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皮成了中國最意氣風發(fā)的財經(jīng)報紙掌門人。
在傳統(tǒng)媒體舉步維艱之際,,他掌管的《華夏時報》2013年全年營收達到了近4億元,,其中凈利潤三千多萬元。這相當于3家主流財經(jīng)媒體——《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經(jīng)濟觀察報》和《中國經(jīng)營報》全年業(yè)績總和,。2014年,水皮的目標是5億,。這相當于上述3家主流財經(jīng)媒體,,再加上《第一財經(jīng)日報》、《每日經(jīng)濟新聞》的營收總和,。
“報人”與“4億”的組合讓人浮想聯(lián)翩,。一張還未在內容制作上稱霸的報紙,為何在短時間內實現(xiàn)了經(jīng)營上的逆勢增長,?
“水皮走了,,以《華夏時報》現(xiàn)有能力來維持這張報紙,不確定性極大,,換句話說做不下去的可能性大于100%,。”他自己說,,“水皮代表一種人,,是抽象的一個人,可能不光是我一個人,,是另外的一類人,。”
這類人就是生意人,。
《華夏時報》
堅實的靠山和強大的財團
《華夏時報》是一張命運多舛的報紙,,一直游走在主流與非主流之間,幾經(jīng)易主,,業(yè)績始終不好,。它的前身是《中國物資報》,2001年改為《華夏時報》,,轉型做都市報,,還起了個氣派的英文名字——China Times。這個名字沒帶來任何生機,,還讓它又經(jīng)歷了兩輪轉型:2004年改為中國第一份商圈社區(qū)(泛CBD)報,;次年又改回都市報。到2006年年底,,它已經(jīng)虧損了近一個億,,還欠了全體員工一年的薪資。
水皮沒有參與《華夏時報》的前3次轉型,。當時,,他是《中華工商時報》的副總編輯,,他的前同事胡舒立、何力早已紛紛出走,,先后創(chuàng)辦了《財經(jīng)》雜志,、《經(jīng)濟觀察報》等新銳財經(jīng)媒體。水皮一直在觀望,,他懂得見好就收,,也知道伺機而出。在他的意識里,,堅實的靠山和強大的財團是極力想找到的完美組合,。
《華夏時報》的主管單位是中國殘疾人聯(lián)合會?!稗k有影響力的報紙首先要找政治上靠山,。靠著鄧樸方去找投資沒有問題,?!彪m然殘聯(lián)早年極力想撮合水皮與《華夏時報》合作,但雙方思路不一致作罷,。
深耕《中華工商時報》的水皮1994年開始炒股,,1999年開始寫與資本市場相關的話題。相較于社會其他方面,,資本市場言論會寬一些,,容易出彩,也容易受到監(jiān)管層的關注,。久而久之,,水皮在資本市場有了一定的影響力。他認為自己會成為一份財經(jīng)報紙的總編輯,。
水皮原名呂平波,今年50歲,,當年以蘇州市文科高考狀元的身份考到復旦大學新聞系,,后來考入中國社科院新聞系。他有文人情結,,但在辦報紙這件事上,, 他認為自己跟別人有很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在于他有“做生意的天賦”,。
“我是揣著3萬塊錢到《中華工商時報》的,。”1989年,,3萬塊是一筆非常大的財富,。這一年,,著名報人丁望創(chuàng)辦《中華工商時報》,水皮從社科院畢業(yè)后加入其中,。
水皮的老家蘇州常熟有許多羽絨服加工廠,,那時的波司登也還是其中一家小型加工廠。因為父親工作的緣故,,水皮跟這些廠家關系很好,。這些加工廠都是做一些外貿來料加工訂單。除了多余15%的來料誤差外,,還能接觸到國外流行的款式,。為了多獲利,廠家也會偷偷在淡季仿制這些款式,,比如蝙蝠袖羽絨服,。父親有一次在夏天拿到了4000件蝙蝠袖羽絨服,不久就轉給了下家,。當水皮冬天回家鄉(xiāng)時,,發(fā)現(xiàn)滿大街都開始流行蝙蝠袖羽絨服。他立刻跑到市場上一家一家詢問查看,。人家告訴他“拿到貨我們全要”,。于是,他每天6點多鐘坐車下鄉(xiāng),,在工人的操作臺前收衣服,,當天晚上9、10點鐘趕回城里,,一批一批倒賣,,剛開始每件加50元,后來加到100元,。這種事水皮干起來得心應手,。他擅長居中服務,這也能讓他更快獲利,。
“(我)一直在等待一個老板,、一個財團的出現(xiàn)?!睘榱税褮埪?lián)的平臺資源嫁接過來,,水皮也在不斷尋找著合適的投資方?!坝羞^媒體沖動有投資欲望的老板都接觸過,。”其中包括陽光文化集團、海航集團,。
王健林
王老板出現(xiàn)了
“你這個報紙能不能改成財經(jīng)類的周報,,別做日報?”
“可以,?!?/p>
“我能不能控股?”
“可以,?!?/p>
“你來不來?”
“可以,?!?/p>
“要多少錢?”
“5000萬,?!?/p>
2006年,在一場中華慈善獎晚會的頒獎后臺,,水皮碰見了經(jīng)常與他在電視節(jié)目中搭檔做專家評委的王健林,。此時,萬達集團的收入剛過100億元,,王健林雄心萬丈,,要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發(fā)聲平臺?!度A夏時報》的生存需求,、水皮的操刀念想、王健林的名聲欲望最終形成了一個利益結合體,。
3分鐘談話后,,王健林迅速出資7500萬元,其中包括用于支付員工薪水的1500萬,,剩下6000萬分3次投入合資的廣告公司,。
水皮接手《華夏時報》趕上了好時機。那時,,中國經(jīng)濟形勢大好,,股市進入瘋狂階段,市場對于財經(jīng)資訊的需求很強烈,。但同樣,,財經(jīng)媒體的競爭也很激烈:市場上有《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經(jīng)濟觀察報》,、《中國經(jīng)營報》、《第一財經(jīng)日報》,、《每日經(jīng)濟新聞》等大大小小的財經(jīng)報紙,,還有《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和《證券日報》等證券類專業(yè)報紙,,每家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華夏時報》要想殺出一條血路來,必須得有金剛鉆,。
“我要影響力,!”這是王健林對水皮的唯一要求。對于整個萬達集團的體量而言,,王健林根本沒想過投資傳媒賺錢,。
“(這點)收入對他來說不值一提?!钡ぶ雷龀鲇绊懥Σ皇且怀幌Φ氖?,他琢磨得很清楚:王老板的投資不可能允許他做一個3年的虧損計劃?!凹兇鈴耐顿Y角度來看,,一年5000萬做理財就有500萬的收入,虧是無法理解的,?!?/p>
“燒包!”當他想到《華夏時報》曾在北京CBD萬達廣場辦公時,,他生氣地說:“沒有一家媒體會在一個城市最繁華的地帶最好的辦公樓辦公,!”那里的租金一年要兩三百萬。兩年后,,水皮開始給殘聯(lián)領導寫信要獨立的辦公場所,。
很快,政治局常委李長春視察中國盲文出版社,,批示要建一個4萬平米的中國盲文圖書館,。殘聯(lián)在北京南二環(huán)陶然亭橋北買了一棟現(xiàn)成的樓,并分給《華夏時報》一層,。
當水皮把這個消息告訴王健林時,,王淡淡地說:“這算什么好消息,搬什么搬,?不就那點租金嗎,?”當時《華夏時報》在萬達廣場的租金已經(jīng)漲到了每年四百多萬。
王健林覺得水皮翅膀硬了想要單飛,。當初他給《華夏時報》批示購買兩輛車時,,水皮愣是只買了一輛。現(xiàn)在水皮可不這么想:(辦公樓)是國有資產(chǎn),到我手里就是我的了,,4500平,,小兩個億。
即便王健林不同意,,水皮還是迫不及待地搬到了陶然亭北富力摩根B座8層,。后來,他發(fā)現(xiàn)10層竟然也空著,,殘聯(lián)打算租出去用于還《華夏時報》欠下的歷史舊賬,。
“這是國管局的房子,收支兩條線,。收了錢也到不了殘聯(lián)的賬上,,到賬就是領導犯錯了?!彼ら_始做說服工作,,“交給我算了。需要用錢跟我說,,既不犯錯誤也解決了錢的問題,。”10層也歸了他,。他把家里客廳,、書房的家具、擺設全部搬到辦公室,。后來,,他又專門到內蒙收了一個霸氣十足的牛頭擺放在靠窗的墻面上。對他來說,,意味著好兆頭,。
提價,然后賣廣告
除了都市報時代積累的3萬多穩(wěn)定訂戶,,萬達系各級公司的訂閱量讓《華夏時報》改版后的第一期就鋪滿了6個城市,。第二期14個城市;第三期30個城市,。
不過在水皮看來,,并不是《華夏時報》要與萬達系各級公司合作,而是他們反過來找自己合作,,他有相當大的話語權,。當時,萬達在全國有25家院線,,三十多家商業(yè)廣場,,每家訂閱500份報紙,,總數(shù)就接近3萬份。
更重要的是,,萬達廣場在二三線城市的發(fā)展計劃也很密集。二三線城市向來不是財經(jīng)媒體的主要目標市場,。比如東莞,,雖然經(jīng)濟很發(fā)達,但當?shù)厝藳]有讀報的習慣,。東莞萬達廣場一下訂閱了一千多份《華夏時報》,,水皮就勢往東莞投遞了2000份報紙,建立了東莞的發(fā)行渠道,。因為2000份報紙和1000份報紙的投遞費用相差甚微,。
開拓市場后,水皮開始提價:從2元一份賣到3元一份,。保守計算,,僅萬達訂閱業(yè)務,每期能多賣3萬元,。很快,,《經(jīng)濟觀察報》和《中國經(jīng)營報》也跟進,將價格調高至3元,。
敢把價格定為3元,,水皮考慮到穩(wěn)定的訂閱量,零售散賣已經(jīng)不是主要渠道,。其他報紙的零售與訂閱比重恰恰相反,。他必須要考慮到整個市場環(huán)境和競爭對手的體量,因為每一個決策都要自擔結果,。
“王老板對這個報紙怎么辦,、往哪里辦都不管。自己定,,后果自負,。花別人的錢那是不可持續(xù)的,,必須能自己掙錢,,這就是我們這個行業(yè)面臨的一個問題。而所有涉及媒體特征公司的收入其實都是廣告,?!?/p>
2008年金融危機之前,銀行業(yè)正處于密集的品牌廣告投放階段,,這讓《華夏時報》在2007年下半年就有了六百多萬元的收入,,2008年更是激增至3200萬元,。金融危機之后,“很多銀行也相對保守,,在(廣告)投放上面相對謹慎,。”水皮的市場反應速度很快,。2008年底,,他砍掉了16個版,甚至取消了文化生活部門,。而此時,,很多媒體還處在觀望狀態(tài)。
他加大了《華夏時報》在金融,、地產(chǎn),、汽車、IT,、資本市場這些板塊的滲透力,,開始啟動“合作辦報”模式——為金融機構做產(chǎn)品推介和服務來獲取利潤(其實就是軟文合作)。這種模式一方面收獲了廣告 ,,另一方面又使得客戶開始訂購報紙贈送給他們的用戶和客戶,,變相擴大了報紙發(fā)行量。
IPO廣告也是《華夏時報》廣告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很多IPO公司是看中了水皮在資本市場上的影響力,。“我一直參加證監(jiān)會主席(召開的專家)會,?!彼ぢ斆鞯剡x擇代表散戶的聲音,這容易讓歷任證監(jiān)會主席聽到不一樣的發(fā)聲,,也給《華夏時報》帶來了好的聲望,。水皮曾在2007年7月9日和2009年年初,兩次成功預測A股大盤走勢,,實際點數(shù)只差124點和22點,。
僅僅依靠開設“水皮雜談”專欄、預測大盤走勢維護個人品牌,,遠遠不夠,。水皮不惜重金舉辦各類論壇、活動,,以增加客戶黏性,。“論壇掙得不多,,掙個流水,。很多我們都是在做鋪墊,,沒有立竿見影地說我今天跟你一手交錢一手交貨?!?/p>
為了舉辦“與大師面對面”活動,,水皮花重金請來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偉大的博弈》的作者戈登,、巴菲特傳記《滾雪球》的作者施羅德等人,。其中,僅克魯格曼的演講費就高達40萬美元,,場地使用、宣傳費用加起來也達到了150萬元 ,,這場活動最終只賺了80萬元,,但瞬間提高了《華夏時報》的知名度和權威性。
到2009年年底,,《華夏時報》逆市獲得了五千多萬元的收入,。
2009年,為了舉辦“與大師面對面”活動,,水皮花重金請來了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
不只靠廣告
“就是個商人,。”水皮說他給編輯部開會講的都是做生意的事,,他的同事們也這樣評價他,。
“以前我們文人辦報,叫好不叫座,,這是一種自我安慰,,根本不是客戶思維的理念。對于客戶來講,,叫好的東西一定是叫座的,,不叫座的東西一定不是好東西,所以叫好不叫座的思維是自以為是的思維,,還是文人的自我中心論,。”2012年年底,,第一次跟水皮聊《華夏時報》的經(jīng)營狀況時,,他告訴我:“(2011年)贏利2000萬?!彼麚]一揮手說:“現(xiàn)在我們賬上躺著5000萬,。”在這之前,,他已決定拿出2000萬,,與讀者集團聯(lián)合投資創(chuàng)辦《華夏理財》雜志,。這本新雜志在創(chuàng)刊第一年就贏利180萬。
“我做的嘗試就是不斷放大在既定客戶面前的價值,?!彼に懔艘还P賬:這些投廣告的客戶,關系再好也就是百萬級,,一般情況下,,銀行的年單也就100萬,好的三四百萬,,再做活動,。這個數(shù)量僅僅維持保收是可以的,但談不上大發(fā)展,?!度A夏時報》的客戶中,年單客戶占80%以上,。但這些客戶的廣告也就夠維持報紙能夠出版,。
3年時間,《華夏時報》扭虧為盈,。水皮提交給王健林的發(fā)展計劃是:爭取5年之內成為國內最有影響力的傳媒集團,。“5年太長,!3年,!”王健林開始要求《華夏時報》改周報為日報。
水皮知道還不是時候,。他只是謹慎地將周報改為一周雙刊(周一,、周四出版)。 “理論上講,,我跟一財拼刺刀是拼不過它的,。我不可能像一財那樣去做電視,我也羨慕21,,因為21跟央廣有合作,。他們在廣告客戶面前價值就比較大?!?/p>
近水樓臺,,他找到了一個金礦。2011年6月,,《華夏時報》通過競標得到萬達影院的廣告獨家代理權,。此后短短半年,這項業(yè)務就為《華夏時報》帶來了五千多萬元的廣告收入,,利潤高達兩千多萬元,。
“電影廣告的投放預算基本上是500萬左右,,我在同一個客戶那里的價值就提升了。一汽豐田,、伊利,,除了原來100萬的單子,電影投放(這一單就達)到500萬,?!彼た傇谒阗~。他又迅速簽下了北京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馬連道店為期3年的電影廣告代理權,。萬達集團成功收購美國最大院線公司AMC,水皮也與AMC的院線廣告代理公司NCM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獲得NCM中國客戶獨家代理權,。粗略計算,萬達院線116家萬達影城共有985塊電影銀幕,,NCM也經(jīng)營著北美排名前三的院線近1600家,,共計19000多塊銀幕,。
《華夏時報》已經(jīng)不單是一家報紙,,而是變身成為一家廣告代理公司。為了獲得在院線廣告市場的定價權,,水皮還在繼續(xù)尋求院線廣告資源,。
王健林也還在尋找收購歐洲電影院線的機會。如果萬達院線成功在歐洲實施收購,,王健林將建立起一個全球性的龐大院線機構,,《華夏時報》也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院線廣告代理公司。
“客戶現(xiàn)在越來越實在,,過去沒有營銷訴求的品牌投放越來越少了,,都是跟大家的銷售業(yè)績掛鉤,恨不得投出去一塊錢,,收回來一塊五,。”水皮順勢代理了萬達空間業(yè)務,,利用萬達廣場等全國連鎖性廣場對汽車等商品進行展示與銷售,。2013年,上海大眾在跟《華夏時報》的合作中,,除了電影廣告投放外,,還在百余家萬達廣場進行了新車全國聯(lián)展,加上一場活動冠名,,這一單的投放量就提升到了2000萬,。
“你這些數(shù)據(jù)有什么用,,你這些數(shù)據(jù)中間還包括電影的數(shù)據(jù)呢,如果你單一報紙的數(shù)據(jù)有這么點的話,,那含金量就高了,。”王健林對水皮說,。
“我估計我在王健林眼中是個文人,、報人。如果他不把我看成是一個文化人,,論贏利能力,,我在他那里沒有多大價值?!?/p>
生存下來總比死了好
“這根本不是轉型,。”當水皮高調地拋出2013年成績單時,,一位知名傳媒人士不以為然,,他覺得水皮連轉型的內涵、外延都沒界定清楚,。他甚至猜測,,在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對整個社會業(yè)態(tài)產(chǎn)生巨大沖擊的時代,《華夏時報》的報紙業(yè)務是虧損的,。
“轉型就是個偽命題,。”水皮覺得同行們對“轉型”的探索要么是概念上的瞎胡鬧,,要么是屈服于財團沒了報人應有的尊嚴,。“轉型不是說我也去做個網(wǎng)站,,做個APP,,那是必須的,不做也不行,,但是靠那個解決不了飯碗問題,,產(chǎn)生不了贏利模式?!彼瑯硬豢春脛⒅迋?、何力等傳媒大佬嘗試轉型互聯(lián)網(wǎng)的模式,“現(xiàn)在都干不好,,你轉到另外一個行業(yè),,即便是互聯(lián)網(wǎng),也走到瓶頸。東方財富,、大智慧都上市了,,但也虧損了,那條路再去走一遍,,很難,。”
水皮的模式是不可復制的,。業(yè)界普遍認為水皮背靠大樹,,“別人沒有這樣的機會去競標(萬達熒幕廣告代理等業(yè)務)”。
“所有公司做事一定是有自己獨特的路徑,,道理是一樣的,。”水皮開始探索新的領域——電商廣告與華夏資訊的結合,。毫無疑問,,萬達做電商也有著龐大的資源優(yōu)勢。
如何整合利用好這些平臺資源,,是水皮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需要考慮的大事,。《華夏時報》已經(jīng)變成了一個多業(yè)態(tài)平臺,。
“誰也不知道哪塊云彩會下雨,。”對于水皮和《華夏時報》來說,,未來仍然有太大的不確定性,。 但他知道,,一定不能只純粹做一個傳統(tǒng)媒體的報人,,“傳統(tǒng)媒體看不到輝煌的未來”。他說他回不去夢想著當總編輯的年代了,。
“生存下來總比死了好,。”上述知名傳媒人士說,。
(文章提到《華夏時報》收入系水皮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