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伊琍說出“且行且珍惜”的那個晚上,,我翻出了張信哲1996年的專輯《夢想》從頭聽起——那首歌亦是那張專輯里我最喜歡的歌,。我清楚地記得,它是B面第四首,,對應(yīng)的A面第二首是《錯過你錯過愛》,。
每一個聽磁帶長大的少年都會有那樣的記憶,永遠記得最愛那首歌的背面是什么,。在《寬容》里,,《過火》的背面是《愛會看見》;《摯愛》那張專輯,,《用情》的背面是《游戲》,;《回來》中,《雨后》背面是《很快》……
我愛過張信哲,,兩次,。第一次是初中,那時全班幾乎所有人都在聽張信哲,,我們都愛《過火》《寬容》《不要對他說》,,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到了高中,,我似忽然遭遇流放一樣,,不可自拔地陷入了抑郁癥,代替張信哲在耳邊響起的聲音是Portishead,,陰冷的女聲在耳后輕輕吹氣,,像黑暗里一點藍綠色的磷火,隱隱綽綽,,忽明忽滅,。
如果不是《太想愛你》,也許我不會再愛上張信哲,。彼時有男生向我的課本里夾了信,,練習本紙上抄了《太想愛你》的歌詞。除此之外,,別無一字。這是什么意思,?我面紅耳赤,,心內(nèi)懷了巨大的秘密一般翻出來看了又看,又夾回書里,。一張紙而已,炙得目疼,。我那樣自卑,,竟不敢相信這是一封情書。
惶惶之中似是得到了拯救——對于一個自棄的人,,一首《太想愛你》像一條從谷底到現(xiàn)實的彩虹之路,,原來那樣的我,也可以被人喜歡,。某些時刻,,乖戾暴躁綺麗清冷都比不過煽情情歌。于是開始重聽張信哲,。然而喜歡上的卻是他的另外的一些歌,例如《背影》,。歌詞是張美賢寫的,,句子是好句子,直到現(xiàn)在都喜歡:“舊日誰說/是每個生命/開始那天/都也是痛哭聲/愿望能夠/盡過得豐盛,?!?/p>
因為這首歌,在黃碧云還沒有流行的年代,,便愛上“豐盛”這個詞,,這么掙扎這么努力這么渴望,正如饑餓在渴望盛宴,,不毛之地在渴望繁花似錦,??释S盛便是渴望生命本身,愿這身軀再沒有傷痂,,讓這剛生出新鮮肌膚的白,,來映照如此不屈的卑微。
在他的聲音里,,得到所有關(guān)于戀愛的想象——那些細微情緒都被他描繪,,遠遠超過自己所經(jīng)歷。他唱“原來是太多未求證/只懂得打聽”,,想到的場景是電影《阿飛正傳》里,張國榮離開后,,劉嘉玲一戶一戶拍門尋找他時的不甘與破碎,;他唱“你的背影無論哪樣轉(zhuǎn)/抱得一寸是一寸”,唱得那么緩慢,,像仍可以對望的夜里,,每一個微笑,都在凝視里綻放,,說出來的每句話,,都低沉至需要傾身過去才能聽到,然后慢慢暈染開,,回音裊裊,。
2005年,我去看了張信哲的演唱會——我曾那么愛他,,卻只看過這一次,。他在舞臺上笨拙地跳舞,翻唱對他來說匪夷所思的歌,,比如《眉飛色舞》《愛情三十六計》,。他努力地取悅觀眾,,臺上熱鬧,,氣氛熱鬧,其樂融融,,所以他不會在這樣的舞臺上唱《背影》,、唱《別祝我愉快》?;蛟S以后也不會再唱了——他永遠被固定在《愛如潮水》《愛就一個字》這樣的歌里,。或許再過一些年,他會變成費玉清,,聲音的價值不過是懷舊,。
然而我最愛的,是他自嘲般唱“而愉快/能隨便/被你捉得到嗎”的時候,。我也喜歡他一字一頓地唱《假行僧》,,像仙女脫光了衣服告訴王子,不要過來,,我睡著的時候不要過來,,如你做了不該做的事情,天國便要墜落,。
那些是B面的張信哲,,翻過來才能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