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見多識廣的銀河系人民來說,四處飄蕩的“霍金號”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流行的見解認為,,很久以前,,地球大限將至,留守于此的智能體們經(jīng)過協(xié)商,,決定順安天命,。與世訣別之際,他們發(fā)射了最后一艘宇宙飛船,作為給遠方友鄰的遺贈,。這倒也并不令人意外,。眾所周知,這是一個喜歡向我們汪洋的星海拋擲紀念品的文明,。然而,,與他們此前竭盡全力送出太陽系的金屬唱片、深空探測器,、特斯拉跑車等玩意兒不同,,擔當起謝幕表演重任的,是一架輪椅車,。據(jù)信,,車體由特殊材質(zhì)鑄成,堅韌致密,、溫潤平和,,可以經(jīng)受億萬年時光沖刷而不改初心,任由星際間各色事物磨礪而矢志不渝,。作為地球智能體代表的斯蒂芬·威廉·霍金博士就安靜靠在輪椅車上,,星塵仆仆地向著宇宙盡頭遨游而去。
盡管令人困擾,,但有理由相信,,這是經(jīng)過慎重考慮后作出的決定。
吹毛求疵者以為,,輪椅車的造型太過清奇,,除了體現(xiàn)出某種藝術(shù)品味之外,并沒有什么必須如此的原因,,至于與車身一體的霍金博士的雕像,,也不能被看作名副其實的宇航員,所以霍金號充其量可算探測器之流,,而非宇宙飛船。不過根據(jù)《可推測宇宙第2F次膨脹期旅行家手冊》的說法,,《銀河系交通工具規(guī)范》雖屢經(jīng)修改,,卻從未對飛行器的造型提出過明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有證據(jù)表明,,霍金博士為地球最后的遺贈所做的貢獻,不僅僅包括他那流傳千古的形象,,還包括他的聲音,,乃至思想。
早期的報告主要來自星際浪人。比起在闊大遼遠的星際間肆意流傳的許多不著邊際的傳說,,關(guān)于霍金號的故事顯得樸素而靠譜得多,。據(jù)說,在大半部分時間里,,這架奇妙的太空輪椅都處于自由漂行的狀態(tài),,只有在必要之時,動力系統(tǒng)才被激活,,對運動軌跡做出最低限度的調(diào)整,,以免在未來被某顆質(zhì)量過大的星體俘獲成永久的衛(wèi)星,或者被黑洞吞噬,,后一種可能性令人浮想聯(lián)翩,,畢竟霍金博士畢生思索的對象之一正是黑洞。
出于對這位杰出人類的敬意,,同時也出于對已經(jīng)寂滅的地球文明的尊重,,銀河系的高階智能體之間達成了一項共識:禁止任何人對霍金號采取內(nèi)部勘察或全維度透視,這意味著,,除了霍金號自身的所言所行,,大家沒有其他依據(jù)可以弄清它的所思所想和意欲何往。正是這一點,,促成了霍金號的傳奇,。事實上,這艘代表了地球寂滅前最高技術(shù)成就的太空輪椅,,盡管在出發(fā)前已經(jīng)飽經(jīng)世故,,在之后的漫長旅行中又閱盡滄桑,但它卻如此平心靜氣,、沉默寡言,,只是在途中偶遇其他的智能體時,才會以其標志性的電子合成音友好地問候道:
“時間都去哪兒了,?”
不難想見,,那些初次與霍金號相遇的人們,猛然聞聽此語,,必然會感到驚愕,、茫然、悸動,、悵惘,、迷惑或者惱怒,而不論人們出于何種復雜難言的心情,,給予怎樣的反應,,霍金號都只是寂寞不語,,停留片刻后便不辭而別,直到與下一個過客萍水相逢,,拋出同樣的問題,。
毋庸置疑,霍金號的形象是令人感到親切的,,但它在銀河系里一遍遍提出來的這個問題,,卻讓人多少有些不安。
在胸懷雅量的人看來,,這句話大概是一種虛心的討教,,是地球智能體在退出舞臺前的最后疑慮。這個偏安于銀河一隅的微渺族群,,在經(jīng)歷了懵懂無知,、魯莽沖撞、懺悔自新,、成熟穩(wěn)健之后,,雖已沖破不少迷思,卻仍對此生的意義感到不解,,于是在大劫將至之時,,發(fā)此一問。孤獨的使者從此上路,,告別已然隕滅的山河故土,,披星戴月,不懈求索,,期待有朝一日,,與高士大賢相逢,一旦點破迷津,,便將用那干燥而凜冽的電子音,,唱起超度經(jīng)文,令四方亡魂了卻殘念,,苦海脫升,。
對于心氣高傲之輩,這句話卻仿佛某種挑戰(zhàn),,是對他們世世代代所取得的光輝成就的質(zhì)疑,。確實,就連銀河系最偉大的智者,,也坦承生命的有限,,明白時光的永逝和偉業(yè)的速朽,,故而欣然與死亡相伴,。以此,霍金號更像是明知故問,以故作謙卑之態(tài),,映襯出他人的愚妄無知,,顯示自己的高妙。
至于嬉笑放浪之徒,,則對此心領(lǐng)神會,,宣稱霍金號純?nèi)皇且环N行為藝術(shù),證明了遠在太陽系,,也有幽默感的存在,。人類從如許眾多的不凡同類中,獨獨挑中了霍金博士那令人悲傷的面容,,和濾去了哀苦和憤懣的金屬合成音,,來作為自己的終極形象,無疑在謙遜,、自嘲和豁達中取得了平衡,,也為寂寥空茫、疲乏多辛的老宇宙平添了一份欣悅,。
少數(shù)熱衷神秘主義的人,,則試圖破解這片言微語中的玄機。有的說,,當銀河系也寂滅之后,,霍金號還將帶著人們給予他的千千萬萬種回答,繼續(xù)到河外星系飄蕩,,繼續(xù)追問,,直到這意味深長的儀式在銀河各處重復到一定次數(shù)后,就將有“光錐鑿壁者”降生,,擊碎時間的幻象,,令一切逝者復返,萬物得大光明,。也有的說,,霍金號所找尋的,乃是隱藏在時間盡頭的宇宙之弦,,一遍遍地追問與回答,,正如琴弦的反復調(diào)音,終有一日,,音準校正,,早已化為粒子煙云的人類,就將向全宇宙的聽眾一訴衷腸,。
盡管引起了這種種爭論,,永遠只是對“時間去哪兒了”這一件事感到好奇的霍金號,,終于還是以其專注、安詳,、淡然,、勇毅且基本無害的處世態(tài)度,贏得了銀河系大多數(shù)智能體的信任或基本的諒解,。通常,,當霍金號正在漂來的消息傳出,哪怕還需要千百年才能相遇,,有充分的準備來迎接那迎頭一問,,但當恭候已久的接收器中響起那毫無懸念的電子合成音,人們?nèi)匀桓械骄眠`的酥麻之感,,仿若命門中的某個機關(guān)被觸碰,,往事便潮涌波翻,已被遺忘卷走的泥沙碎瓦都漫灌而回,,此生之短促與剎那之恒遠交融一體,,令人黯然神傷,卻又有些許快慰,。盡管不合時宜的理性主義者宣稱,,所謂“霍金號欣快癥”完全不具備智能體病理學方面的可解釋性,但許多人仍然為之感動,,并因此回報以誠摯的祝福,,祈禱這位孤寂的使者一路遠離兇險,得成正果,。
關(guān)于霍金號究竟何時從銀河系的視野中消失這一點,,至今也無定論。比較可靠的研究表明,,當銀河智能體聯(lián)盟進入第二繁榮期后,,相關(guān)的目擊報告開始驟減。就像它的出現(xiàn)一樣,,霍金號的消失也同樣神秘難解,。也許它找到了滿意的答案,洞曉了時間的去向,,回到了風雨如晦的故園,。也許它終于沒有逃脫萬物的宿命,浸沒在了某個深不可見的時空漣漪中,。也許它遍走了銀河而未能如意,,終于遠走他鄉(xiāng),到河外星系去探秘尋幽,,并在求取真經(jīng)之后,,回到我們這個可愛又無奈的老銀河,,給我們講講它的所見所聞。畢竟,,宇宙如此深不可測,這種事也并非不可能吧,。在眾多的民間傳說中,,有一個最令我中意:
話說有一日,霍金號飄落到一顆孤零零的星球邊緣,,一位長袍老者正在那里凝望,,遠處那延綿數(shù)億光年的空間里,連一顆星星都沒有,?;艚鹛杹淼嚼先松砼裕退⒓绱蛄苛艘粫ù蟾庞幸蝗f年的樣子吧),,然后發(fā)出了問候,。
“時間都去哪兒了?”
老者點點頭:“逝者如斯夫,?!?/p>
“Haha?!痹诟稍锒鴦C冽的電子笑聲中,,斯蒂芬·威廉·霍金博士驅(qū)車向前,邁入了那片虛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