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金福搬了一張矮桌放在太陽底下,,一欠身坐在小椅子上,拿起桌上的泥胚,,泥胚是前一天就準(zhǔn)備好了的,,硬度剛剛好。他蹙眉端詳了一會兒,,然后就開始在手里揉捏了起來,。
捏制瓦貓最關(guān)鍵的是泥胚,,郜金福用的泥是一種特殊的泥巴,叫金剛泥,,都是挖泥工從趙屯附近的田里挖來的,經(jīng)過處理后封存在院子里陰涼的地方,。對一個制作瓦貓的手藝人來說,,泥胚的水分非常重要,做出來的瓦貓是否形神兼?zhèn)?,除了手上的工夫,,就是這泥胚的軟硬了。
陽光下,,郜金福反復(fù)揉捏著手里的泥胚,,用手掌不停摩挲著,漸漸就隱去了泥土的粗糙,,泛出細(xì)膩的紋理,。半個小時過去了,瓦貓的雛形在郜金福的手里跳脫出來,,褐色的身形正襟蹲坐著,,張著大嘴,陽光在金剛泥身上投下光影,,那姿態(tài)甚是威武,。
郜金福瞇著眼睛端詳著自己的作品,然后慢慢地拿起帶尖的銼刀,,凝神聚力,,刀尖很快在瓦貓夸張的身形上幻化出縱橫的紋路,那些刀尖挑出的線條粗細(xì)均勻,,沒有明確的走向,,但泥貓忽然就有了一種呼之欲出的莊嚴(yán)。他向后撤了椅子,,仰起身子,,又左右端詳了一陣兒,然后把瓦貓的頭擺正,,朝向陽光的方向,,放下手里的銼刀,看著我們,,那意思是說,,怎么樣?
鶴慶的白族人建新屋房子都會在屋脊上放瓦貓,,因?yàn)橥哓埵呛痛u瓦一起燒制出來的,,所以他也就開始捏瓦貓。說起和瓦貓的淵源,到今天算起來也幾十年了,。
1978年,他從鶴慶的趙屯學(xué)校初中畢業(yè)后,,和村里的同伴們一道承包了村里的瓦窯,做起了燒制磚瓦的營生,。他祖籍河南,,做泥瓦匠人是祖?zhèn)鞯氖炙嚒?/p>
鶴慶泥塑歷史源遠(yuǎn)流長,種類繁多,,興盛于元,、明屯軍、屯田時,,中原地區(qū)的民間匠人來到鶴慶,,泥塑種類由寺廟佛像擴(kuò)展到民間兒童玩具(菜園村民間藝人做的“小雞”、“蚱螂”,、“叫雀”),、祈福用具(趙屯村泥瓦匠做的“瓦貓”)等,用燒制磚瓦的窯泥捏制成泥坯,,晾干后,,與磚、瓦的泥坯同時放入窯中燒制而成,。鶴慶制作瓦貓的歷史始于明代,,匠人多是瓦窯上的技藝精良者。
郜金福夫妻倆在制作瓦貓,。(趙根虎 攝)
在白族的文化里,,瓦貓是吉祥的象征,集強(qiáng)宅聚氣,、驅(qū)魔鎮(zhèn)邪,、迎吉納瑞、獲福平安,、招財(cái)進(jìn)寶,、吞金納銀于一身,庇佑著人間的幸福,。他們把瓦貓稱作鎮(zhèn)脊虎,、吉祥虎、降吉虎,。在鶴慶,、麗江、中甸,、劍川等地,,當(dāng)?shù)孛窬拥奈菁股隙紩俗恢煌哓?,而且安放瓦貓還會有一個莊重的儀式。
郜金福沒有認(rèn)真考證過這種建筑傳統(tǒng)的來由,,但聽老輩人講要有上千年的歷史了,。在白族人眼里,瓦貓更像一種圖騰,,可以判斷其原初的目的并非是把玩,,符合祭器或禮器的莊嚴(yán)肅穆,紋飾與原始陶器,、巖畫風(fēng)格有相似之處,且?guī)в猩吵绨莸闹赶蛐?,充溢著?qiáng)烈的生命意識,。色彩上以黑色、青色和金剛泥色為主,,據(jù)稱是周易八卦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象說藝術(shù)觀的再現(xiàn),。
瓦貓泥塑以捏塑為主,造型隨意且奇特,,點(diǎn)面刻畫得比較深,,光影效果很強(qiáng)烈,富于變化,,但整體上仍給人以沉穩(wěn)的感覺,。
郜金福的家在鶴慶的趙屯,在這個屯子里,,只有郜金福一家還在堅(jiān)持做瓦貓,,“你找郜金福可能沒人知道,,可你要說找‘貓?!湍苷业健,!币?yàn)槭炙嚲?,他還被聘為云南大學(xué)旅游文化學(xué)院的客座工藝大師,每周都要去麗江給學(xué)生們上課,。雖然耽誤了一些做活的時間,,但郜金福還是非常高興,因?yàn)閷λ麃碚f,,能夠讓瓦貓這門民間的技藝流傳下來,,比什么都重要。
經(jīng)過這些年的積累,,郜金?,F(xiàn)在能捏制兩百多種形態(tài)的瓦貓,,他家的堂屋里到處擺滿了瓦貓,沒有供奉的意味,,倒也隨性,。也許是從鄉(xiāng)間的泥土中脫胎而來,瓦貓自帶一種稚拙的天真,,粗糙中隱含著渾然天成的靈性,,放在哪里也不顯突兀。
陽光很好,,郜金福家的院子里,,曬著捏制完成的瓦貓,古樸,,厚實(shí),、粗壯,造型別致,,咧嘴,、昂首、翹尾,、蹲坐,、站立,這些都是喜歡收藏瓦貓的人專門來定做的,。郜金福也記不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威武的瓦貓逐漸走下屋脊,從民俗建筑飾物變成人們把玩觀賞的民間工藝品了,。
無論如何,,這對于郜金福來說都是件高興的事情,因?yàn)樾枨罅看?,他在麗江和鶴慶都開了店,,屯子里的年輕人也都紛紛到他的作坊里來干活。
待燒制的瓦貓,。(趙根虎 攝)
2000年的時候,,中央電視臺還為郜金福拍了專題片,這讓全中國都知道了鶴慶的瓦貓,。 “貓?!钡耐哓堖€被游客們帶到了世界各地,被美國福特基金協(xié)會收藏了,。
如今,,郜金福的媳婦、兩個兒子和兒媳,,一家人都在捏制瓦貓,,這門手藝也養(yǎng)活了全家,。郜金福再也不用擔(dān)心它失傳了。社會事務(wù)多了,,親自捏瓦貓的時間就少了,,但當(dāng)靈感來的時候,郜金福還是喜歡捏制瓦貓,,他希望還能做出更多的造型,。對現(xiàn)在的郜金福來說,“云南省工藝美術(shù)大師”,、“大理州農(nóng)村鄉(xiāng)土拔尖人才”這些榮譽(yù)更多地意味著一種責(zé)任感,。
剛剛捏好的瓦貓就站在陽光下,郜金福小心翼翼地在底座上蓋上自己的印章,,對于一個手藝人來說,,什么稱號都比不上刻著自己名字的作品,只有這才是恒久不變的,。
“捏瓦貓這活兒快不得的”,,這句話好像是郜金福說給這個世界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