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慕顏曾管樂非。胸中海岳夢中飛,。
近來不信長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
——龔自珍《己亥雜詩》第三十三
各體詩中,,七絕最難寫,。它只有28個字,很短,,然而學詩之人多忌從七絕入手,,因為七絕是易學難工,如果入手就著力于七絕,,往往陷溺于浮淺之中而不得出,。當今深于詩的前輩,都會建議后生先學寫律詩和古風,,待腹笥與閱歷都豐了,,再嘗試寫七絕。
絕句有五絕和七絕,。五絕以古體為正宗,,今人熟悉的五絕,如孟浩然的《春曉》,、柳宗元的《江雪》,,押仄聲韻,都屬古體詩,。而七絕則以近體為正宗,,需要合律、押平聲韻,,規(guī)矩比五絕綿密,。但七絕比五絕難寫好,不在于它受到的限制多,。比如律詩的規(guī)矩比古風多,,但卻比古風容易寫好,因為古風對學問的要求高,,作者若是積淀不足,,則難以駕馭。
七絕難于五絕,,在于它對作者天分的要求高,。五絕雖然字數(shù)比七絕少,但它以古體為正格,,古體的特點是樸拙,,技巧越少越好,如劉長卿的名作《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比脤嵲~織成,,別有古拙的風味。七言不如五言蒼古,,因此七絕必須精警,,這就需要講究運筆,如王之渙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李商隱的“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都有關鍵的轉筆,,使全詩警拔起來。精警,,就意味著你在28字這個狹小的天地里,,做到與眾不同,這需要極高的天分,。不妨這樣說,,七絕是各體詩中最尊貴的,因為它最適合天才施展拳腳,。
唐代以來有名的詩家,,大多能寫好律詩或古風,因為這兩樣都可以憑學問和閱歷去做好,。但精擅七絕的詩人,,歷代卻屈指可數(shù)。根據(jù)整體質量嚴格算起來,,唐代能稱得上七絕大家的,,只有王昌齡、李白和李商隱,,宋代是王安石,,清代則是龔自珍。就連功力深厚的老杜,,律詩與古風登峰造極,,卻不能兼擅七絕,可見七絕之難,。
龔自珍的絕高天才,,體現(xiàn)在《己亥雜詩》里,這組詩共315首,,全是七絕,,本文選的是第33首,詩后作者自注:“別會稽少白山人?!贝嗽娛驱徸哉滟泟e潘諮之作,。潘諮字少白,浙江會稽人,,喜歡游歷,行路數(shù)萬里,,后隱居京城,。
“少慕顏曾管樂非”,是說潘諮少年時仰慕顏回,、曾子這兩位孔門高足,,不認同管仲、樂毅這兩個有著顯赫事功的人物,??鬃臃Q贊顏回:“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這種不以貧賤為憂而以學道為樂的精神,,是儒門要義之一,。曾子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边@句話至今仍影響著國人的精神。顏,、曾二人,,身上都有儒門的剛勁?!吧倌筋佋軜贩恰?,潘諮揚顏曾而抑管樂,是崇道而不崇勢,,龔自珍起句就托出潘諮的品格,。有另一解釋說,“少慕顏曾管樂非”的“非”是指韓非子,。此說不通,,因為史載潘諮是淳儒,嚴義利之辨,不可能仰慕管仲,、樂毅,、韓非這些功名之士。
“胸中海岳夢中飛”,,點出潘諮高遠的心志,,說潘諮并非固守一隅做自了漢,而是遍游名山大川,,各地之事盤桓在他胸中,。“近來不信長安隘,,城曲深藏此布衣”,,是說作為平民的潘諮隱居在京城,令京城變得大了起來,。這兩句的精神源自《論語》,。孔子想去九夷這個地方住,,有人說,,九夷很僻陋??鬃哟穑骸熬泳又?,何陋之有?”這個故事貌似平常,,其實寓有遙深的義理:人若具備高越的精神,、圓滿的德行,環(huán)境時勢將因人而變,。這首詩的末句與首句擊鼓相應,,令潘諮的儒風更為獵獵作響。
龔自珍這首詩,,前兩句闊大,,后兩句遙深,大開大合,,可謂濡染大筆,。類似的奇構,常見于《己亥雜詩》中,。大體而言,,龔自珍的七絕,思致深邈而又奇氣縱橫,,越出了唐宋詩的籠罩,,令人一讀難忘,,是詩國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