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與激情10》
在中國內地上映5天后,,《速度與激情10》(以下簡稱《速激10》)票房超過5億。
它算遇上了好檔期,,可稱為競爭對手的只有早它兩周上映的漫威片《銀河護衛(wèi)隊3》,。《速激10》上映后,,《銀河護衛(wèi)隊3》的排片占比迅速降到10%以下,,而《速激10》排片占比超過40%。
但和系列前作比,,《速激10》的票房則顯乏力,,與在中國內地市場表現最好的第八部(26.7億元)相距甚遠,甚至可能最后趕不上2021年疫情期間上映的《速激9》(在中國內地票房13.92億元),。
我在電影院看了《速激》系列第四部以來的每部影片,,我(明顯主觀地)堅定認為,這是最適合戴3D眼鏡,、對著大銀幕,、邊嚼爆米花喝可樂邊看的解壓爽片。其主題簡單明了,,除了速度,、激情,沒別的,?!端偌?》是這樣開啟的:金發(fā)藍眼的警察布萊恩到飛車小隊做臥底,與多米尼克和米婭兄妹倆交鋒,來自地下的,、生猛發(fā)達的賽車文化由此浮出水面,,與正方力量產生交集。接下來,,兩方勢力PK,,一言不合就進行勁爆的飛車比賽,比賽總是充滿懸念和緊張感,,豪車一輛接一輛被毫不手軟地報廢,,但是主角團(至少大部分)最終安然無恙。這就是《速激》系列的主要內容,。
在北美,,這個系列意外地頗受觀眾歡迎,因此從低成本B級片躍升至A級片,。一個原創(chuàng)IP能拍10集,,真是奇跡。從《速激4》起,,在更大的投資加持下,,電影有了主流片賣相,觀眾得以一飽眼福,,跟著主角團去世界各地,,欣賞更多的豪車(包括西半球只有兩輛的頂級跑車也被愛車且不差錢的主角團收歸名下);這些豪車承載了搶劫,、救人,、維護正義與和平的功能,一輛又一輛福特,、梅賽德斯奔馳,、道奇前赴后繼,變成廢墟,。從《速激6》到《速激9》,,賽車場景逐漸離奇,車可以由降落傘空投到公路,,可以從這棟摩天大廈高層沖到街對面那棟,;多米尼克的飛車小隊可以開車到外太空,竟然還能安全返航,?!端偌?0》里,主角團道出了觀眾心聲:這個飛車小隊實際上違反了地球上的所有物理定律,。
《速激10》里也不乏這些即時的生理性刺激,。黑人羅曼開著閃瞎眼的,、尊貴的黃金蘭博基尼出場,沒過兩分鐘蘭博基尼變成廢鐵,;飛車小隊接了特工局搶劫芯片的任務反被騙,,盜來了一顆巨大的球形炸彈,燃燒著的炸彈在羅馬的廣場街巷滾動,,危險程度不言自明,,好在多米尼克機智勇敢地用他的道奇車撞偏炸彈、使之投河,,拯救了意大利及其人民(雖然還是炸了半個梵蒂岡),;多米尼克一車(又一輛道奇)拖垮兩架直升機;他的妻子萊蒂在羅馬被抓,,醒來后試圖逃跑,,打開窖井蓋,外面冰天雪地,,字幕顯示:南極洲,。
但此片對觀眾情懷的催動也愈發(fā)不節(jié)制:電影開場,時間線回到“十年前”,,多米尼克和布萊恩在南美搶劫金庫,鏡頭給到二人在高速公路上兩車拖拽金庫的經典橋段,,布萊恩扮演者,、已去世的演員保羅·沃克的影像素材,構成了第一個情懷點,。
電影大概開始十分鐘,,《See You Again》的變奏便響起,這是《速激》系列傳播度最廣的主題曲,,第一次出現是在《速激7》的片尾,,保羅·沃克在完成此片的部分鏡頭后,一次乘坐友人的保時捷跑車時,,車輛失控撞向路邊引起爆炸,,二人均在車內身亡。電影深情地賦予布萊恩歸隱結局,,用保羅·沃克兩個兄弟的影像合成,,讓布萊恩和多米尼克在一次賽車比賽后相視一笑,然后分別往兩個方向駛去,,劇組在《See You Again》的歌聲中集體悼念保羅·沃克,,讓此片有了懷念和追悼的意味。第七部也是《速激》系列中全球票房最高的,,超過15億美元,。
《速度與激情10》
從《速激6》往后,,電影便傾力打造多米尼克及其飛車小隊的“家人”共同體,《速激7》里與多米尼克感情最深的家人布萊恩離去后,,大家庭更是有了前所未有的凝聚力,。飛車小隊成員來來去去,有的毒舌有的蠢萌有的貌似冷淡,,但都向講秩序有溫度的多米尼克投誠,。
作為老粉,我寬容地接受了范·迪塞爾(戲里,,他是把“家人”看得極重的大家長多米尼克,;戲外,他是對《速激》系列話語權極高的制片人)對“家人”“家庭”的無限度利用——《速激》最近四部里,,“家人”這個詞出現的頻率飆升,,“為了家人”成為多米尼克的飛車小隊一次次放棄歲月靜好的生活轉頭飆車、出生入死的主要甚至是唯一原因,,范·迪塞爾被一些網友戲稱為“家人俠”,。我想,畢竟是爆米花片,,前幾部戲的演員能夠以家人名頭回歸,,觀眾看個熱鬧也挺好。
但到《速激10》,,連我都有點失去耐心了:本以為是終章,,竟然是新三部曲的開篇——大的邏輯和第八、九部完全相同,,即,,之前的反派歸順多米尼克大家庭,大家安居樂業(yè),;但又有新反派來了(一般是以前死去或被降服的反派的親戚),,一言不合,就用包括但不限于賽車的方式決戰(zhàn),,威脅到家人們,。飛車小隊只好擔起正義聯盟的責任,為了家人,,再次開戰(zhàn),。
從《速激1》布萊恩于心不忍放過多米尼克起,到《速激5》布萊恩幫助多米尼克越獄為高潮,,警察布萊恩完成了從主流走向地下的轉變,,電影把鏡頭和認同賦予混亂的、地下的街區(qū)賽車文化——在那里,,不分種族,、年齡,、性別,一切爭端皆可以賽車這一手段解決,,公平,、透明。我認為這是除了視覺刺激之外,,《速激》系列能讓觀眾精神高潮的重要原因,。但《速激6》到《速激10》,多米尼克的飛車小隊從地下走到地上,,竟然還被官方收編,,哪怕在《速激10》里變成特工局用完即棄的棋子,還是沒有怨言,。
公眾號“槍稿”的評論文章《速度激情消亡史》中的觀點我很贊同,,即這個系列走到現在,主演已經沒有一個白人(非裔,、亞裔,、意大利裔),但他們的言行卻是主流的,、白人的,。電影變得愈發(fā)安全,“……藏身于主流的安全,,使它喪失了生命力,,也失去了速度與激情?!?/p>
家人們聚在一起,世界各地飛,,卻失去了最初的陣地和行為的合理性,。他們實現了財務自由,不再有反骨,,因而他們的行為更經不起細究,,為何他們有了一切,還要通過賽車的方式拯救世界,?他們一次次從事故現場毫發(fā)無損地出來,,避過大火,避過爆炸,。但總有一天(也許這一天已經到來),,賽車場面夸張到極致后變得缺乏驚喜,粉絲不再津津樂道豪車相撞的場景,。
就像《007》不能只有阿斯頓·馬丁賣弄情懷一樣,,《速激》也不能只有開豪車的家人,。這樣想,也許是因為我對這一系列還抱有樸素的情感,,希望它有漂亮的開端,,也能有體面的收尾,而不是像所有尾大不掉的美劇,,在注水和煽情里,,耗盡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