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抹這片黑色時,,總有光牽引著我?!?/p>
深沉的午夜藍泛著幽光,,法國當代藝術(shù)大師皮埃爾·蘇拉奇(Pierre Soulages)的靈柩被這片近乎黑色的絨布覆蓋,由10位士兵齊步抬入巴黎盧浮宮的中心廣場……
2022年11月2日,,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出席致哀,,為一周前去世的蘇拉奇在盧浮宮舉行了隆重的國葬儀式——“他的作品‘超越黑色’,是生動的隱喻,,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希望?!?/p>
作為法國抽象主義先驅(qū),、戰(zhàn)后最成功藝術(shù)家之一,蘇拉奇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他是賈科梅蒂和羅斯科的朋友,在波洛克創(chuàng)作“潑畫”時開始自己的藝術(shù)生涯,。蘇拉奇畢生癡迷黑色,,不斷探索黑色的潛能,評論家稱贊他的創(chuàng)作“將黑色從黑暗中解放了出來”,。
如今,,蘇拉奇的作品被蓬皮杜藝術(shù)中心、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倫敦泰特美術(shù)館等全球上百家藝術(shù)機構(gòu)收藏,。2009年蓬皮杜的蘇拉奇回顧展,吸引了全球約50萬名觀者,,是該館規(guī)模最大的當代藝術(shù)家展覽,;在2013年6月倫敦蘇富比的“當代藝術(shù)晚間拍賣”中,蘇拉奇1959年創(chuàng)作的一件作品以433.85萬英鎊的高價成交,,令其一躍成為法國單件作品拍賣價格最高的在世藝術(shù)家,;在2018年11月紐約佳士得的“戰(zhàn)后及當代藝術(shù)晚間拍賣”中,蘇拉奇另一件作品又以819萬英鎊刷新他的個人成交紀錄,,使其再度保持“法國在世最貴藝術(shù)家”的地位,;2019年圣誕前夕,,盧浮宮在蘇拉奇百年誕辰之際為其舉辦作品回顧展,蘇拉奇成為繼夏加爾和畢加索之后第3位獲此殊榮的在世藝術(shù)家,。
2022年10月25日,,蘇拉奇在法國尼姆溘然長逝,享年102歲,。半個多世紀以來,,他用刷子、耙子等工具刮擦厚厚的黑色顏料,,留下一件件閃著光魂的珍寶,。當人生遁入至高隱密處,蘇拉奇在深黑畫布上“雕刻”下的道道光痕,,猶如黑夜中深邃的星光,,在如謎的靜默中觸動人心……耳畔確乎響起蘇拉奇在世時的宣言,“我畫的不是黑色,,而是從黑暗中反射出來的光芒,。”
用墨汁畫雪的孩子
長條矩形組成的龐大建筑群錯落有致,,外墻由粗糲斑駁的蝕鐵組成,,幾扇明凈的落地玻璃窗,讓光線透入這片深棕色的凝重空間……
2014年5月,,以皮埃爾·蘇拉奇名字命名的博物館在他的家鄉(xiāng)羅徳茲落成開放,,這里成了他大半生幾百幅作品的最后歸宿;時任法國總統(tǒng)奧朗德稱,,蘇拉奇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在世藝術(shù)家”,。
蘇拉奇1919年12月24日生于法國南部阿韋龍的羅徳茲,他畢生熱愛這片神奇干旱的土地,?!傲_德茲附近的孔克海拔較高,當?shù)卮A⒅簧偈非澳故途薇?,很小的時候,,我就被這些史前文明強烈吸引,后來看到拉斯科洞穴壁畫,,也讓我深受觸動,。人類的繪畫行為就是從走入地下、進入漆黑一片的洞穴以黑色作畫開始的,,黑色也可以被認作繪畫的原始色,。”
當時,羅德茲還是個遠離巴黎的偏僻省城,,蘇拉奇的童年略顯孤獨,,家里唯一的姐姐比他大15歲,他的雙親都是整日忙于活計的匠人,,母親開了家漁具店,,父親幫人修理馬車。獨自在家的小蘇拉奇愛上了畫畫,?!靶r候,我喜歡用黑色墨水蘸我的畫筆,。他們給我其他顏色,,但我不太喜歡,黑色墨水總是我最喜歡的,,我愛它,。”
蘇拉奇從未對以黑造光的方式感到倦怠,,早在6歲那年,,他將蘸有黑色墨汁的畫筆厚涂在白紙上,大人問道:“你在畫什么呢,?”小蘇拉奇不假思索道:“我在畫雪,。”大人不禁又問:“雪怎么是黑色的,?”他答:“我在雪上作畫,,因為黑色把雪襯得更白,?!?/p>
這是個天賦異稟的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學會了“叛逃”,?!艾F(xiàn)在我總能享受自由的感覺,因為兒時我覺得自己像個囚犯,。5歲時,,我在私立學校受到懲罰:小伙伴們都在操場上玩耍,但我卻孤零零一個人,,被罰跪在地上抄寫作業(yè),,我實在無法忍受!于是我逃走了,,再也不去那所學校了,!當時我的父親還在世,他為我的勇敢感到驕傲,這也是我讓他最高興的一件事,?!?/p>
幾個月后,蘇拉奇的父親去世,,他的母親和姐姐穿上了黑紗裙,。這給5歲的蘇拉奇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黑色無形中也成了他創(chuàng)作的永恒主題,。
孤獨又自立的蘇拉奇,,少時常騎著自行車去河畔釣魚,直至步入人煙稀少的莽原,??諘绲淖匀痪坝^給了他另一種自由的感覺,與他家門口那條街道的景象截然不同:從他臥室的窗戶向外望去,,只見對面醫(yī)院的高墻,,羅德茲出生的整條街上,除了那家醫(yī)院,,還有的便是法院,、監(jiān)獄和修道院,這些建筑都緊鎖大門,,不向公眾開放,,對小蘇拉奇而言,它們充滿了“監(jiān)禁”意味,。那家醫(yī)院,,進去的都是病人,讓人想到“死亡”,。
為了逃避這令人窒息的環(huán)境,,蘇拉奇去拜訪鄰居的工坊。天性好奇的他,,?;ù蟀褧r間觀察鐵匠錘打模具、木匠制作櫥柜,、裁縫繪制樣衣……蘇拉奇用心鉆研各種技藝,,也是在那個時候,他發(fā)現(xiàn)了胡桃木殘漬的妙用,,這一簡單樸素的材質(zhì),,后來成了他最重要的繪畫顏料。此外,,蘇拉奇在創(chuàng)作中也經(jīng)常自己制作工具,,學生表示,課上曾聽他詳細講解過制作一只木桶的全部工序。
蘇拉奇的藝術(shù)家之夢,,萌芽自大教堂沉靜肅穆的建筑,。當他獨自漫步經(jīng)過羅德茲大教堂時,就常被正面沒有入口的整片門墻所吸引,,它的素樸之美就像落筆前的白紙,,“羅德茲大教堂那面樸素的門墻,最初觸動了我的情緒,,開啟了我的藝術(shù)視野,。”
12歲那年,,蘇拉奇又隨他的歷史老師去了孔克的圣福伊修道院,,11至12世紀修建的這座羅馬式建筑,沒有任何繁復裝飾,,也沒有太多雕像,,只有穿墻而入的流變的光線,讓人在這個澄明的空間沉思,,每刻都在變化的光線比任何事物都豐富,,令小蘇拉奇心馳神往。這一天,,他仿佛領(lǐng)受了呼召,,立志要成為一名畫家?!拔冶谎矍暗拿勒饝刈×?,我將成為畫家的愿望封存于心,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18歲那年,,母親和姐姐聽到時嚇住了,‘你該當個醫(yī)生或科學家,。畫家,?那可不是一門職業(yè),!’當時戰(zhàn)爭爆發(fā)了,,德軍占領(lǐng)時期,誰都不會想到去畫畫,,我成了葡萄園的一名雇農(nóng),,學會了釀酒?!?/p>
蘇拉奇去了羅克福,,當?shù)厥a(chǎn)一種羊乳奶酪,在他看來,釀酒和制作奶酪的工藝和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不無關(guān)聯(lián),?!袄L畫是一種復雜的智性勞作,這個過程和釀酒非常相似,,釀酒取決于催化,,而奶酪源自發(fā)酵。羅克福羊乳奶酪的誕生其實純屬偶然,,當時工人發(fā)現(xiàn)奶酪完全被霉菌覆蓋,,以為一切都搞砸了……霉菌,通常被視作食物的天敵,,但令人驚訝的是,,它創(chuàng)作出了意想不到的美味——對我而言,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妙處也在于此,?!?/p>
《Peinture》246cmx130cm,2010攝影:Tanguy Beurdeley?Pierre Soulages/ADAGP,Paris,2019(藝術(shù)家與貝浩登提供/圖)
將黑色畫出光的神韻
1938年,蘇拉奇前往巴黎入讀國立高等美術(shù)學院,,但他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學術(shù)氛圍感到失望,,很快又搬回羅德茲。成名后,,他經(jīng)常提醒后輩,,要忘記一切所學的,深入自己真實的情感中去創(chuàng)作,。
上世紀30年代末逗留巴黎期間,,盧浮宮內(nèi)畢加索和塞尚的作品,橘園美術(shù)館中莫奈巨幅的《睡蓮》,,都曾喚醒蘇拉奇對古典和現(xiàn)代繪畫的探索,;二戰(zhàn)期間,蘇拉奇在蒙彼利埃服役,,法布爾博物館內(nèi)庫爾貝極具色彩對比的畫作也曾對蘇拉奇產(chǎn)生深刻影響,,但直到戰(zhàn)后的1946年,他才回到巴黎,,真正開始創(chuàng)作,。
“當時戰(zhàn)爭剛剛結(jié)束,我不得不變賣所有,,租了一個極小的工作室,,每天瘋狂地創(chuàng)作?!?/p>
1947年,,蘇拉奇在巴黎的“獨立藝術(shù)沙龍”展上首次公開自己的畫作,。這是一批完全抽象的暗色畫作,表面布滿重疊的黑色條狀筆觸,,在當時風行的彩色作品中顯得特立獨行,,立即吸引了藝術(shù)圈知名前輩漢斯·哈同和頗具國際聲譽的弗朗西斯·畢卡比亞的目光。第二年,,他被選中參與戰(zhàn)后德國首次法國抽象繪畫展,,蘇拉奇那些調(diào)和胡桃木殘漬的畫作巡遍德國各大城市,其中一幅作品被主辦方選作展覽海報,。很快,,蘇拉奇便在巴黎、哥本哈根和慕尼黑舉辦個展,,1954年又前往紐約舉辦展覽,。
“最先發(fā)現(xiàn)我作品的并非法國人,而是德國人,、斯堪的那維亞人和美國人,。巴黎是一座超越國界的大都會。莫迪里阿尼,、畢加索,、夏加爾……他們都不是法國人,但他們都是巴黎人,,多虧這個文化熔爐,,誕生了這些豐富的杰作。但說到我真正的故鄉(xiāng),,只有藝術(shù),,那才是我的出生地?!?/p>
年輕時的蘇拉奇,,在白紙上畫出簡練的黑色線條,從不同空隙間捕取各種視覺效果,。上世紀40年代末,,黑色逐漸占據(jù)蘇拉奇書法般抽象的畫面,輔以赭色和藍色等零星色彩,,反襯黑色的力量,,追求對比的質(zhì)感。對于受到東方書法或水墨畫啟發(fā)一說,,蘇拉奇曾予以否認,?!叭粽f有什么緣由觸發(fā)了我的靈感,,我會說那可能是我自己,!我不喜歡那種凡事都能找到靈感的藝術(shù)家,例如那些從東方藝術(shù),、非洲藝術(shù)或伊斯蘭藝術(shù)中汲取靈感的藝術(shù)家,。我不是這種。我從沒把這些當作靈感來源,,我試著做自己,。”
1979年1月,,蘇拉奇開始對創(chuàng)作進行革新,,他將稠密的黑色丙烯顏料厚涂在畫布上,使用勺子,、刀具,、小耙子等各種工具,對表面進行刮擦,、蝕刻,、塑形,直至創(chuàng)作出能反射多種光澤或平滑或粗礪的層次豐富的區(qū)域,。蘇拉奇由此還發(fā)明了合成詞“Outrenoir”,,法文字面意思是“黑色之外”、“超越黑色”,,這一系列代表作確乎揭示了他的雄心壯志:超越自我認知,,邁向新的領(lǐng)域。
貝浩登(上海)皮埃爾·蘇拉奇?zhèn)€展現(xiàn)場Ringo Cheung?Pierre Soulages/ADAGP,Paris,2019 (藝術(shù)家與貝浩登提供/圖)
自1979年在蓬皮杜藝術(shù)中心展出“超越黑色”系列后,,蘇拉奇開始突破并轉(zhuǎn)移創(chuàng)作重點,,他的審美取向完全趨于單色,黑色覆蓋整個畫面,,光感成了伴隨其終生的創(chuàng)作主題,。經(jīng)過一步步試探,蘇拉奇將黑色畫出了光的神韻,。
“黑色是最不具有光的顏色,,但卻是我作品中的光源?!胶谏侵府敽谏共接谧陨矶瓷潆[秘光線的一種狀態(tài),,是勝過黑色的精神空間。創(chuàng)作這些作品并探索其內(nèi)在時空關(guān)系時,,我試圖分析植根于我個人實踐中的詩意,。畫面反射的光會在作品周圍形成某種氛圍,而觀者也成為整個空間的一部分,。無論你從哪個角度觀看這件作品,,視覺上都是一種瞬時樣貌,;當你在作品旁移動,最初的視覺體驗會溶解,、消散,,進而被新的體驗所取代,觀者得以在畫上不斷捕捉他的‘所見即所得’,?!?/p>
蘇拉奇致力于在黑色之上創(chuàng)造出吸收或拒絕光線的不同紋理,由此為作品前的觀者打造“一個全新的心理空間”,。不少觀眾曾在那些光影流動的黑色畫作前完全卸下防備,。1996年城市畫廊舉辦蘇拉奇?zhèn)€展期間,一個年輕女孩每周五都來觀展,,有一次她在畫作前駐足近三小時,,放聲痛哭……
“起風了!……只有試著活下去一條路,!”蘇拉奇在南法的別墅,,毗鄰詩人保爾·瓦雷里的“海濱墓園”,“這片平靜的房頂上有白鴿蕩漾,。它透過松林和墳叢,,悸動而閃亮……經(jīng)過了一番深思,終得以放眼遠眺神明的寧靜,!”
2019年接受法新社采訪時,,蘇拉奇坦言,“我喜歡黑色的權(quán)威:它的嚴酷,、鮮明和激進,。”黑色,,且僅有黑色,,成為他作品的主題,又被他反復更新,。蘇拉奇稱,,對他而言,“超越黑色”并不是一個光學現(xiàn)象——事實上,,恰恰相反,。
“在我看來,真正的光,,并非物理現(xiàn)象,;影響我至深的,其實是另一種光,,它從黑暗之地迸射而出,,那是我們每個人內(nèi)心的幽暗角落,,所有人身上都攜帶黑夜,觸動我的,,正是這黑夜之光,?!?/p>
(參考:紀錄片《Soulages:The Radiance of Black》,,書籍《Soulages in Japan》等;致謝:貝浩登畫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