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尼既已沒,余亦浮于海,。
昏見斗柄回,,方知歲星改,。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
為問乘槎人,,滄洲復誰在,。
——孟浩然《歲暮海上作》
孟浩然是一個在古代讀書人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心希望仕進,然而始終難償所愿,,最終以布衣終老,。我們看中國的歷史,許多有所表現(xiàn)的人物都有過一官半職,,或是曾經(jīng)在科場上獲得過功名,。然而從情理上看,這些人都只能是少數(shù),,歷史上更多的人,,其命運都與孟浩然相同。
從孟浩然的詩作看,,他毫無疑問是希望在政治上有一番作為的,。在唐代,中了進士并不意味著馬上可以做官(尚需通過吏部的一個考試后方能獲得官職),,但進士這個榮譽,,卻有著非同尋常的分量。白居易27歲時中了進士,,在同一批中舉的人里年紀最小,。當時流行的做法是,新科進士要到大慈恩寺里的大雁塔題名,,白居易這樣記錄此事:“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彬湴林?,溢于言外。
白居易可以說得上是幸運兒了,,孟浩然顯然缺了這些運氣,。他有志用世,卻一直得不到命運的垂青,。在他的詩集里,,像“黃金然桂盡,壯志逐年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這些句子,,就是蹭蹬生涯里低落心情之表現(xiàn)。
這首《歲暮海上作》,,可能寫于孟浩然前往東海邊拜訪朋友張子容的時候,?!爸倌峒纫褯],余亦浮于?!?,取用孔子所說的“道不行,乘桴浮于?!边@句話,,說自己的“道”無法施展,也像孔子一樣浮于海,?!盎枰姸繁兀街獨q星改”,,斗柄即北斗的第五至第七星,,觀其方向變更,可以推測節(jié)候的變化,。作者浮??炊繁@知一年又過去了,。
“虛舟任所適,,垂釣非有待”,此處“虛舟”是指輕捷之舟,,這兩句說自己駕舟隨心前行,,有時停下來垂釣,垂釣只為自己愜意,,并非像姜太公那般是為了等待周文王,。此處寫的是委心任運的態(tài)度?!盀閱柍碎度?,滄洲復誰在”,乘槎即登天,,末句滄洲不是地名滄州,,而是泛指隱者居住的水邊之地。最后兩句是說:我隨心行走世上,,若是遇到那些準備進用的人,就問他們如今還有誰在水邊隱居,,我要去和他們?yōu)橛选?/p>
這首詩處處透出歸隱的態(tài)度,,略顯刻意,當然不一定是作者的真實心情,?!缎绿茣酚涗浟诉@樣一個故事:孟浩然來京城之后,,與張九齡、王維等人交好,,王維私底下邀請孟浩然到宮禁內的翰林院做客,,不料唐玄宗突然來訪,孟浩然驚慌之下,,匿藏到床下,。王維不敢隱瞞,如實告訴玄宗,。玄宗說:“我一早就聽過他的名字了,,何須藏起來?”于是孟浩然出來拜見玄宗,。玄宗請他讀自己的詩,,當聽到“不才明主棄,多病故人疏”這兩句時,,玄宗不高興了:“你并沒有求仕,,我也沒有棄你,你為何污蔑我,?”于是將孟浩然“放還”,,不予取用。
此故事流播甚廣,,但應該是小說家言,,真實程度不高。因為對于王維來說,,私下帶平民進入宮禁重地,,是違法的事,他要與孟浩然相聚,,有很多合適的地方可以去,,沒有必要干犯法律。另外,,王維當時的官職是拾遺,,級別不高,卻能讓玄宗到訪,,理有不通,。
不過,在這個可疑的故事里,,卻隱藏著一個事實,,那就是孟浩然性情率真,不會諂媚他人。當他面對能夠決定自己命運的唐玄宗時,,還會念出“不才明主棄”這種不討人喜歡的詩句,,如此舉動,與他平時那些至情至性的表現(xiàn)是一致的:晚年時,,孟浩然背部生瘡,,在即將痊愈的時候,恰逢老友王昌齡來訪,,他不顧有病在身,,縱情與友宴飲,導致毒瘡復發(fā)而去世,。
司馬遷在《史記·佞幸列傳》里感慨:“諺曰:‘力田不如逢年,,善仕不如偶合?!虩o虛言,。非獨女以色媚,而士宦亦有之,?!钡拇_,在仕宦這條路上,,有太多的人斫喪了自己的天性,。像孟浩然這般至情至性之人,沒能進入仕途,,未嘗不是一件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