來她們有什么特別的建樹,,一樣的還是隱藏著男女的不平等問題,同時又造成了很高的離婚率,。
?
《傳家》配圖,,秋景 ? ? 圖/劉振祥 ? 資料提供/姚任祥
?
我也講實在話,現(xiàn)在一個女人要比一個男人強也是很容易的事情,,但不必把它展露出來,。女性要工作,要生兒育女,,兩件事情一沖突起來就蠻尷尬的,。我覺得一個家庭也好一個國家也好,事情是有分工的,,就是男生做男生的事,,女生做女生的事,小孩做小孩的事,,軍人做軍人的事,,護士做護士的事,每個人各司其職,。你現(xiàn)在把所有的女人做成男人,,那男人到哪兒去呢?從整體來看,,我一直不欣賞一個過分強調女權的社會結構,。
人物周刊:可能正因為社會中太多性別歧視,所以才出現(xiàn)那么多的對于性別權利平等的呼吁,。
姚任祥:是,,我想是,這些東西在立法上大家也都在考慮,。以前女子無才便是德,我們不能用那時候的框架來框現(xiàn)在,,所以女性要謀取一定程度的平等,。每個家庭都不一樣,但我是真心建議一個家庭要先弄清楚到底誰是主事的人,。
這是一個現(xiàn)代現(xiàn)象,,因為夫妻雙方都有了這個能力和選擇權,要認清這個事實就要有所取舍,。我鼓勵要結婚的孩子們認清自己,,對于未來的家庭分工要分析討論,,要清楚自己即將扮演的角色和即將承擔的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