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第一次聽到這種魚,。同事邀我去他家吃飯,說,,給你做個昂嗤魚,!這是什么魚?同事說應(yīng)叫“昂刺魚”,,因?yàn)轸~背上有根刺,。字面上好像說得通。某天讀到汪曾祺的書,,說這種魚捉它時會發(fā)出“嗤嗤”叫聲,,所以叫“昂嗤魚”。端上桌才看清,,十公分長,,兩公分寬,頭大且扁,,表皮黃色,,有黑褐斑點(diǎn),樣子難看,,味道不錯,。后來才知,此魚非金陵獨(dú)有,,其實(shí)就是四川的黃臘?。∵h(yuǎn)離庖廚,,孤陋寡聞了,。
同事是江西人,湖澤之地長大,,喜歡吃水里的東西,,魚蝦、螺絲,、螃蟹都是他的心頭好,。他做的紅燒昂嗤魚,不放豆瓣,,佐料除了蔥姜芫荽,,很少其他東西,,保留了魚的鮮味,又有草本的清香,。
昂嗤魚刺少肉細(xì),,口感爽滑。我吃的時候不得要領(lǐng),,胡亂翻撿,。同事說,你們山里人是不是都不會吃魚,,要這樣順著扒,!我說只是我不喜歡而已。不過四川人確實(shí)豬肉吃得比較多,。成都有名的飯店門上的對聯(lián):“百菜還是白菜好,;諸肉還是豬肉香?!笨梢妼ωi肉的偏好,。
南京的菜市有很多賣昂嗤魚的,但飯店似乎很少見,。也許是模樣不好,,尺寸又不適宜烹制,所以難登堂入室,,只在百姓家充充家常菜,。就好像老家有種“憨包魚”,兩三寸長,,極容易上鉤,,小孩半天都能釣一桶,。這種魚可煎可炸,,人人得而食之,在飯店就從來沒有,。
會吃的人“做大菜如烹小鮮”,,讓我這不善吃魚的人也忍不住嘖嘖稱贊。同事聽了說這算啥,,改天表演一個百魚宴,。一直期待著傳說中的百魚宴,可直到我離開,,都沒吃成,。
話說春到江南的時候,我決定回鄉(xiāng)了,。臨行前跟同事道別,,他嘆道,,“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昂嗤欲上時”啊,,不急,,最后吃一次昂嗤魚再走!聽上去好像是吃上路飯,。
行李都已帶好,,然而盛情難卻,于是在他家等著吃“最后的晚餐”,。這一次同事備齊了材料,,擺足了架勢,姜絲切得細(xì)如發(fā)絲,,色澤調(diào)得均勻細(xì)膩,,看起來很專業(yè)的樣子?;吮绕綍r多一倍的時間,,這道私房昂嗤魚才出鍋。
三杯兩盞下肚,,人有點(diǎn)微醺,,魚倒沒吃多少。聊得正酣,,我一看表,,糟糕!登機(jī)時間快到了,!來不及停頓,,拖起行李就飛奔。出租車上,,汗水狂飆,,一路祈禱千萬不要堵車,恰這時車速緩了下來,。我想完了,,都是那個昂嗤魚吃的!
趕到機(jī)場,,卻聽到廣播通知“航班延誤”,,又轉(zhuǎn)悲為喜。終于離開了,,飛過城市上空,,看到滿城燈火,頗為感慨:玄武湖水深千尺,,不及友人贈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