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記者做久了,會有意避開一些曾經(jīng)想見的人,,因為知道相見不如懷念,;也有些人,你會愈發(fā)覺得必須見一面,、說點什么,,才能給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一個交待。
見小S前,,我坦承我有私心,。《康熙來了》最早是在內地的大學生群體紅起來的,,不想說類似“集體記憶”這樣的大詞,,但我清楚地記得,當年讀大學時,,資訊不如現(xiàn)在豐富,,《康熙來了》剛開播,是怎樣從男生宿舍經(jīng)局域網(wǎng)和U盤傳遍了女生的電腦,;如今“康熙”遁入日常,,卻仍有90后告訴我,自己的大學時光,,是靠“‘康熙’配飯”度過的,。
我有點避免跟別人談起她,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套觀點,,好像我們比她更熟悉她的生活,。對同時代的人,人們難免認為自己知道太多。這對采訪來說,,是既有利又必須警惕的,。出發(fā)前,我婉拒了她的團隊提出看提綱的要求(這在明星采訪中幾乎是不成文的規(guī)矩)——回復道,,小S是優(yōu)秀的主持人,,一定知道好的人物訪談是怎樣的——其實真正的意圖是和她拉開距離,看能不能收獲一些意外,。
的確是有的,。剛見面我便發(fā)現(xiàn),在沒看提綱的情況下,,她仍為采訪做了充分的準備,。她問,“你真的有那么多話想和我聊嗎”,,似乎想好了大體要跟我分享些什么,。她提前了解了我們的雜志,并告訴我,,她知道我們采訪過龍應臺,。訪談剛開始的熱身階段,她話峰一轉,,主動談起了身上隱晦不明的新聞事件,,并把她的生活一股腦倒給了我。這和采訪之前做準備時,,看到她面對時尚雜志和娛樂媒體的姿態(tài)截然不同,。
采訪結束,我們說好拍張合影,。助理舉起手機的瞬間,,我用余光看到,,她輕輕做了身體后傾的動作,。其實根本不用,因為即使沒化妝,,那張臉也只有巴掌大,。
這樣的細節(jié)在采訪中多次出現(xiàn)。采訪結束,,說不上有沒有比原來更喜歡她,,但我更加理解,一個消費時代的女明星,,要如何從最細微處維護形象,、為自己添磚加瓦,才能在各種善意與非善意的打量之下尋找生存空間。突然開始懷疑,,雖然看節(jié)目多年,,此前我也許并不真正“認識”她。后來就這個問題問了蔡康永,,他的答案是,,其實每個人都足夠復雜,娛樂工作只是恰好鼓勵明星放大了觀眾想要的那一面,。
所以我決定拋棄已知,,把文章主題定在尋找小S的來路上。人們現(xiàn)在所懷疑和批評她的,,有沒有一些,,一開始恰是源于觀眾的鼓勵和期待?其實是有的,。
那哪個才是真正的她,?我想到做采訪準備時看過的一期節(jié)目,大概是十二三年前,,她在陶晶瑩新開的節(jié)目當嘉賓,,鏡頭要記錄她一天的工作和生活。那時的她遠比現(xiàn)在生澀,。不巧的是,,錄制前晚,她恰好和時任男友分手,,第二天雙眼紅腫地出現(xiàn)在鏡頭前,。她說,她必須極力掩飾自己的難過,,不然記者一定會轉移焦點,,詢問她的私生活。隨后的記者會上,,她活力四射,,沒人注意到任何異常。直到工作結束,,她像一個耗盡電池的娃娃,,面露疲態(tài),對陶子說,,其實她的心愿,,只是擁有一份普通穩(wěn)定的感情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