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鐵驪不是科班出身的電影人。他上過私塾,,被先生逼著背四書五經(jīng),;小學五年級時,日本侵略中國,,他跟著長兄來到新四軍淮海軍政干部學校,,由于文藝特長突出,進了文工團,,成為正式的文藝兵,。盛夏,,他借著油燈的光亮在樹下的大蚊帳里寫劇本,一個接一個,;為了配合京劇團的演出,他自學胡琴,,因為當時部隊里最喜歡看京??;他愛書,,看了很多大家的文學作品??谷諔?zhàn)爭,、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他雖是文藝兵,但編劇本,、排戲的同時,,也為部隊做了很多后勤工作,。10年軍旅生活讓他練就了堅韌與嚴謹,。
50年代到北京后,他才正式做導演,。據(jù)說他從不對演員發(fā)脾氣,因為想要保護演員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他也是家中勤儉的典范,,一件舊毛衣一穿就是10年,。他燒著一手好菜,,引以為豪的是炒鱔糊,導演謝晉曾夸他,,“比上海的還好吃”,;早餐他會自制豆腐腦,,從小販那兒買回豆?jié){,加石膏,,放進鍋里蒸,,再放上調(diào)料,自在得很,。雖不是地道的北京人,但他也算新中國最早的新北京人了,。
1964年在全國57個城市公映的《早春二月》,,是謝鐵驪的第三部電影。影片改編自1929年柔石發(fā)表的小說《二月》:知識青年蕭澗秋游歷了大半個中國后,,來到了朋友的老家芙蓉鎮(zhèn)小學教書,。他想要改變失去丈夫的文嫂的命運,,卻發(fā)現(xiàn)人言可畏,,自己又沒有足夠的力量;他想和志同道合的陶嵐結(jié)婚,,卻發(fā)現(xiàn)自己常年在外,,自幼失去父母,,對于家庭未曾認真思考過,。小鎮(zhèn)有人主張革命,、有人捍衛(wèi)保守,蕭澗秋哪邊都不沾,,站在同情和愛情的十字路口,人們的目光凝聚而成的信號燈讓他不知所措,。
那是百姓頭一次在電影里看到愛情,。純愛主題在當下“麥當勞化”的社會仍有賣點,,而半個世紀前,謝鐵驪就把它刻畫出來了,。
“文革”期間,,謝鐵驪因《早春二月》被打進牛棚,。江青組建拍攝樣板戲的團隊,,看了他的簡歷,又把他招了回來,。樣板戲團隊當時背負著各種名號的“十字架”,,不能享受正常工作人員的待遇,工資少,,工作壓力大,,常到釣魚臺賓館接受江青的“指示”。1970年,,《智取威虎山》上映,,大獲成功,謝鐵驪總算松了口氣,,但隨即又調(diào)到另一部樣板戲中緊張工作?!拔母铩?0年共拍出8部樣板戲,,他執(zhí)導了其中5部,。他說,,那些年,,他身后的“十字架”讓他學會了謹小慎微,,平衡創(chuàng)作與政治,。
“文革”快要結(jié)束時,,他又被下放,在北京二七機車車輛廠,,謝鐵驪和成蔭,、錢江一同寫了份報告給周恩來,希望國家可以給機會拍攝故事片,,因為觀眾看了多年樣板戲,,實在太枯燥了,。病危的總理做了批復,,1975年,《海霞》得以拍攝,,這部電影也成了“文革”期間罕見的故事片。拍攝完成后,,謝鐵驪全家做好了下放北大荒的準備,,甚至打好了包裹,此時,,“四人幫”被打倒了,。
他重操舊業(yè),拍了更多不同類型的電影,。拍《紅樓夢》時,,他已年過六旬,因為找不到比他更合適的人選,,“趕鴨子上架”,,他接了這個重任?!都t樓夢》拍了3年(1986-1988),,他用畢生經(jīng)驗與積累完成了這部歷史大戲,也算了了心愿,。
他常在睡前看《聊齋》,,想著拍了這么多年電影,也想“任性”一把,,就找來沙溢,、周迅等年輕演員,把《聊齋》中的4個小故事串了起來拍成《古墓荒齋》,。
他說他喜歡柔石小說《二月》里魯迅先生為其作的小引,,“他(蕭澗秋)其實并不能成為一小齒輪,跟著大齒輪轉(zhuǎn)動,,他僅是外來的一粒石子……他幸而還堅硬,,沒有變成潤澤齒輪的油?!逼鋵嵵x鐵驪也沒成為小齒輪,,他是一顆奇石,輾轉(zhuǎn)在中國電影這臺巨大的時光機器里,,時而加速,,時而減速,未曾忘記對電影的熱愛與忠誠,。
6月19日上午10時40分,,謝鐵驪正式向電影告別,,享年90歲。中國電影資料館放映廳“藝術(shù)影院”4個字是他題的,,這里每天有不同主題的學術(shù)放映,播放其他院線幾乎從來不放的電影,。無數(shù)影迷“穿城”前來,,排隊買票,就像當年的他,,無畏而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