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guān)報道詳見《黃心村:張愛玲來到香港之后》
今天不是要講愛情故事,,普通的男歡女愛似乎也沒有太多傳頌的價值。思念成災(zāi)又如何,,為你摘星寫詩又怎樣,,都很難撇清自我感動和自我表現(xiàn),。
清幽的人提出了更貼己的說法,成為橡樹,,站在你的高度,,看你所看,想你所想,,走你走過的路,,感受你的感受,補充你來不及說明的,,完成你沒機會探索的——這可能是一個人類愿意且能夠為另一個人類付出的最極致情感,。要是其中還不摻雜荷爾蒙的沖動,就更令旁人動容,。
在港大教授黃心村的身上,,我常常被這樣的純粹擊中。
過去兩年,,她全心扎進張愛玲于港大及其整個香港歲月的研究,,在《緣起香港:張愛玲的異鄉(xiāng)和世界》一書里逐章追溯大學(xué)時期對張愛玲影響重大的人,比如歷史老師佛朗士,、中文系教授許地山,,又比如出現(xiàn)在課堂布置的閱讀書單中、日后被張愛玲在公共場合提及的“比較歡喜”的英國女作家斯黛拉·本森(Stella Benson),。
圍繞這沒頭沒尾,、沒有任何解釋的一句表態(tài),黃心村花了大半年時間去弄清楚,,斯黛拉·本森是誰,、她寫過什么、張愛玲言下之意是在把她與同時代的誰作比較,、比較過后為何更喜歡這位如今看來寂寂無名的作家,?
黃心村先是想盡辦法買來早已絕版的本森寫過的書,接著又通過閱讀與本森同在一個文學(xué)團體內(nèi)的其他成員的傳記,、日記,、書信,從中搜尋其蛛絲馬跡,。翻譯了部分作品后,,她終于明白了張愛玲的寫作是從哪里來的。她想象張愛玲在那個年代讀到這些文字時的震動,,從語言層面上突然就明白了她的源頭之一,。
視頻采訪時,黃心村向我展示身后書架上成排的本森著作,,順手又拿起來來回回翻了又翻的《張愛玲往來書信集》,,近千頁的書里貼滿了顏色各異的便簽條,。
兩年的研究已凝結(jié)成書,但黃心村顯然并沒有打算立刻將這些資料束之高閣,,過程中延伸出的興趣仍像發(fā)酵的面團朝四面八方膨脹,,“比如說佛老師,這是一個非常有魅力的歷史人物,。他留下的文字太少了,,只有一篇短短的游記。港大的一份學(xué)生刊物上說他第一年到香港教書,,之后暑假坐火車到中俄邊境,,然后坐俄國的火車跨越西伯利亞才回的英國,回來也是這樣,。他對俄國革命特別有興趣,,對中國革命也充滿了同情。一個學(xué)者說他加入了紅十字會,,進入內(nèi)地,,把醫(yī)療物資運到西北……這些我都沒寫到,之后要補充,?!?/p>
她甚至起意為這個神秘人物寫一個電影劇本,認(rèn)為“只有在虛構(gòu)的空間里,,才能把佛朗士完整的人生呈現(xiàn)出來”;本森就更不用說了,,原本她就為其寫了十幾萬字,,考慮到篇幅平衡才進行了大量刪減,之后有機會還是希望能將關(guān)于她的研究單獨成書,。
回到研究之初,,黃心村固然沒有料到自己日后會為張愛玲耗費這么多精力、生發(fā)出這么多課題,,讓身邊好友感到她“每一個毛孔都是張愛玲,、每一次呼吸都與之相關(guān)”。
一開始僅僅是因為兩年前適逢張愛玲百年誕辰,,從美國來到張愛玲母校港大任教不久的黃心村感到“義不容辭要做點什么”,,礙于疫情,座談會等活動都無法舉行,,唯一能實現(xiàn)的便是策辦文獻展,。負責(zé)看管港大檔案館的工作人員拗不過她的糾纏,只好任由她“偷偷摸摸”地進出,,在狹小空間內(nèi),,倆人戴著口罩,,一個專注、孤獨地翻找資料,,另一個像間諜的同伴替她掃描,。事成后黃心村不忘在每一個場合都感謝這位患難之交,比對其他人的感謝都要靠前,。
同一片土地上的人們依然活在機緣與困難之間,,如今這里不僅僅有傾城之戀,還多了一段超越愛戀的靈魂共振,,不需要張愛玲特地交代,,也會有人記得要在日軍侵占香港紀(jì)念月去給佛朗士獻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