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不大喜歡采訪演員,。演員大概是所有被采訪者中最職業(yè)化的一類(也許企業(yè)家也算這樣一類)。職業(yè)化意味著,,他們處在工作狀態(tài),,他們所說的所有話,可能80%已經(jīng)說了幾十遍,。再有趣的人,,這樣說話也會把有趣程度打折許多。如果他是一個創(chuàng)作者,,比如導演或作家,,那還可以聊聊創(chuàng)作的心理,研究作品的特點,。但一個表演者……表演啊,,這么感性的東西,,是文字的弱項啊。
但我確實對黃渤很感興趣,。我是愛問為什么的好奇家伙,。這次我感興趣的是,為什么那么多人愛黃渤,?
他留給公眾的第一層印象是小人物,、搞笑、長得不好看,、演技好,。如果去了解更多些,第二層印象是肯努力,、聰明,、會說話、情商高,。在大陸藝人上臺灣綜藝節(jié)目普遍水土不服的情況下,,他卻應對自如,毫無違和感,,甚至登上金馬主持的舞臺,。后來臺灣綜藝節(jié)目里還出現(xiàn)了黃渤的模仿者。
我跟過他一整天的采訪,,從中午到半夜,,他在各路記者面前調(diào)笑自如,走進酒店的房間里,,會立刻隨著電視上的音樂隨意搖擺身體,。但助理給他看金馬獎紀錄片拍攝者發(fā)來的采訪提綱,他也會突然嚴肅起來:“怎么不早點給我看,?這些問題都不是隨便能回答的,。”好像他認真起來,,也沒傳說中那般放松,。
有朋友與黃渤聊過一次,他覺得黃渤聰明到狡猾,,他猜測黃渤身上有那種底層奮斗成功者的功利,。娛樂圈確實充斥著許多爭名奪利的八卦,我親耳聽到的工作人員吐槽就包括:某熱心慈善的男明星,,會在出席節(jié)目時,,為他看似無比平常的頭發(fā)要幾萬塊的發(fā)型費,否則就拒絕出場;某看似高冷的女明星,,會故意等在車里不下來,,等所有大腕到齊了才姍姍來遲,顯示壓軸地位,。但猜測黃渤功利,,實在證據(jù)不足。有時我甚至覺得,,他的厲害之處恰恰在于他手段上善于應對而目的上不功利,。比如接一些明顯容易出力不討好的角色,卻恰恰因這樣角色的成功拓寬了大家對他的認知,。
我有時懷疑,,黃渤到底算不算真正的底層奮斗成功者,他真的底層過嗎,?真的匱乏過嗎?在底層,,他更多時候是在一直看著,。他的家庭背景和成長經(jīng)歷中,錢是不缺的,,愛是不缺的,。一直缺的那玩意,聽起來像少年漫畫的情節(jié)——總想出去闖一闖,。也許正因有退路,,他才有底氣追著自己想要的,一直輕盈地跑,,不會被生活逼出猙獰的爪牙或者沉滯的痕跡,。?
和許多人一樣,我總想把他跟宏大時代聯(lián)系起來,。他已經(jīng)比絕大多數(shù)人都適宜這樣做了,,但即使如此,他身上的大多部分,,似乎都不適宜這樣做,。
對于一個采訪者來說,悲慘的經(jīng)歷是,,你最后了解到的東西沒有矛盾沖突,,它們構成了一個有趣有才的善良好人。我想我對為什么的解讀失敗了,?;蛘哒f,我和讀者一樣,,都不肯相信,,許多答案是簡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