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楚原根據(jù)金庸寫就的《倚天屠龍記》拍攝了上下兩部同名電影,。那時趙敏還叫趙明,,由井莉飾演,。比起觀眾熟悉的張敏或黎姿,,井莉的扮相未顯得特別明艷或聰慧,,但人物最灑脫,。
小說與影視劇里,,趙敏均為張無忌棄父離兄,,與明教一體;只有井莉版的趙明把張無忌給甩了,。夕陽下,,井莉騎上馬,拂衣絕塵而去,,成為金庸女主角中最獨特的一位,。
這也是井莉從影生涯中少有的需要“打”的電影。此前近二十年,,邵氏致力于打造“彩色武俠動作新世紀”,,胡金銓、張徹,、楚原紛紛奠下基業(yè),,成為新派武俠電影大師。也是天時人和,,二十出頭的井莉,,把好年華的光彩都留在了邵氏清水灣影城的古裝片場里,似水柔情,。拿她的話說,,“做女主角,發(fā)揮比較浪漫的一面,?!?/p>
楚原拍過無數(shù)古龍電影,井莉是擔當主演最多的女星,。她和狄龍合作尤其多,,“《天涯明月刀》《蕭十一郎》里他都是做大俠,我就是跟在他后面走的那個女人,?!?/p>
張徹作品剛硬,偏愛可疑的兄弟情深,,女性則如信手拈來的小花,、不足為道的點綴,。井莉也演了不少這樣的局外人。彼時,,兩大武俠導演作品不斷,,井莉亦出演了很多刀光劍影中的兒女情長。她這一時期的角色似乎有些定式,,2006年,,天映曾與洲立舉行了一場“光影璀璨·邵氏之夜”活動,給幾位邵氏資深影星頒獎,,井莉獲“柔情似水”獎,。但至少井莉本人不拒斥這種印象:“我不怕被定型。定型未必不好,,人家至少記得那時候的戲是(我們)那個形象,。”
井莉在訪談中提過,,父親井淼是演員,、話劇導演,小時候自己睡不著,,就把父親的劇本翻出來看,,有時還會站起來演。她4歲那年,,一家人從山東移居臺灣,,后來又遷至香港。1966年,,井莉在香港珠海大學念社會教育系時,,父親和邵氏簽下合約,拍片也帶了她去,,正巧公司相中,,讓她拍了陶秦導演的由瓊瑤小說改編的《船》,那是她演藝生涯的開端,。拍片前,,她為了不辜負賞識,仔細觀察街上孕婦走路的姿態(tài),,不敢松懈,。因為在戲里亮眼,井莉接著拍了同樣出自瓊瑤的《寒煙翠》,,成為最早一代瓊瑤女郎,。
一年后陶秦又選中井莉,讓她演《云泥》,。女主角熊素素患有精神分裂癥,,時而憂郁時而乖戾,井莉詮釋得好,,獲得當年金馬獎“最有希望之女星”稱號,。
她的角色大多唯美,和她本人的審美契合,。她最記得楚原的《朱門怨》,。她演表妹,和表哥青梅竹馬,,卻因八字不合不能結(jié)婚,。一個場景是,她回到表哥家里,,臨走時所有親戚都來相送,,她左顧右盼找表哥,“我是眾里尋他,,結(jié)果尋不著,。是很失望、很悲哀的,。那個眼神我記得很清楚,。演完以后我心里都覺得,好難過,?!?/p>
楚原拍戲很浪漫,經(jīng)常叫井莉穿白衣,,吟詩詞,。井莉也愛那份古典的清幽。她多年后仍戀戀《流星蝴蝶劍》李后主的詞,,那部電影一改武俠片的硬橋硬馬,,公映后一度風靡。井莉去臺灣,,前來的影迷都“瘋了一樣”,。此后,不斷有臺灣的獨立制片打電話找她拍戲,。
踏入電影圈時,,井莉趕上了文藝愛情片賣座期,又在陽剛暴力美學的武俠片里成為特殊的一抹柔情,;80年代初,,賭片盛行,她成就了幾個女老千形象,。
從影十余年,,井莉心中有兩個遺憾:不知為何,,總是武俠和古裝找上門,直到1980年她才在陳家蓀的《摩登土佬》里演了個“時裝人”,;她喜歡梅麗爾·斯特里普的《法國中尉的女人》,,“如果給我演一部這樣戲的話,真的馬上退休都行了,。最后也沒有演成那樣的戲,。”
息影后,,井莉?qū)P淖隽思彝ブ鲖D,,仍有很多導演找上門,但她一一拒絕,。談及原因,,她講,恐怕是一生平順,,因此缺乏上進的動力,,而且“拍張徹導演和楚原導演的戲,總給我留下一種浪漫的情懷,。我覺得人在年輕的時候多數(shù)都是美麗的……我想留下一個比較美麗的回憶”,。
井莉的從影期是1967年到1980年代初,再過十來年,,邵氏的輝煌時代便走向尾聲,,而井莉早早選擇在鮮花著錦時離開。12月9日,,據(jù)邵氏電影制作總監(jiān)黃家禧透露,,井莉去世,享年7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