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片水池邊,,我找了一個長椅坐下來。這里是Lyabi-Haus,,在塔吉克語中意為“水池周邊”,。它的中心是一座蓄水池塘,,建于1620年,曾是布哈拉最主要的飲用水來源,。
在20世紀初的黑白照片中,,這里充滿世俗生活的熱鬧。水池周圍遍植著桑樹,,樹蔭下是人聲鼎沸的露天茶館,。人們坐在木榻上聊天、下棋,、發(fā)呆,,茶館伙計穿梭其間,托著一壺壺剛沏好的綠茶,。有錢人家會雇傭專業(yè)挑水工,,他們用巨大的羊皮水壺取水,然后馱到小毛驢的背上,。然而,,由于不能經常清潔,水池也成為瘟疫的來源,。這導致布哈拉人的平均壽命只有32歲,。
池塘畔環(huán)繞著茶館
?
如今,桑樹依然倒映在平靜的水面上,,周圍依舊是茶館,。蘇聯(lián)人清理了淤泥,并將水池重新注滿,,只是人們已經不用在這里取水了,。
六年前,我也曾來過這里,。那天,,天氣出奇的溫暖,我坐在露天茶館的木榻上,,一邊喝茶,,一邊感受著旅行中久違的愜意。那些泡茶館的“死硬派”大都會帶上自家的茶壺,,每天一早就來到這里,,一直待到傍晚時分,如同守時的上班族,。
阿凡提塑像
?
我記得,,其中一位老人面容莊嚴,穿著蘇聯(lián)時代的軍服,,上面掛滿獎章,。我們聊了起來,。老人告訴我,他是蘇聯(lián)衛(wèi)國戰(zhàn)爭的老兵,。在烏克蘭的第聶伯河畔,,參加了對德軍的反攻。
“我屬于朱可夫將軍的部隊,,”他說,。已經黯淡的瞳仁突然閃爍出光芒。
這一次,,仍然有一些老人坐在那里喝茶,。他們穿著大一號的灰色西裝,戴著方角小帽,。幾個人圍在一起聊天,,還有兩個人在下雙陸棋。但是,,與六年前相比,人明顯少了很多,,而且那位穿軍服的老人已經不在其中,。
布哈拉的巴扎
?
附近的一個紀念品攤位販賣蘇聯(lián)時代的遺物:軍帽、皮帶,、硬幣,、望遠鏡、軍用水壺……貨架上掛著幾件落土的舊軍服,,上面全都掛滿獎章,。我不由得想,那位老人是否還健在,?他的軍服,,連同那些獎章,是否最終也會掛在這里,,成為無人問津的商品,?這些過去時代的紀念物如此眾多,且便宜得驚人,。誰又能想到它們曾是一代人的榮譽和驕傲,,是他們用身體甚至生命加以守護的珍寶?
這時,,納迪爾·迪萬別基(Nadir Divanbegi)經學院門前迎來了這天第一批拍攝婚紗的情侶,。我看到他們相擁在經學院的拱門前,伊斯蘭的繁復圖案成為幸福時刻的背景,。拍照完畢后,,他們徑直繞過茶館,,走到一家賣咖啡的店鋪前,每人要了一杯拿鐵,。我搜尋著記憶——是的,,六年前,這里也沒有咖啡店,。
仿佛為了安慰一個舊地重游的旅行者,,我發(fā)現(xiàn)納斯爾丁(Nasruddin)的騎驢雕像還在那里,。納斯爾丁是蘇菲派教義中的智者,,在中國則被稱為“阿凡提”。很多民族都認為納斯爾丁屬于自己,,布哈拉人就認為納斯爾丁生活在布哈拉,。蘇聯(lián)電影的奠基人雅科夫·普羅塔扎諾夫(Yakov Protazanov)也拍攝過電影《阿凡提在布哈拉》。
布哈拉的千年老城仍有人居住
?
實際上,,納斯爾丁出生在今天的土耳其,。他生前游走過伊斯蘭世界的很多地方。他之所以為人銘記,,除了因為智慧,,更因為他一直反抗蒙古人對伊斯蘭世界的侵略。我發(fā)現(xiàn),,從阿拉伯到中國,,那些流傳著納斯爾丁故事的國家,無一例外全都遭受過蒙古人的襲擊,。
?
Tips:
成吉思汗當然也蕩平過布哈拉,。這座古城已經罕有更古老的建筑,惟一的例外是Kalon宣禮塔,,高達47米,,在塔吉克語中意為“偉大”。成吉思汗摧毀了同名的清真寺,,卻被宣禮塔的高度震驚,。據說,他一生征戰(zhàn),,沒有遇到過任何建筑,,能讓他向后彎腰仰視。宣禮塔因此得以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