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夫妻,婚姻關系出現(xiàn)了問題,。要說是大問題也談不上,,丈夫發(fā)現(xiàn)妻子在戀愛最初,同時和另一個男人保持過一段交往。按說,,現(xiàn)在結婚已經好幾年,,當時的事已是過眼云煙,但這件事最近才被翻出來,,丈夫心里就有了疙瘩,。最終他求助心理咨詢,說不想離婚,,但心里的不舒服總是難以平復,。
“你說她怎么可以做出這種事呢?你說,!”
他瞪著我,,我們相對無言。怎么回答,?這種問題不存在答案,。陳年舊事本身沒有改變的余地,只能談對今天的影響,。我問他是不是在擔心妻子的人品,,這種不信任倒是可以聊一聊。他說并沒有,,他不懷疑妻子現(xiàn)在的忠誠,。
困擾他的似乎只是那件事,而非現(xiàn)實中的夫妻關系本身,。
“你怎么看這件事呢,?”他直沖沖地問我。
我愣了一下:“我,?你想聽我的什么看法,?”
“隨便什么看法都可以,就是你的第一感覺,。她同時跟兩個男人交往,,遇到這種事你會怎么想?”他看到我反應不過來的樣子,,又啟發(fā)式地追問了一句,,“比如說,你覺得這兩個男人很可笑嗎,?特別是那個后來的男人,。”
后來的男人就是他,,他在乎的是別人對他的看法,。
“所以你想讓我告訴你,你看起來可不可笑,?!蔽艺f。
但我知道,,我說什么其實都沒用,。我認為他在這件事里根本不用承擔任何責任。他是被欺瞞的那一方,,就算腳踏兩只船是一個錯誤,,犯錯的也是他妻子,跟他又有什么關系,?但是他這么問,,說明心里已經有一個答案了。哪怕我說,,“我發(fā)誓,,一點都不可笑”,也起不到多大安慰的作用,。
“你擔心因為這件事,,會得不到別人的尊重?!蔽艺f出他心里的想法,。他嘆了口氣:“前面那個人,跟她是一個大學的,。她的很多同學都知道他,,而我是一個蒙在鼓里的備胎。天啊……我不敢想象,,他們在怎么嘲笑我,!我還陪她參加過好多次同學會。他們看我會是一個多么可笑的男人??!”
“他們嘲笑你了嗎?是怎么笑的,?”
來訪者皺了皺眉,,覺得這問題有點幼稚:“當然也不會是真的笑。笑都是在心里的,,表面上還是很禮貌,。心里越笑話,表面上就越禮貌,?!?/p>
這種邏輯,,聽起來很無望。他設定了一個二十二條軍規(guī)式的悖論:如果別人對他不禮貌,,是看不起,,如果別人對他保持禮貌,在他心里則是更大的看不起,。他把自己按在了“被看不起”的位置上,,無從掙脫。在他的邏輯里,,這件事已經沒有挽回的余地了,。事情已經發(fā)生了,怎么樣都是看不起,。
最詭異的地方在于,,他也不希望陷入這樣的困境。他努力想要解決,,只是毫無可能,。只能一遍一遍跟妻子爭執(zhí)。
“你當時怎么想的,?你心里是不是不尊重我,?”他一遍遍地問,妻子就只好一遍遍地道歉,。他承認妻子百依百順,,為了補償當初的不尊重。但補償也只是讓他更氣惱,。補償越多,,他越感覺到妻子的敷衍?!八牢疑鷼?,不得不對我好一點,把我當小孩一樣安撫,。就像當年一樣,,她從來沒把我看成一個值得尊重的男人?!边@不是他想要的,。
那又是一個悖論:“要怎么樣,才是你想要的補償呢,?”
“我想要她發(fā)自內心地尊重我,,而不是在我生氣的時候,打發(fā)我吃個糖,?!边@個男人無助地說——只是他永遠不可能要到這樣的補償了,,因為他索要補償?shù)脑竿⒍诉@樣的補償不能如愿,。他不希望妻子只是簡單地安撫自己,,但他同時表現(xiàn)出需要被安撫的樣子,這樣無論妻子做什么,,都變成“簡單的安撫”。他用小孩子一樣的氣惱,、自卑,、呼喚尊重,來解決“被當成小孩子對待”的問題,。而正是他解決這個問題的方式,,又把自己變回了當初的小孩子。
與其說“這件事”不能補償,,倒不如說是他需要“補償”的心情不能補償,。那件事并沒有困住他,而是他困住了那件事,。越是補償,,越是不夠。我想,,世間大多無法彌補的創(chuàng)傷,、無法遺忘的過去,大概都基于同樣的邏輯,。
(案例信息系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