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000名中國互聯網界的創(chuàng)業(yè)者和投資人涌入國家會議中心,,膜拜被他們稱為“創(chuàng)投教父”的彼得?蒂爾,期望獲取創(chuàng)業(yè)的成功法則。
有意思的是,,他們的“教父”最為推崇的是“硬科技”的技術革新,,認為互聯網創(chuàng)新并非革命性的突破,。在蒂爾看來,,世人趨之若鶩的蘋果手機,與阿波羅太空計劃相比,,并不算是一項技術突破,。他的宣言是:“曾經我們想要的是飛行汽車,,最后得到的卻是140個字符(微博)?!?/p>
盡管彼得?蒂爾對互聯網時代充滿失望,,但這個時代造就了他的財富?!陡2妓埂纷钚聰祿@示,他身家22億美元,。蒂爾投資過硅谷上百家新創(chuàng)企業(yè),,是Facebook的第一個天使投資人。他曾經創(chuàng)立美國最大的在線支付網站PayPal(在中國大陸名為“貝寶”),。與人聯合創(chuàng)辦了大數據公司Palantir,。他是硅谷的創(chuàng)投明星。
這是彼得?蒂爾第一次來中國,,為了推介他的新書《從0到1》中文版,。這本書是他根據自己2012年在斯坦福大學本科開設的一門創(chuàng)業(yè)課筆記整理而成。這份筆記此前在美國互聯網成為熱點,。
追逐壟斷
從踏足中國到乘坐私人飛機離開北京,,蒂爾一直西裝革履,只是天藍色襯衣領口敞著,。他在《從0到1》中聲稱,,不喜歡穿西裝的人。但在中國,,為了推廣自己的新書,,他覺得這樣的穿著“正合適”。這讓他的推崇者周鴻祎感到有些突然,。
他的新書核心內容是探討如何創(chuàng)建創(chuàng)新公司,。蒂爾相信只有壟斷才能實現利潤最大化,并藉此真正實現創(chuàng)新,,因為壟斷能實現規(guī)模經濟效益和品牌優(yōu)勢,。而無休止的競爭,只會讓企業(yè)徒增成本,,迷失方向,。對于創(chuàng)業(yè)者而言,應該規(guī)避競爭,,打造壟斷企業(yè),。所以最重要的是找到建立壟斷的方法。他建議初創(chuàng)企業(yè)從其他人少有關注的小市場起步,,在細分市場建立優(yōu)勢,,逐步擴大市場,,后來居上。
蒂爾并不是個逃避競爭的人,。相反,,他從小好勝。大學時代,,他著迷于法國哲學家勒內?吉拉爾(René Girard),。吉拉爾稱人類有“模仿欲望”,潛意識里要和身旁的人一樣,,因模仿引發(fā)競爭,。
彼得?蒂爾1967年10月生于德國法蘭克福,父親克勞斯是名工程師,,因為工作原因,,經常帶著全家輾轉于美國、南非,、納米比亞等地,。他10歲時,全家在舊金山灣區(qū)(Bay Area)穩(wěn)定下來,。他從小就參加國際象棋比賽,,6歲開始下象棋,12歲時,,在全美13歲以下級別選手中排名第7,。《紐約客》描述他的棋局上粘著寫有“為贏而生”的貼紙,。大學時,,偶爾輸掉比賽,他會把貼紙撕掉,,說:“他們不過只是稍具實力的弱者,,不信你隨便挑一個,我都能證明他就是弱者,?!彼彩菙祵W天才,中學時曾在數學統(tǒng)考中位列全加州第一,。
蒂爾厭惡精英階層,,認為“他們生下來就是一帆風順”,但他走的卻是一條精英路線,。1985年,,他考入斯坦福大學,學哲學,,之后又在斯坦福法學院就讀,。第一份工作是在紐約蘇利文克倫威爾律師事務所(Sullivan & Cromwell),,做一名非訴訟律師。7個月零3天后,,他跳槽到華爾街的一家投行,,做金融衍生品交易員。
1996年,,他回到加州,,從親友處籌得100萬美元,開辦對沖基金蒂爾資本,。他開始做風險投資,,第一個項目是網頁日歷,創(chuàng)業(yè)者是21歲大學畢業(yè)生盧克?諾塞克(Luke Nosek),。這是一次失敗的投資。
從學生時代開始,,蒂爾是個熱衷政治的人,。大學時他經常參與辯論,創(chuàng)辦《斯坦福評論》,,曾與好友大衛(wèi)?薩克斯合寫《多元化神話》,,揭露校園里政治正確和多元文化論的危險。之后甚至資助過政治社團,。他反對極權政治和政府干預,。但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蒂爾絕望了,,這名自由意志主義者不再相信自由和民主可以相容,。“我覺得真正的出路,,可能會涉及到一些新方法,。因此,我將精力放在了可能為我們帶來新自由空間的新技術上,?!钡贍栐谝黄麨椤蹲杂梢庵局髁x者的養(yǎng)成》的文章里寫道。
彼得·蒂爾創(chuàng)建的PayPal團隊在硅谷便以“PayPal黑幫”著稱
教父
人們稱蒂爾為“黑幫教父”,。他也樂于聽到這樣的稱呼,。事實上,他創(chuàng)建的PayPal團隊在硅谷便以“PayPal黑幫”著稱,。
PayPal的創(chuàng)業(yè)成員,,幾乎相繼成為硅谷的重頭企業(yè)家。二號人物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后來創(chuàng)立了特斯拉,,以及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前執(zhí)行副總裁雷德?霍夫曼(Reid Hoffman)創(chuàng)立職場社交媒體LinkedIn,。聯合創(chuàng)始人馬克斯?列夫琴(Max Levchin)創(chuàng)辦了社交游戲公司Slide,之后以1.82億美元的價格賣給谷歌,。杰里米?斯多普爾曼(Jeremy Stoppelman)創(chuàng)立美國最大的點評網站Yelp,。技術人員查德?赫利(Chad Hurley)和陳士駿(Steve Chen)合伙創(chuàng)辦YouTube?!癙ayPal黑幫”成員創(chuàng)立的企業(yè)中,,有7家市值超過10億美元。
蒂爾是“PayPal黑幫”的核心,。他介紹這些成員都特立獨行,,初創(chuàng)6人團隊中,有4人中學玩過炸藥,?!昂趲汀背蓡T都知識淵博,掌握多種語言,,精通數學,。他們來自同一個好友圈,相互欣賞,?!耙x擇朋友做合伙人,否則就像與在拉斯維加斯的老虎機前遇見的第一個人結婚一樣,,只能看運氣,。”蒂爾讓每個人只負責一件事,,每個人的工作都是獨特的,,沒有競爭。
創(chuàng)業(yè)期間,,蒂爾讓“PayPal黑幫”成員天天泡在一起,,他們都喜歡科幻小說;必讀《編碼寶典》,;相比于頌揚共產主義的《星際迷航》,,都更喜歡《星球大戰(zhàn)》;都癡迷非政府控制的數字貨幣,;都討厭體育,。他認為,初創(chuàng)企業(yè)就要像教派,,甚至是黑幫,,大家長時間在一起,甚至忽視家人,,拋棄了周圍世界,。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歸屬感,。就算被人稱為邪教,也并不算壞,?!芭c宗教唯一的差別在于,相信的東西是真的,?!钡贍栄a充道。
PayPal創(chuàng)立于1998年12月,。當年9月,,亞洲金融風暴、盧布危機持續(xù)發(fā)酵,,舊經濟無法應對全球化帶來的挑戰(zhàn),,互聯網受到狂熱追捧。在硅谷,,每周有數十家網絡公司開業(yè),。
這年秋天,蒂爾在斯坦福大學做演講,,伊利諾伊大學剛畢業(yè)的程序員列夫琴找到他,,推銷自己的加密技術,。蒂爾喜歡這個創(chuàng)意,,兩人決定做掌上電腦加密支付生意?!拔覀冋J為這是趨勢,。”蒂爾2004年在斯坦福大學的一場演講中稱,。
他們找來各自的朋友合伙創(chuàng)業(yè),。蒂爾的大學好友霍夫曼擔任董事,另一名大學同學薩克斯出任首席運營官,。諾塞克也加入了PayPal,。列夫琴招來了伊利諾伊大學的同學Russel 和Upan擔任工程師。中國做類似業(yè)務的支付寶直到2004年才出現,。
蒂爾等人并不是唯一做電子支付的公司,。整個1990年代,很多美國企業(yè)家在這一領域做出嘗試,,均告失敗,。就在馬斯克遇見蒂爾的兩天前的晚上,他還去斯坦福的操場,,參加一家名為“電子現金”的公司的停工派對,。初創(chuàng)的PayPal處境艱難,。“我們的第一個產品是用掌上電腦轉賬系統(tǒng),,無人問津,。”蒂爾介紹,,相比稀罕的掌上電腦,,他們不得不開發(fā)電子郵件支付系統(tǒng)。但PayPal的用戶增長緩慢,,難以為繼,。蒂爾和他的團隊不得以給每個新注冊用戶10美元的方式,吸引用戶,。
2000年2月,,《華爾街日報》稱PayPal估值5億美元。投資者此后紛紛向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投資,。3月,,PayPal完成了1億美元融資。一周后,,納斯達克指數達到5048點峰值之后開始崩盤,,到4月14日跌至3321點。喧囂的互聯網泡沫時代終結,。蒂爾的公司幸運地趕在崩盤前完成高額融資,,之后,在短時間里壟斷了美國在線支付市場,。2002年,,蒂爾和他的團隊以15億美元的價格把PayPal賣給eBay,蒂爾兌現了5500萬美元,。
天使
退出PayPal后,,蒂爾轉型為一名職業(yè)風險投資人,并在2005年投資5000萬美元創(chuàng)辦Founders Fund風險投資公司,。2003年,,他從社交網絡領域開始自己的天使投資人之路。投資的第一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是PayPal黑幫成員霍夫曼新創(chuàng)立的領英(LinkedIn),。2004年夏天,經硅谷頑童肖恩?帕克引薦,,蒂爾與扎克伯格相見,。當時,Facebook在大學校園里有10萬用戶,扎克伯格希望購買更多服務器,,以向更多大學推廣,。“扎克伯格給人印象不深,,他非常內向,、安靜,不擅長說話,?!钡贍柦榻B,他知道扎克伯格要來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了這筆投資,。這次會面之前,蒂爾已經研究社交媒體一年,。這大概是蒂爾最為成功的一次投資,,他以50萬美元獲得Facebook7%的股份,是后者第一個外部投資人,。據財富中文網報道,,蒂爾至少從這筆投資中套現了10億美元,目前他仍然持有價值2億美元的股份,。
Facebook之外,,蒂爾還投資了如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Yelp(美國最大點評網站)等眾多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隨后,,他開始主要投資“硬技術”創(chuàng)業(yè)公司,如抗衰老公司,、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企業(yè)等,。
風投之外,,蒂爾進行了第二次創(chuàng)業(yè),。2004年,他與喬?朗斯戴爾(Joe Lonsdale)聯合創(chuàng)立大數據公司Palantir,,主要為政府情報機構和金融機構提供高級數據分析平臺,。這家公司在去年年末估值達到150億美元。
早在2002年,,他注資1000萬美元改組對沖基金蒂爾資本,,并改名為Clarium。他的投資理念是逆向投資,,在其他人拋售的時候買入,,投資方向主要為石油、日本政府債、房地產等,。隨著石油價格的高漲,,Clarium資產到2008年夏天超過了70億美元。蒂爾聲名日隆,。
但接下來迎接他的是慘敗,。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蒂爾堅持買入股價,,股票卻持續(xù)下跌,。一年后他賣掉了這些股票,股市卻回暖,。連續(xù)的操作失誤致使Clarium損失慘重,,資產大幅縮水。2010年,,在投資人陸續(xù)撤資之后,,Clarium的資產只剩下3.5億美元。不過,,他的風險投資卻要順利許多,。
對中國看法改變
“也許當今的中國是最典型的對未來明確的悲觀主義者?!痹趪視h中心,,蒂爾對中國未來經濟流露出非常悲觀的情緒,正如他在新書中所寫,。他認為,,中國過去百年很瘋狂,民眾對未來充滿恐懼,,常有富人向國外轉移財產,,而國民儲蓄率高達40%。不過,,在離開北京時,,他對于中國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負責蒂爾新書出版的中信出版社一名編輯介紹,,“樂觀了很多”,。
2010年9月,在飛往紐約的飛機上,,蒂爾和他的合伙人盧克?諾斯克想到了一個創(chuàng)意,,即為18歲到20歲之間的天才學生提供10萬美元,支持他們創(chuàng)業(yè),。隨后,,在舊金山,他宣布了這項“20位20歲以下企業(yè)家”計劃。這個項目最初頗具爭議,,前哈佛大學校長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稱,,這是“十年中導向最錯誤的慈善事業(yè)”。不過,,這一項目最終在美國獲得支持,。
天使投資人徐小平曾經想把這一項目復制到中國,但并不可行,,還要“打破精神上的桎梏”,。他認為,蒂爾的這一項目代表了硅谷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所處的環(huán)境,,而中國缺乏對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足夠寬容與理解的氛圍,。
周鴻祎是奇虎360董事長,也是天使投資人,,曾投資迅雷科技,、酷狗音樂等多家IT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他曾投資不少輟學創(chuàng)業(yè)的大學生,,但并不如預期,。“中國的商業(yè)環(huán)境太復雜了,,包括人際關系,。年輕創(chuàng)業(yè)者如果沒有經過大學的熏陶,可能在復雜商業(yè)社會里的應對能力會不足,?!?/p>
唐彬是蒂爾的校友,在斯坦福大學取得電子工程碩士學位,,在硅谷有多年軟件和無線互聯網應用的研發(fā)和管理經營,,2003年回國創(chuàng)立移動支付企業(yè)易付寶?;貒?2年,,中國人的創(chuàng)業(yè)精神令他印象深刻,但他認為,,相比于硅谷,,很多創(chuàng)業(yè)缺乏原創(chuàng)性,,更多是復制,,“我們的文化過于務實”。
在過去十幾年,,“山寨”已經成為中國最流行的詞匯之一,。不論是傳統(tǒng)的制造業(yè),還是互聯網行業(yè),從即時通訊到電商,,幾乎都有復制痕跡,。這使得在中國創(chuàng)業(yè)變得簡單,卻又如此困難,。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在去年10月對外透露,,中國2014年前三季度日均新登記企業(yè)為1.05萬戶。正如蒂爾所言,,大多數企業(yè)是“從1到N”的復制,,缺乏創(chuàng)新。
在周鴻祎看來,,中國企業(yè)創(chuàng)新與美國存在較大差距,,這與國內教育有關。他認為中國人從小要求與別人一樣,,“背標準答案”,,特立獨行的被抑制,只有當“我們文化中有更多元的價值觀,,大家都有不一樣的想法,,才能帶來創(chuàng)新”。
20世紀以來,,尤其是二戰(zhàn)之后,,大批移民從歐洲、前蘇聯,、印度,、中國等涌入美國。蒂爾認為移民推進美國走向前沿,,而眾多研究性大學的存在,,以及硅谷獨特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保障了持續(xù)創(chuàng)新,。他稱,,中國在變化,中國已經逐漸涌現出了很多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世界級企業(yè)家,。
今日資本總裁徐新認為,,中國并不缺乏創(chuàng)新,在移動互聯領域,,甚至領先于其他國家,。徐小平則介紹,一些美國公司甚至開始抄襲中國企業(yè),,正如美國電商Wish公司與淘寶如出一轍,?!癈opy to China的時代已經過去了?!?nbsp;
中國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正在逐步接近硅谷,,但差距仍然存在,大企業(yè)之外,,復制還是主流,。知名媒體人吳伯凡表達著自己的擔心。而蒂爾現在對中國的未來,,比他書中的判斷更為樂觀,,他稱“將會更好”。
(實習生楊靜茹對本文亦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