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
聞道欲來相問訊,西樓望月幾回圓,。
——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唐朝詩人韋應物,,曾經(jīng)是一個成色十足的不良少年,后來成功轉(zhuǎn)型為一位正直善良的詩人,。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宋人常說的“變化氣質(zhì)”四字,完全可以安放在韋應物身上,。
韋應物出身于關(guān)中的世家大族,,他的曾祖父韋待價做過武則天朝的宰相,至于他本人,,則在少年時就成了唐玄宗的近身侍衛(wèi),,這自然不是一般人家能謀得到的差事。那段時間的他,,有著怎樣的人生表現(xiàn)呢,?
多年以后,韋應物寫下《逢楊開府》一詩,,述及那段經(jīng)歷:“少事武皇帝,,無賴恃恩私。身作里中橫,,家藏亡命兒,。朝持樗蒲局,暮竊東鄰姬,。司隸不敢捕,,立在白玉墀。驪山風雪夜,,長楊羽獵時,。一字都不識,飲酒肆頑癡,。武皇升仙去,,憔悴被人欺。讀書事已晚,,把筆學題詩,。兩府始收跡,,南宮謬見推。非才果不容,,出守撫惸嫠,。忽逢楊開府,論舊涕俱垂,。坐客何由識,,唯有故人知?!?/p>
詩中的“武皇帝”就是唐玄宗,。玄宗屢次為自己加尊號,諸如“開元神武皇帝”,、“開元圣文神武皇帝”之類的,,都帶有“神武”二字。從韋應物的這番自述可以看到,,當時他完全是一個橫行霸道的惡少:游手好閑,,酗酒打獵,聚眾賭博,,結(jié)交亡命之徒,,調(diào)戲婦女……即便如此,有司還不敢拿他治罪,。
這樣一個無賴,,后來居然成了一個“立性高潔,鮮食寡欲,,所至焚香掃地而坐”(《國史補》)的人,,其詩寫得閑淡有深趣,深刻影響后世許多詩人,??粗@個轉(zhuǎn)變,意不意外,,驚不驚喜,?
話說回來,這個唐玄宗身邊的少年侍衛(wèi),,并不掌握實權(quán),,氣焰就已經(jīng)如此囂張,我們不妨想象一下,,那些深受玄宗寵信的紅人——譬如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該是何等的飛揚跋扈,?風氣如此,,安史之亂的發(fā)生就不奇怪了。
那場大動亂改變了大唐的國運,,韋應物的命運也隨著出現(xiàn)了重大的變化,?!拔浠噬扇?,憔悴被人欺?!焙喍虄删淅锩婧卸嗌傩了?,我們就不得而知了。這可能還只是委婉的說法,,因為安史之亂爆發(fā)之后,,玄宗就失勢了,韋應物被人欺負這種情況,,不會晚到玄宗死后才出現(xiàn),。
后人點評《逢楊開府》一詩,認為韋應物寫的那些丑事,,并不是他自己做的,,而是指當時所目見的景象。這種曲為先賢維護的說法,,其實很無聊,,甚至很低端。韋應物的一生行事,,已經(jīng)證明這是一個高潔之士,,他在詩中自曝那些往事,非但無損其品格,,更能說明他胸懷磊落,,并不避諱自己不堪的過去。
只有磊落之人,,才能變化氣質(zhì),。韋應物后來折節(jié)讀書,逐漸受人賞識,,出任一些官職,。“非才果不容,,出守撫惸嫠,。”(惸音qióng,,無兄弟之人,。嫠音lí,,無丈夫之人)這兩句是說:自己并非有才能之人,所以不兄容于中央,,出守地方,。這是微辭,韋應物很可能是被同僚排擠出京的,。
這首《寄李儋元錫》,,作于韋應物的滁州刺史任上,“世事茫茫難自料”指的是朱泚在長安叛亂稱帝的事,。政局動蕩,、民生艱難、自身多病,,此刻的詩人,,心中有很深的感喟。
“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錢,。”多病的之人思念故土,,然而那邊正處于動亂之中,;看到自己管轄的地方有流離失所的人,這位國家公職人員覺得愧對自己的工資,。
方回說:“朱文公盛稱此詩五六好,,以唐人仕宦多夸美州宅風土,此獨謂身多疾病,、邑有流亡,,賢矣?!表f應物這兩句詩,,無疑是仁者之言,也讓人看見他身上那種“反求諸己”的品格,。這些特質(zhì),,與《逢楊開府》一詩所展現(xiàn)出的率真之氣,可謂相映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