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輝至今住在長沙市天心區(qū)不足30平米的小屋里,百余種假冒商品占了房間大半面積——煙,、酒、保健品……喻輝將它們分門別類擺好,,這是他打假近20年的“戰(zhàn)績”。
賣場,、工商,、質檢,這都是喻輝時常逗留的地方,。購物,、到相關部門咨詢、尋求法律依據,、向商家投訴、整理材料舉報立案——喻輝深諳消費者因麻煩而不愿做的“打假”流程,,并把這當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至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同法》,、《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條文,則是喻輝的“戰(zhàn)斗武器”,,他爛熟于心,。
“我所有的維權案都是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法律知識過硬是我這么多年堅持下來的原因,,”喻輝說,,“我是一個合格的職業(yè)打假人,不像有些人以打假為名敲詐勒索,?!?/p>
打假初衷?報復,!
1995年3月,,一位22歲的山東小伙在北京隆福大廈購買了12副假冒索尼耳機,然后徑直去東城區(qū)工商局投訴,,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向隆福大廈提出雙倍賠償要求。當年年底,,他成為了第一位中國保護消費基金會設立的“消費者打假獎”獲得者,,也被媒體冠以“中國打假第一人”的稱號,。小伙叫王海,直至今日,,他仍是民間打假的代名詞,。
也是那年,喻輝徹底“窮困潦倒”:事業(yè)破敗一貧如洗,,妻子帶著孩子棄他而去,。他陷入了人生低谷。
上世紀90年代初,,喻輝是一家擁有十多名員工的打印社的老板,,他投資30萬元創(chuàng)辦美容美發(fā)職業(yè)學校,不料巨資購入的設備與洗化用品中假冒偽劣品占了70%,,開工幾個月相繼報廢,,甚至險些造成安全事故。學校聲譽受到重創(chuàng),,沒了生源,,喻輝血本無歸。王海的事跡在全國發(fā)酵,,喻輝找到了新的目標,,半為報復半為維生,他買來《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細細研究,。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引起了他的注意:“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金額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接受服務費用的一倍,。”
依據這條法律,,喻輝走進了長沙某賣貨大樓購買了360元“商務牌”不銹鋼系列產品,,他早早發(fā)現(xiàn)該商場賣的是假貨,原本產自上海的商品,,貼著潮州廠家的偽造商標,。
商場主管受理了喻輝的投訴,他依法拿到了720元的賠償金,。隨后,,他開始在長沙百貨商場搜羅同款不銹鋼產品并投訴索賠,一個月下來,,凈賺一萬多元,。
“最初打假是為了報復制假的商家,但后來發(fā)現(xiàn),原來打假還是個商機無限的事業(yè),?!庇鬏x下定決心,干起了專職打假人,。
死盯“QS”
2009年6月1日,,《食品安全法》頒布實施,喻輝將打假的重點放在了食品上?,F(xiàn)在,,他已經將《食品安全法》中全部28類食品的QS(根據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關于使用企業(yè)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有關事項的公告》【總局2010年第34號公告】,企業(yè)食品生產許可證標志以“企業(yè)食品生產許可”的拼音“Qiyeshipin Shengchanxuke”的縮寫“QS”表示,,并標注“生產許可”中文字樣)編類號記得滾瓜爛熟,,哪種食品對應哪個編類號,可以脫口而出,。
今年3月,,喻輝買了某食品廠生產的八寶飯和粉蒸肉兩種食品,他發(fā)現(xiàn),,包裝上的標注編類號都是1101,,這類編號屬速凍食品,而且貯存條件均是“冷藏”,。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對28類食品的QS質量安全申請分類,,八寶飯屬于糧食加工品,QS編號0104,;粉蒸肉為肉制品,編類號為0401,。向廠家代表投訴后,,最終對方塞給他800元賠償金。
2009年,,喻輝于沃爾瑪購買了某企業(yè)生產的蜂膠片,,查詢后得知,蜂膠未列入2002年衛(wèi)生部發(f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名單,,不能以食品名義生產銷售,。喻輝一舉將沃爾瑪告上法庭,最終依法獲得了10倍購物金額賠償,。
“鑒別假貨,,最基本的是看生產日期、QS標志和廠名廠址等是否齊全,,”喻輝總結,,專業(yè)打假人鑒別假貨主要是看QS標志,這是商品的“身份證”。網上輸入QS編號,,查不到,,便是假貨。
食品企業(yè)只有經過安全評估審查以后,,申請了QS編類號才能對相關編類進行生產經營,,但申請一個QS編類號需要十幾萬元?!靶∑髽I(yè)會鉆消費者不懂行的空子,,各類商品共用一個QS蒙混過關,”喻輝不齒這類行徑,,“沒有按照國家規(guī)定生產的食品就屬于違規(guī)違法食品,。”
類似的“打假行動”,,每周平均兩三次,,每一次成功,便會有一件不合格的產品從市場消失,。
“湖南王?!?/strong>
喻輝的職業(yè)打假生涯中,最難忘的經歷是2000年,,他約了4個人,,在長沙某商業(yè)集團五大商場,選定同一時間段共計買下5.7萬元假冒資生堂專柜產品,。這幾家商場的資生堂產品比別家便宜不少,,產品標識印刷得模糊粗糙,喻輝一眼看出是假冒的,。
他們的行動驚動了商場老板,,當晚便打電話找他,應允賠款11.4萬元第二天會讓律師悉數(shù)送到他手上,,唯一的要求是不要對外宣揚,。喻輝沒答應,他覺得特別過癮,。
也是那一年,,他經歷了打假過程中最慘烈的一次失敗。他帶著5個人去南昌打假,,買了1.17萬元假冒批號的資生堂化妝品,,經過協(xié)商,商場答應給予賠償,??稍诩s定地點,對方對他和同伴圍毆,假貨也被搶走了,。人員受傷,,財產也遭受損失。
索求無門的事情也是有的,,一次,,喻輝在北京買了一臺2.4萬元的假冒醫(yī)療器械,老板聽說有人投訴,,一心虛卷款就跑了,。類似的損失還有幾次,少則3000元,,多則8000元,,累計損失接近8萬元。
職業(yè)打假人大多在各自城市獨自作戰(zhàn),,重慶職業(yè)打假人葉光建立了一個QQ群“葉光維權小組”,,將各省市的職業(yè)打假人拉進來,試圖建立國內的打假交流網絡,。平日各地打假人在群內互通有無,,匯報戰(zhàn)績,相互鼓勵,。
針對打假人“知假買假”的言論,,喻輝覺得打假人確實會因打假而獲利,但另一方面,,他們所做的事情也符合公益的行為,,為其他消費者減少了傷害和損失?!跋M鐣β殬I(yè)打假人有更多的寬容,。”
打假近20年,,喻輝已經習慣了被稱為“湖南王?!?,出現(xiàn)在賣場里,,總會有負責人客氣地對他說:“喻老師來啦,有什么問題請?zhí)岢鰜??!焙芏噘u場一聽是他的投訴,馬上會給予賠償,。
年屆65歲的喻輝準備繼續(xù)干下去,,對他來說,每天都是“3·15”。他的手機號多年未變,,最后5位是12315,。
12315是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在全國設立的專門受理消費者投訴舉報的專用電話號碼。
“打假第一人”王海表示:盡管無官方統(tǒng)計,,但他估計中國每個大城市約有100名職業(yè)打假者,,一年能掙多達30萬元。
2012年至2013年,,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受理了127件消費者權益保護案,,有81.88%是由職業(yè)打假人發(fā)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