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2022收尾工作人員跑前合影 (毛大慶供圖/圖)
2022北京馬拉松是毛大慶的第144個馬拉松,,和往年一樣,,今年他繼續(xù)作為北馬收尾工作人員參賽。
收尾工作人員被跑友們親切地稱為“收尾兔”,、“關門兔”,,他們是本屆北京馬拉松57位官方配速員“跑得最慢”的一個小組,按照6小時15分必須完賽的要求,,全程伴跑,、精準配速,確保跑馬經(jīng)驗和能力有限的跑友們可以在關門前順利完賽,。
北馬2022的跑者們 (胡志萍供圖/圖)
全程壓著速度跑,,需要極強的控制力和豐富的經(jīng)驗,毛大慶從2016年開始做北馬“收尾兔”,,感觸很多,。
收尾小組與勝利完賽的80多歲老大爺(中) (毛大慶供圖/圖)
“加油,,還有10公里就能發(fā)朋友圈了,!”
2016年頭一次做配速員,他生怕自己的配速出差錯,,影響到那些首次參加北馬的選手,“盡管在賽前做了大量的配速計劃,、路程攻略,,但到了比賽中,在速度的掌握上還是欠缺了一些?!币宦飞弦矝]少聽到跑友的責難,,提前十分鐘到達終點,對于一些普通跑者來說可能是個巨大的成績突破,,但對于配速員來說則是配速控制失誤,,“我在終點發(fā)了一會兒呆,心里很內(nèi)疚,,真正明白了賽前別人對我說‘關門兔不好當’的含義,。”
北馬2022志愿者拍攝到收尾工作人員們(前左一為毛大慶) (胡志萍供圖/圖)
“兔子跑快了,,他們擔心跟不上,,兔子跑慢了,他們還要懷疑這個兔子不負責,,沒法完賽,。尤其是在跑到后半程時,跟跑者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這一段的關門時間是多少,?我們現(xiàn)在是快了還是慢了,?我們的富余量到底大不大?問題那是相當?shù)亩??!?/p>
北馬2022收尾工作人員在比賽中 (毛大慶供圖/圖)
如今,毛大慶已經(jīng)是最受歡迎的配速員之一了,,他帶著收尾小分隊盡心竭力為跑友們服務,,除了精準配速,還有各種加油打氣——
“自己報的馬,,跪著也要跑完,!”
“加油,還有10公里就能發(fā)朋友圈了,!”
“時刻保持微笑,,因為你是花錢來跑步的?!?/p>
“跑不過GDP,,也要跑過馬拉松?!?/p>
他們想了很多段子,,掛在路邊,或是印在衣服上,?!疤幵谒枷牒腕w能臨界狀態(tài)的人對關門計時工作人員有著非常強烈的心理與身體依賴,。面對這些跑者,我們既要給他們壓力,,又要給他們鼓勵,,讓他們相信自己在堅持與煎熬之后會達到自己心中的愿望?!?/p>
北馬2022收尾工作人員跑前合影 (毛大慶供圖/圖)
11月6日上午,,經(jīng)過兩個多小時的角逐,2022年北京馬拉松決出了男女組冠軍,。阿奴拜克·庫彎獲得男子組冠軍,,成績?yōu)?小時14分34秒,大幅刷新個人最好成績,,楊春龍,、何杰分獲二三名。女子組冠軍由夏雨雨獲得,,成績?yōu)?小時28分57秒,,李應美、王敏分獲二三名,。
精英選手們跑向終點的時候,,絕大多數(shù)跑友還沒跑到一半的路程?!笆瘴餐谩钡纳窠?jīng)越到后面越緊繃,,“最殘忍的一幕就是看著那些已經(jīng)拼盡全力依然無法在關門前完賽的跑者一臉失落的樣子,那些已經(jīng)精疲力竭的跑者被橫過來的鐵馬‘呼啦’一下?lián)踉陉P門點之外,、宣告今年沒有完賽時,,那是馬拉松比賽中最令我不忍直視的一幕?!?/p>
除了讓盡可能多的跑友突破自我極限,、實現(xiàn)完賽夢想,他們還要隨時觀察跑者的身體狀態(tài),,“一旦發(fā)現(xiàn)有不正常情況,,立即聯(lián)系急救人員?!?/p>
毛大慶在北馬2022跑前留影 (毛大慶供圖/圖)
馬拉松治愈了我的抑郁癥
“對于城市馬拉松賽事,,我一般的原則是只跑一次,只有極少的幾個馬拉松,,我跑過多次,。北馬于我,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自我開始跑馬以來,,北馬是我每年跑馬日程中的必選項,,年年報名,年年跑,,只有一年,因為天氣原因選擇退賽,?!?/p>
2013年,毛大慶第一次參加北京馬拉松,,“作為北京人,,跑在家鄉(xiāng)城市熟悉的街巷間,心情像和一個相交多年卻許久未聚的老友重逢暢談,,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抑郁癥徹底治愈了?!?/p>
2012年,,加入萬科集團三年的他,帶領北京萬科實現(xiàn)了從43億到200億營業(yè)額的躍升,,代價是自己身心的巨大損耗,。
確診中度抑郁癥后,醫(yī)生給他開了六種藥,,“我很抗拒,,我不想讓身體對藥物產(chǎn)生依賴,然后,,我就開始跑步了,。”
“跑北馬,,我的身份不再是一名普通馬拉松跑者,,更多地具有公益性質?!?/p>
2015年,,毛大慶以公益跑者的身份全程協(xié)助抑郁癥跑者莊超用5小時16分完成了他的人生首馬?!爸蟮囊荒昀?,我和莊超不斷交流互動,成了好朋友,,更重要的,,是看著他一年來在家庭、事業(yè)上的積極進步,,無比欣喜,。同時,,他正在一個人數(shù)眾多的抑郁癥跑團中積極推進各種活動,帶動更多患者走出沼澤,。做公益的快樂莫過于此吧,!”
北馬2022的跑者們 (胡志萍供圖/圖)
以下為毛大慶口述:
疫情減少了官方辦賽,但馬拉松沒有消失
疫情之前,,我基本上比較習慣以賽代練,,甚至平均一到兩個禮拜就跑一場馬拉松賽事。
疫情這三年,,官方組織的馬拉松賽事幾乎消失了,,2020年上半年確實不太適應,沒有了比賽,,就要自己想辦法,。然后我就發(fā)起組織了一些小規(guī)模、小范圍的馬拉松活動,,其中一些在跑圈還有些影響力,,比如在北京昌平的溫榆河畔,我和幾個好朋友一起組織了溫榆河四季馬拉松,。當時的設想是春夏秋冬各辦一場馬拉松,,規(guī)模不大,限制在百人以內(nèi),,也不做大規(guī)模宣傳,,就靠朋友之間的口碑傳播。
現(xiàn)在這個賽事已經(jīng)辦成了一個品牌,,雖然我們一直在壓規(guī)模,,不想再擴張了,但每次啟動報名時,,還是會迅速爆滿,。
盡管因為疫情的關系,溫榆河四季馬拉松的部分賽事也遭遇了取消,,但總體上還算順利,。我看到大家的熱情,那其實并不只是跑步的熱情,,更多的是對于常態(tài)生活的向往,,對于重返大自然的期待。
另外,,我們還在煙臺等地做了一些測試賽,,就是幾個朋友自助設計路線,自助補給。這樣規(guī)模的賽事,,到了疫情的后兩年,,幾乎成了我的跑步常態(tài)。我發(fā)現(xiàn),,我對馬拉松的熱情,,甚至比疫情之前更加濃厚。
我自己分析,,大概有兩個原因:一來,,以前的官辦馬拉松組織感過強,成了一些小城市的城市名片,,賽事本身的意義大于跑步本身了,也就是形式大于內(nèi)容,;二來,,現(xiàn)在的自助辦賽,從頭到尾,,從路線規(guī)劃到時間,、到補給,全都是自己來設計,,這種參與感和體驗感,,明顯要強于官辦馬拉松。
由此,,我并不認為,,一個真正熱愛跑步的跑者,會因為沒有了比賽而失去目標感,。
如果一個人跑步,、跑馬,只是為了一場比賽最后的沖線,,那他的熱情遲早會枯竭,,無論有沒有疫情。
真正對一件事的熱愛,,是由內(nèi)心生發(fā)而來的,,不應受到外界形式的拘束。
是這樣的,。
今年以來,,我有兩個跑步上比較值得說一說的事。
一是正式入坑鐵三,,對于騎泳跑三結合有了更多的熱情與心得,。
二是深度學習了MAF180跑法,并用這種跑法,,完成了北京四環(huán)挑戰(zhàn),,完成了九天九半馬的挑戰(zhàn),、三天三馬的挑戰(zhàn)、背靠背馬拉松的挑戰(zhàn),。
這些在普通人看來甚至有些“發(fā)瘋”的跑法,,其實在疫情之前,我也是從來沒想過要嘗試的,,但在疫情發(fā)展的過程中,,在城市馬拉松幾乎消失的這三年,我竟然可以去嘗試著挑戰(zhàn),。
這就是一個人對于跑步的熱情所能抵達的境界,。
我越是跑得多,越覺得跑步有意思,,馬拉松本身,,并不應局限在馬拉松42.195這個額定里程的數(shù)字上,而更多的是一種對于生活的熱愛,,對于生命感受的好奇心,,對于世界的理解,對于大自然的尊敬,。
當我們跳脫出形式,,你一定也會和我一樣發(fā)現(xiàn),一切,,大不一樣了,,海闊天空了。跑步,,不只是一項運動,,馬拉松,也不只是一場比賽,。
疫情這三年,,大家都很難,生活中有困難,,企業(yè)經(jīng)營有困難,,而且很多都是意想不到的、突如其來的困難,,這些困難一件疊加一件,,往往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些事一旦多了起來,,人的精神狀態(tài)肯定很難振作。
這時,我就更需要跑步,,更需要讓身體在釋放的過程中重新集聚能量,。
我特別想向大家推薦一下上面我提到的MAF180跑步法,尤其是在最近幾年馬拉松賽事和長跑運動中頻繁出現(xiàn)一些猝死的意外事件的背景下,,不少人在妖魔化馬拉松,,認為這項運動對身體的負面作用更大。作為一名長期致力于推廣馬拉松運動的跑者,,我覺得我們必須要科學跑步,,科學的重要依據(jù)之一就是數(shù)據(jù)。
而MAF180跑步法,,就是嚴格依靠數(shù)據(jù)來掌控自己的身體,。
用180減去自己的實際年齡,得到的那個數(shù)字,,就是你長跑中安全跑步的界點心率,。
錨定在這個心率上長跑,不關注配速,,適應之后,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自己跑得更舒服了,,也跑得更久了。
北馬2022收尾工作人員跑前合影 (毛大慶供圖/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