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接:
1,、 洗涮的聲音、調(diào)酒的聲音,、不同年代電話鈴聲等等都要靠擬音師設計并模擬,。
2,、 只需要一塊特殊的布,就能發(fā)出熊熊大火的聲音,。
千軍萬馬的場面向來是古裝劇不可或缺的戲份,,而現(xiàn)場收聲達不到效果,劇組也不可能把馬牽進影棚錄音,,奔騰震撼的聲音其實是由擬音師完成的,。魏俊華就是這樣一位在方寸之間營造震撼人心聲響的擬音師。
外人了解魏俊華,,多是源于 “馮小剛代表作的御用擬音師”這一頭銜,。從《永失我愛》開始,馮小剛的多部電影作品,,如《甲方乙方》,、《不見不散》、《手機》,、《天下無賊》等,,擬音工作均交給魏俊華工作室。除了《那山那人那狗》和《暖》,,魏俊華和導演霍建起合作的片子也有近十部,。
所謂的“擬音”,即用簡單的道具,,為影視作品創(chuàng)造出適合劇情需要的聲音形象,,承包了影視劇中除人物對白和音樂之外的所有聲音,諸如動作聲音(腳步聲,、關門聲),自然聲音(風聲,、雨聲,、雷聲 )。正常拍攝中,,劇組通常只能照顧到演員表演,,聲音都是后期加進去的,除了人聲對白,,還有各式各樣的“物聲”,,常見的,比如切菜的聲音和燒開水的沸騰聲,。
一把椅子的可能
走進魏俊華的擬音棚,,感覺回到了農(nóng)村老家的“雜物間”?!把髿狻钡臄M音設備(播放影視劇畫面的兩臺液晶屏幕)和“土氣”的擬音道具(瓶瓶罐罐等各種‘破爛’)營造出一種超現(xiàn)實的混搭風,。
采訪那天,他們正在為新劇《傻柱》做聲音,。屏幕里播放著劇情畫面,,演員正在切菜,沒有聲音,,同一時間,,擬音棚里的兩個小姑娘(魏俊華的得意門生)在破舊的小菜板上“咔嚓咔嚓”剁白菜,對面錄音棚播放著同樣的畫面,,那里負責錄音的小伙在同一時間把這切菜聲收進來,。就這樣,屏幕里的畫面繼續(xù)播放,,這兩個姑娘繼續(xù)模擬下一個聲音,,根據(jù)劇情需要同步用手邊的簡單道具擬出聲音,熟練到已經(jīng)可以實現(xiàn)完全的同步,,不用暫停下來思考如何發(fā)聲,。一天能完成五六集電視劇的聲音,一部電影的擬音工作需要3到5天,。?
幾乎所有關于魏俊華的報道,,都會提到一把神奇的椅子,但現(xiàn)場看到的實物破舊矮小,,毫不起眼,。這把小椅子至今“服役”近三十年,以聲音的角色參與了幾百部電影和無數(shù)集電視劇——《誰主沉浮》影片開頭劃船的聲音,;《火燒阿房宮》里房子即將倒塌之前“嘎嘎嘎”的搖晃聲,;為汶川地震大型演出前5分鐘義務做的聲音,靠的都是它,。通過不同搖晃方法,,椅子會發(fā)出不同聲音,,《潛伏》里孫紅雷搖床的那場戲,就是通過搖晃手法的變化呈現(xiàn)人物復雜的內(nèi)心變化,。
除了創(chuàng)作生活中原本就有的聲音,,最考驗擬音師的是:創(chuàng)作生活中不存在的或者被忽視的聲音?!吧钪心愫苌倭粢庾约旱哪_步聲,,影視劇中腳步聲是為了配合故事情景和人物內(nèi)心。由于視聽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尤其是電影,,你是在一個劇場觀看?!?/p>
參與一部影片的聲音創(chuàng)作,,擬音師和演員一樣要閱讀原著,看分鏡頭劇本,,和導演交流,。他們用自己創(chuàng)作的“情景聲音”出境,配合演員演好一場又一場內(nèi)心戲,。魏俊華在北影廠參與的第一部影片《邊城》,片中爺爺拉纜繩的聲音生活中不存在,,這個時候就靠擬音師對藝術的領悟和解讀,,“生活中,那么遠距離,,繩子應該早就斷掉了,。”而影片中,,隨著爺爺年齡的增長,,翠翠個人的事情還沒有著落,這時候,,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就在他一把一把地拉繩的聲音中緩緩道來,,這就是魏俊華常提到的“藝術真實”。
最高境界要屬“設計聲音”了,,北京奧運會的奧運福娃宣傳片就是魏俊華參與聲音設計的作品,,二十幾天封閉式工作,他們夫妻檔合作完成,。奧運會倒計時100天時,,天安門大屏幕上播放這個片子,魏俊華站在天安門前,,旁邊的人感嘆“聲音真棒”,,那個瞬間,,她落淚了。她說自己并不是感性之人,,性格甚至偏向男性化,,極少在公眾場合落淚,那天沒辦法,,“我可激動了,。”
“后繼無人”的行業(yè)尷尬
擬音師是影視作品的幕后英雄,,有的時候,,演職人員字幕中,甚至會忽略掉他們的名字,,魏俊華能接受制片方的道歉,。但她更擔心的是,這項工作不被重視,。就連電影廠的人也不了解這行,,葛優(yōu)的父親葛存壯老先生和她同在電影家協(xié)會,有一次他對魏俊華說:“咱倆這么熟,,我這還是通過電視節(jié)目才知道你這聲音是這么做出來的,。”
魏俊華這些年來收了不少徒弟,,只是“來來往往”,,極少人能留下來。現(xiàn)在身邊有四五個得意門生,,起初幾個都是她的“粉絲”,,慕名前來拜師。通過幾年不間斷的系統(tǒng)學習,,如今擬音棚的日常工作徒弟們也慢慢得心應手了,。
不過魏俊華坦言,僅靠她們這少數(shù)人根本顧不過來,,創(chuàng)作隊伍急需擴大,。她介紹說,中國電影最高產(chǎn)的時段,,全國7個電影廠都在拍戲,,而全國只有17個擬音師,而當前廣電總局在冊的正規(guī)擬音師只有不到5人,。有外國人前來拜師學藝,,一見面就“三跪”,魏俊華也是“受寵若驚”,,但她都給拒絕了,。她一直在尋找途徑,,她不看好“小家子氣”的工作室模式,要做就要做得像模像樣,。
身邊有做職業(yè)教育的朋友,,一直追著她,“魏俊華,傳承吧,傳承吧,你看你這絕活, 真打算帶進棺材里呀?”其實呼吁后繼無人這件事,,已經(jīng)有好幾年了,。以前,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約她寫了一本《影視擬音技巧》,,這是中國擬音領域的第一部理論專著,,可是書出版以后解決不了學校開專業(yè)的問題,“老師們都不懂呀,?!比澜鐩]有開設該專業(yè)的院校,都是靠師傅帶徒弟的模式傳承,。
現(xiàn)在,,她終于找到了滿意的傳承途徑,經(jīng)過幾年籌備,,擬音已經(jīng)成為黃莊職業(yè)學校的第16個專業(yè),,從草案、規(guī)劃,、設計到裝修,,18 門課程全方位整套教學已經(jīng)通過國家審批。今年5月份將發(fā)布招生簡章以及一系列的考試辦法,。?
這個職業(yè)“太神奇了”
迄今為止,魏俊華參與聲音創(chuàng)作的電影已有六七百部,,電視劇數(shù)千集,。59歲的魏俊華早年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學院錄音系,22歲那年,,因為偶然的一次擬音棚實習經(jīng)歷,,她接觸到了這個行業(yè)——電影學院鄭中天老師在做一部戲《火娃》,有個場景是小火娃拉著一匹大馬,,當時她正好在實習,,就在琢磨什么東西能發(fā)出馬蹄的聲音,“我能試試嗎,?”結果還不錯,。“敢想 ,、敢做,,感覺還挺好”,,師傅勸她從事這個職業(yè)。
“錄音系畢業(yè)做這個是不是有點虧呢,?”“有女擬音師嗎,?”后來她得知陳佩斯的媽媽就是一名擬音師,不過最終吸引她的是這個職業(yè)“太神奇了”,,“隨時都要動腦子,,越動腦子越聰明?!?/p>
那個時候,,選擇一份職業(yè),往往就是一輩子的事情,。魏俊華的丈夫高士義之前是行政干部,,大學計算機系畢業(yè),后來魏俊華的工作室活多,,忙不過來,,就經(jīng)常“拉他下水”,,最終“拉成了同行”,。倆人分工明確,高老師負責技術,,魏俊華負責和人外聯(lián),,夫妻合作模式已經(jīng)走過了二十幾個春夏秋冬。他們惟一的兒子,,之前做了近十年的中國電影海外推廣工作,,現(xiàn)在做院線的票房統(tǒng)計和規(guī)劃,兒子曾代表中國電影人在戛納電影節(jié)發(fā)表全英文講話,,魏俊華特別引以為豪,。
入行快四十年了,她依然對這份工作充滿熱情,,一頭干練的短發(fā),,大紅色的靴子,聊起工作,,她笑得像個孩子,。采訪那天,她得了重感冒,,手邊的抽紙用了一張又一張,。有些問題,很多記者問過她,畢竟外界好奇點難免重合,,可她也絲毫不敷衍,,回答問題的意愿和熱情就像初次一樣。
在幕后做了這么多年,,魏俊華也想做一部屬于自己的影片?,F(xiàn)在劇本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片名叫《幸福等你在老地方》,,她滿足自己擁有的生活,,也懷念童年和父親一起度過的那段不富裕卻依然幸福的時光。她希望這部影片傳達給觀眾一種生活態(tài)度:找到你自己的幸福點,,這很重要,。職業(yè)和生活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