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攝影界,,張照堂是宗師級人物。他的職業(yè)生涯綿延60年,,領域從電影、電視,、紀錄片,、實驗電影、靜態(tài)攝影一直延伸到編輯,、策展和影像教育,。2010年以后,他出版的書籍,、展出的作品多以歲月為主題,,《歲月風景》、《歲月潛越》,、《歲月定格》,,他說這兩個字寫起來很好看,念起來也很好聽,?!皩ξ襾碚f好像一個很親切的朋友的名字?!?/p>
張照堂出生于1943年,,開始攝影是因為初中時哥哥借給他一臺相機?!跋鄼C是一個可以直接掌握,、用起來比較順手的工具,隨時可以代替我的眼睛,,看很多東西,。”當時家里的陽臺是面矮墻,,夕陽照過來,,墻上的人影只有一半,他舉起相機給自己拍了兩張,?!斑@就是所謂的現(xiàn)代感的誕生吧——沒有頭的影子,在白墻上,,形成一個很簡單的意象,。”
從此張照堂就愛上了攝影,,盡管后來念的是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但他卻沒選擇做建筑師或者工程師??ǚ蚩?、加繆,、達利已經(jīng)把他變成了一個文藝青年。22歲,,他與攝影師鄭桑溪共同舉辦了臺灣第一個現(xiàn)代攝影展,,23歲,他以洛夫詩作《石室之死亡》第一章為主題發(fā)表的攝影裝置作品,,成了臺灣最早的觀念藝術作品之一,。他作品中的凜冽、肅殺乃至對死亡,、虛無的凝視,,挑戰(zhàn)著傳統(tǒng)攝影界對美的認知。如詩人洛夫所言:“張照堂的悲劇精神透過攝影機的鏡頭直接而犀利擊中了我們的內(nèi)心,,開始使我們戰(zhàn)栗,,繼而使我們感動,最后使我們落入沉思的緘默,?!?/p>
1970年代以后,張照堂也開始嘗試紀錄片創(chuàng)作和電影攝影,。臺灣電影新浪潮風起云涌之際,,張照堂亦是重要推手。他強調(diào)真實背后的寓意,,認為影像的意義不在于直接呈現(xiàn)什么,,而在于能激發(fā)什么?!跋嗥吮磉_一張風景或一個人物故事,,它還有很多很多的想象力,,可以讓你去遨游,。”54歲之后,,張照堂開始從事影像教育,,任教于臺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片研究所,同時兼任多所新聞傳播學院的客座教授,。學生拍得好,,他不吝提攜,拍得不好,,他也從不留情面,。“藝術不能勉強,,我教學生不用客套,?!?/p>
近年來,張照堂常在海峽兩岸做展覽,,每每遇到觀眾問他想表達什么,,他都覺得尷尬無奈。1990年以后他就覺得照片要講自己的話,?!拔业哪康男詻]有那么明顯,我的目的性就是追求自己個體精神上的一種開放,、自由,。”
2017年接受采訪時,,張照堂已經(jīng)感覺時日無多,。他說自己變成了一只喪失生命力的野獸,正被關進一個房子里,。2024年4月2日晚11點,,張照堂在臺北去世,享年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