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往集安的路上,我臨時起意,,打算去趟龍井,。因為朝鮮族詩人尹東柱的故居離那兒不遠。
龍井市位于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東南,,是目前中國境內(nèi)朝鮮族居住最集中,、朝鮮族民俗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區(qū)。
1
裹挾泥沙的海蘭江流經(jīng)市區(qū),,跨江的橋上裝飾著金色的鯉魚和飛龍,。
步行街一棵樹也沒有。為躲避烈日,,我貼著商鋪尋找陰涼,。沿街招牌都是漢字和朝文雙語。我走進一家冷面館,,叫醒午睡的服務(wù)員,,點了碗冷面和一瓶冰川啤酒。
面盛在不銹鋼碗里,,透著一股冷艷氣息,。湯是面的靈魂,,我先喝了口湯,沁涼,,酸甜,,辣——冰與火的交融。我夾起一筷面,,嗦入口中——意想不到的尷尬情況出現(xiàn)了——面出乎意料的長,,綿延不絕,很快脹滿口腔,。我想咬斷,,它卻韌性十足。我叼著這坨咽吐兩難的冷面左顧右盼,,想看看別人咋吃,,可是餐廳里只有我一個顧客。最終牙齒筷子并用把面費勁扯斷,,將其囫圇吞下,。我吃光碗中所有湯料,面沒敢再動第二口,。就在我起身離開時,,注意到桌邊有把剪刀,我不確定它是何時出現(xiàn)的,,以及用在何處,。后來我才知道,剪刀在朝鮮族飲食中是常用工具,,剪面,,剪肉,剪菜……剪一切牙齒難以勝任的食物,。
繁榮路市場,瘦小的朝鮮族老婦坐在地上賣人參,。她弓腰駝背,,像坐在自家炕上般安定。手指粗細的人參舒展著根須躺在皺巴巴的塑料布上,,看上去臟兮兮的,,但是它們價格不菲。人參既怕冷也怕熱,,只能生長在陽光斜照的地方,。
臨江路錯落著低矮的建筑,大多已無人居住,。只有一家客棧和餐館貌似營業(yè),。這些貼著瓷磚,、外觀丑陋的建筑早年間在三四線小城非常流行。現(xiàn)在,,經(jīng)過歲月的洗禮,,它們變得不再難看,反而呈現(xiàn)出一種庸常之美——所有的形色臣服于光陰,,不再依循人的意志突顯自己,。
轉(zhuǎn)過街角,,在這些建筑的背后,,是人去樓空的舊市場。市場清理得干干凈凈,,像電影布景暴露在耀眼的陽光下,。我想起一路經(jīng)過的街道與居民區(qū):許多房屋的門窗上貼著出租或出售廣告,,甚至某些大樓在整棟出售,。
曾經(jīng)在這里居住和工作的人去哪兒了?
2
清晨4點,,我背著相機走出旅館,。街上靜悄悄的,一輛車也沒有,。
一個吹口哨的小個子男人穿過馬路,。我攔住他,打聽早市地點,。他表情驚慌,,四下張望,然后指給我一個方向,,便急匆匆地消失在小巷里,。路過一個櫥窗,我瞥見自己的影子,,帽子歪斜,,一身黑衣,像個搶劫犯,。
早市開在街角空地上,。入口處,兩個朝鮮族男人在賣一種款式古怪的皮鞋,。皮鞋擺在紅絨布上,,雙腳無別,其形似魚,。我問其中一個男人,,“男鞋,?還是女鞋?”他說,,“男子鞋,。”
鞋攤對面圍著一群人,,一個男人確實在賣魚。男人宣稱地上硬邦邦的冷凍魚產(chǎn)自長白山,?!斑@是高檔魚,死的1斤70,,活的要120,,我只賣10塊?!彼齑角嘧?,雙眼渾濁,一只痙攣的手顫抖不停,,“保證新鮮,,絕對好吃?!睂嶋H上,,魚并不新鮮,魚眼塌陷干癟,。
金色的晨光點亮早市,,空氣中擾動著涼風(fēng)和暖流。
賣卷煙的朝鮮族男人戴副女士太陽鏡,,嘴角銜著煙斗,。趁他起身去方便的功夫,兩個賣鞋的男人湊到煙攤前,,抽出煙紙,,捻上煙絲,各自卷了根煙,。
賣菜的女人和買菜的女人相互傾訴更年期困擾,。賣菜的說自己每天睡眠不足4小時,買菜的說自己頭發(fā)快掉光了,。然后她們談起健忘,,因為剛剛稱過的斤數(shù)和錢數(shù)彼此都不記得了……
一個朝鮮族男人走到我跟前,穿著體面,指間夾著碧玉煙嘴,,一條美卡跟在他身后,。他招呼不打,奪過相機,,看取景器,,動作粗魯,卻無惡意,。朝鮮族人性格倔強,,直來直去,有如他們特有的走路姿勢,,上身前傾,,雙腿僵直,仿佛是歷經(jīng)苦難后塑造出的一種集體特征,。
中國朝鮮族形成于晚清時期,。延邊一帶被視為滿清先祖的發(fā)祥地,自努爾哈赤時代就實行嚴(yán)格的封疆政策,。封禁令中朝邊境地區(qū)長期荒蕪,。19世紀(jì)后半期,沙俄開始侵占東北,。此時為移民實邊,,解除封禁,,結(jié)果有大量朝鮮平民渡過圖們江來到延邊地區(qū)墾荒定居,,中國朝鮮族源頭由此形成。
傍晚時分,,文化廣場附近的大排檔開始營業(yè),。光頭燒烤店的攤位占了近半條街,幾乎每張餐桌都有客人,。我找到一個空位,,要了杯扎啤和一條烤明太魚。
老板鷹鉤鼻,,厚眼皮,,锃亮的腦門閃著汗珠。他坐在我身后,,留意著客流變化,。等烤魚的功夫我們攀談起來。他說早年開大車,,總被罰,,不好干。后來干餐飲,一干就是30年,。
“人啊,,得信命!”他感嘆道,,“一生能賺多少錢,,每天走多少道兒都是有數(shù)的,讓你走一百步,,你少走一步都得給你找補回來……”
“誰讓,?”我問。
“命——”他抬頭看了眼夜空,。
鄰桌的朝鮮族客人在大聲講朝語,。我一句也聽不懂。
“你會朝語嗎,?”我問老板,。
“不會,但罵人的話能聽懂,?!薄彼χf,“我老閨女會,,她從小上雙語幼兒園和學(xué)校,。”老板得意地看向正在烤魚的老閨女,。她體胖,,染著姜黃色頭發(fā),一身嘻哈風(fēng)妝扮,。
“龍井為啥有那么多空房子,?”我想起白天看到的景象。
“人快走光了,!”他又抬眼看夜空,,“有的去了韓國,有的去了日本,,還有的搬到威海去了……”說著,,他伸出左手,掌心朝上,,測試下沒下雨,。
烤魚端了上來,上面涂著厚厚的辣椒醬,。
“他們走不了,?!崩习逯钢锹涞囊蛔揽腿苏f,“教我閨女的老師,?!?/p>
下午,我在文化廣場遇見兩個男人,,他們也是教師,,在不同學(xué)校任職,彼此傾訴憂慮:學(xué)校合并后自己前途未卜,;學(xué)生互相競爭會變得更加激烈,;升學(xué)率是不容忽視的硬指標(biāo)……
幾名打零工的學(xué)生穿梭在各個餐桌間,上菜,,收拾餐桌,,打情罵俏開玩笑。店里雇了二十多人,,多半是老板親戚,,其余是學(xué)生。
“龍井挺好的,,”我說,,“空氣清新,街道干凈,,消費也不高,。”
“好是好,,”老板瞧著一桌剛散的客人說,,“就是留不住人!”
烤魚很辣,,我每吃一口得喝口扎啤降火,。
信命的老板把生意紅火部分歸功于媳婦,?!八菨M族,信薩滿教,,家里供奉著各種仙兒,,”他張開雙臂,比劃供案的長度,,“每天三拜九叩,,雷打不動?!彼眿D話不多,,始終在悶頭干活。
文化廣場響起《敢問路在何方》的K歌聲。
“跑調(diào)了,,沒我唱得好,。”老板沖著媳婦說,。
回旅館的路上經(jīng)過美食街,整條街都是KTV歌廳,。霓虹招牌上閃爍著醒目的朝文,,令我有種置身韓國的錯覺。歌廳的名字頗有意味:宇宙,、五洲,、大世界、夜焰,、天使,、黃金馬……
不時有出租車停在歌廳門口,接送的客人多半一身酒氣,。一個喝醉的男人因一點兒小事與人爭吵,,大放厥詞,叫罵聲充斥整條街,。警車閃著警燈經(jīng)過,,沒有停車的意思。警察對此見怪不怪:這些人只是借酒撒瘋,,發(fā)泄情緒而已,,不會真正大打出手。
所有歌廳招牌都點亮了,,只有“宇宙”暗著,。老板見我拍照,才意識到忘了打開“宇宙”,。
3
市府大院內(nèi)坐落著一棟興亞式建筑——龍井日本總領(lǐng)事館遺址,。遺址現(xiàn)在成了日本侵略延邊罪證館。
1905年日俄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朝鮮成為日本的“保護國”,。1907年,日本人以“保護朝鮮人生命財產(chǎn)”為由侵入龍井村,,設(shè)置“朝鮮統(tǒng)監(jiān)府間島派出所”,,挑起中朝邊界糾紛。1909年,,中日雙方簽訂《圖們江中韓界務(wù)條款》,,確定“間島”為中國領(lǐng)土,,根據(jù)條款同年撤銷“朝鮮統(tǒng)監(jiān)府間島派出所”,在龍井成立“間島日本總領(lǐng)事館”,。
天色陰沉的上午,,我跟著一對夫妻走進罪證館。在門口登記時,,我聽到走廊回蕩著吵嚷的日語朗讀聲,。我問前臺女接待,她說學(xué)生在上日語課,。我感到不解,,但沒細問。
我們按箭頭指示,,從一樓開始參觀,。展室由昔日的辦公室改成,設(shè)計頗為用心,,每一塊展板都使用中朝英三種語言,。那對夫妻雇了一名女講解員。女講解員聲音飽滿,,慷慨陳詞,,義憤填膺地痛斥日本帝國主義的罪行。與此同時,,日語朗讀聲不絕于耳,。
所謂“間島”,原為19世紀(jì)后半期越墾朝鮮人制造的地理名詞,。最初僅指其占墾的圖們江北岸龍井開山屯鎮(zhèn)光昭村一帶的灘地,。因朝鮮語“間島”與“墾土”語音混淆,朝鮮流民便將圖們江北所有越墾土地統(tǒng)稱為“間島”,。
在一間展廳,,設(shè)計者借用舞臺布景方式還原日本領(lǐng)事辦公的場景:蠟像總領(lǐng)事發(fā)型凌亂,坐在辦公桌后簽署文件,,他身后的墻上掛著一面小小的,、鑲黑框的日本國旗?!伴g島日本總領(lǐng)事館”下設(shè)5個領(lǐng)事分館,,遍布戰(zhàn)略要沖地帶?!伴g島”是日本入侵整個東北的腳踏板。
女講解員帶著夫妻來到隔壁展室,。平復(fù)先前激昂的情緒后,,她指著展柜里一團像冷面似的皮繩,,語調(diào)平緩地講了一則逸聞:日本駐“間島”總領(lǐng)事館被民間俗稱“牛皮大院”。據(jù)說當(dāng)初日本人向清政府要一塊牛皮大的地方,。清政府認(rèn)為泱泱大國,,牛皮大的地方算什么,就答應(yīng)了,。誰知日本人把一張牛皮泡脹,,剪成細繩,圍成一塊很大的區(qū)域,,并修筑圍墻,,劃成國中之國,清政府官員方知上當(dāng),。
日語朗讀聲越來越大。終于在最后一間展室我發(fā)現(xiàn)了聲音的來源——一個兩米見方的微縮教室模型,。日語朗讀聲來自正在“教室”上課的“學(xué)生”,。“教室”亮著燈,,微縮的朝鮮族學(xué)生坐在袖珍課桌前,,聽講臺上戴圓邊眼鏡的日本教師上日文課,黑板上寫著“國語”,。這間展室的主題為:強迫實施“皇民化(奴化)教育”,。
二樓展室沒有開燈,展出的是東北延邊抗日史,。盡管從小就聽過楊靖宇的故事,,他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與日軍周旋幾晝夜后壯烈犧牲,遺體被日軍和叛徒剖腹斬首,。但我還是第一次知道他原名叫馬尚德,。
走出罪證館,天空放晴,?!芭Fご笤骸背睗竦牡孛嬲趄v著裊裊水汽,剛剛下過一場雷陣雨,。院里兩株瀕死的老榆樹被鋸斷剝皮,,露出白骨般的樹干。在市政府大樓與罪證館之間,,有個干涸的噴泉池,,池中有座火山巖假山和一條不再噴水的鯉魚。我想起當(dāng)?shù)匾粋€民間傳說:
海蘭江畔的村莊里住著一個美麗善良的朝鮮族姑娘,。一次,,她從頑童手里救下一條鯉魚,,然后把它放回江中。每當(dāng)姑娘來江邊洗衣,,鯉魚便會出現(xiàn)在她面前,。姑娘擔(dān)心鯉魚再被捉,于是將它帶回,,放入村頭井里,。一天晚上,姑娘來到井邊,,等待他的卻是一個英俊小伙,。原來鯉魚是東海龍王三太子,因觸犯天條被降罪貶下凡間,,變成鯉魚,。姑娘一見鐘情,但遭家人反對,。為與心上人長廂廝守,,姑娘毅然投井。人們以為她淹死了,,不料一條小青龍馱著姑娘從井中飛出,,他們就這樣飛走了……為了紀(jì)念他們,人們把這口井取名“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