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江(1951-2025),江西,,學者(陜西師范大學婦女研究中心/圖)
學者李小江的“覺醒”不是因為社會變革,,也不是因為她讀了足夠多的書,而是因為她是一個女人,。1977年她生了一個孩子,,母親說,這下你所有的偉大理想都完蛋了,。妻子和母親的責任壓得她喘不上氣,,她因此困惑,進而憤怒:誰都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但為什么有家庭的女人追求事業(yè),,需要承受道德的譴責,?
李小江出生于1951年,祖母一代的女性幾乎都是裹小腳的文盲,,到母親這一代忽然被“趕”上工作崗位,,成了口號中能頂半邊天的婦女。
1982年,,李小江到鄭州大學中文系任教,,開設婦女文學課,1984年,,她又在《馬克思主義研究》上發(fā)表了一萬七千字的長文《人類進步與思想解放》,。她提出“階級解放不等于婦女解放”、“婦女的進步和社會制度的變化不完全同步”,,這樣先鋒的觀點招來了不少非議,,以至于很多人說李小江搞性別戰(zhàn)線,是資產(chǎn)階級女權主義的代言人,?!罢f我是美國留學回來的,但其實我那時根本沒有出過國,?!?986年,李小江主編了中國第一套婦女學奠基作《婦女研究叢書》,,1992年她又主持了“中國婦女口述史”項目,。在《走向女人》一書的結語中,她說:“從20世紀開始,,女人終于走向了成為‘人’的路程,,盡管只是剛剛開始,但時代賦予了她這樣獨特的機會……追根究底,,我們追求的不過是同樣作為‘人’的權力與生活,。”
在李小江看來,,婦女史的開拓與精進,,最需要的是可信且可以傳承的史料。在這樣的理念之下,,她在陜西師范大學女性研究中心創(chuàng)辦了中國第一座綜合性婦女文化博物館。博物館里沒有名人遺物,,只有普通女性留下的普通物件:一件嫁衣,、一雙鞋或者一紙書信。史書上不會有她們的位置,但是在李小江的記錄中,,她們真實地,、有血有肉地存在過。
2007年,,李小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做完手術,她出版了隨筆集《家國女人》,。在結尾處,,她寫道:“像回流的深潭,在無垠的心海自由徜徉,,用生命故事,,將那欲跌未倒的身軀鑄造成一尊奔跑的雕像?!?/p>
從大連大學性別研究中心退休后,,李小江搬到了遼寧莊河,獨居,,幾乎不與人往來,。1977年初為人母時的困惑,她早已有了答案,。2023年7月,,李小江癌癥復發(fā)。癌細胞已經(jīng)發(fā)生骨轉移,,她一邊吃靶向藥,,一邊繼續(xù)工作。2025年2月12日,,李小江去世,,享年7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