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老崇住在我家斜對門,,門口椿樹下墊起一塊厚厚的青石板,老崇家也開茶館,,是村里的第二家茶館,。我們那里的人,大都是明朝從山西遷移來的,。胡家祖上來了幾輩子了,,可人丁不旺,繁衍至今,,只有兩戶,。
農(nóng)村窮,胡老崇家更窮,,不是一般的窮,。只有3間茅草屋,又當(dāng)廚房,,又作臥室,,滿屋子油煙味。睡覺的床是土塊壘成的,,泥頭呼腦的,,倘若遇到雨天,滿床都是泥水,。
我放學(xué)后常到他家玩,。那時流行的歌曲是《上海灘》,、《萬水千山總是情》,、《大地恩情》、《一把小雨傘》,,老崇大兒子胡福,,是音樂愛好者,也販賣青菜,,有點積蓄,,買了臺電唱機(jī),又買了幾張刺刺拉拉的唱片,。我慢慢就熟悉了奚秀蘭,、羅文、常寬、程琳……后來這些歌曲聽膩歪了,。胡福買了好多張泗州戲的片子,,不葷不素的,我不喜歡,,就再也沒去,。
不知何時起,老崇突然成了我們村的媒人,,大家覺得挺奇怪,。我們經(jīng)常看到老崇急匆匆走在大路上,,奔東家跑西家,。他不會騎自行車,聯(lián)系業(yè)務(wù)全靠著11路車(步行),。農(nóng)村女孩出嫁和城里區(qū)別不大,,在婚前提些條件,要沙發(fā),、洗衣機(jī)……不好說出來,,就來回折騰媒人。老崇任勞任怨,,一有消息馬上上路,,把矛盾遏止于萌芽狀態(tài)。
媒人最重要的工作要求:圓,。能把扁的說圓,,再把圓的說扁,直到說得兩家人都滿意了,。老崇特別會圓事,,比如,男孩子長相若拖了后退,,他就“圓”:那個男孩子老實,、能干,為人忠厚……嫁人不就圖個人老實么,?如果男孩子長相不錯,,家庭不好,他就“圓”:高高大大門前站,,不會干活也好看,,長得好,對下輩子小孩也有利……
你別說,,老崇真的撮合成了好幾對,。說穿了,,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媒人都是圖人家東西的。老崇也給我哥哥介紹過對象,,女孩子的爸爸是食品站殺豬的,,家里有幾間大瓦房。我哥哥還在學(xué)校讀書,,就拒絕了,,老崇當(dāng)時頗為不快,說:人家有好幾頭黃牛,,條件這么好,,擦過這個村,就冇這個店了,。事實證明,,錯過了這個村,還有好幾個店呢,。
老崇盡管說媒條條是道,,但是自己兒子的婚事卻難以明媒正娶。大兒子帶鄰村女兒私奔,;二兒子勉強(qiáng)說了個人,,媳婦是四川瀘州的,女孩聽人販子說,,安徽的樹上結(jié)雞蛋,,就跑來了,結(jié)果樹上一個雞蛋也沒有看到,。后悔死了,。
暑假回老家,看到胡老崇歪歪地坐在門口板凳上,,哼著泗州戲,。幾年前,他二兒子猝死,,二兒媳婦帶著倆女兒去東莞打工,,再沒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