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中成山頭的燈塔,,2003年
已是深秋,,北方的海正在變涼。通常以國慶假期結束為標志,,北方海邊旅游進入淡季,,我就在這時節(jié)來到青島,、威海一帶。路線是從青島的八大關出發(fā),,經石島直到威海的天盡頭,。
八大關始建于上世紀30年代,最初因有八條馬路而得名(如今已增至十條),,每條馬路的行道樹不同,居庸關路的五角楓秋天正開得濃烈,,韶關路的碧桃和正陽關路的紫薇分別屬于我不曾來過的春天和夏天,。
石島瀕臨黃海,擁有中國北方最大的漁港,。孫中山先生曾在《建國方略》中提到“石島”,,將其與上海、廣州并列為中國東方三大港口,,稱為“小香港”,。百年倏忽過,往來成古今,,土地向來沉默,,任人潮匆匆來去,有時候走在路上,,會產生時空交錯的感受,,不知誰曾踏上此處,唯一確定的是,,每一個人都終將離去,。
我的最后一站是“天盡頭”,這里有“中國的好望角”之稱,,是最早看見海上日出的地方,,海面遼闊,是18年前我旅行的起點,。
天盡頭墨鏡女,2021年
2003年,,我在春節(jié)期間走了相同的路線,不過剛好和這次相反,,從天盡頭出發(fā)——從威海到青島,,然后坐火車回到廣州。
18年過去,,很多事情發(fā)生了改變,,照片是很好的表達,我沿這條路試圖尋找過去的痕跡,。記憶在時間線的逐漸拉長中被稀釋,,我模糊想到,,當年的天盡頭還不是景區(qū),不收門票,。
在一個清晨我來到這里,,那天大霧彌漫,很多東西都看不真切,,記得遠處有個燈塔,,從那里走過去,有塊碑,,上面寫著“天盡頭”,。故地重游,我想再去找找看,。
八大關海邊情侶,,2021年
今天這里被框成景區(qū),收費超過100元,,景區(qū)大到顯得空空蕩蕩,,從入口處需要搭乘電瓶車走幾公里才能到“天盡頭”——這類景區(qū)經常用類似的標識作為游客的打卡拍照點。曾經見過的那塊碑被移走,,一塊新碑佇立在懸崖旁,,上面除了“天盡頭”,還標識了這里的經緯度,。我看見一個女人牽著一條狗走過,,鏡頭不再那么空蕩蕩,我按下快門,。
島的管道,,2021年
附近人不多,也許是因為疫情的原因,,只有一個攤販在,,他賣許愿鎖,我問他之前的那塊碑去了哪里,,他說移到另外一個地方了,。順著他給出的方向,我找了很久,,沒找到,。
過去的痕跡隨著時間變淡甚至消失,但總有些特殊的刻度標記流逝的歲月,。我記得那一年是“非典”年,,出發(fā)的時候還沒有媒體報道這件事,行至中途,,有同事知道我在山東,,告訴我“你要不別回來了”,,那時廣州對“非典”還不明原因。
當時我不知道具體發(fā)生了什么,,2003年的通訊遠沒有現在發(fā)達,。朋友提醒我“買點羅紅霉素”,具體有什么功效誰也不清楚,,傳言能治療“非典”,。另外一個藥是板藍根,友人提醒我要“拼命喝”,。
離開青島前,,我到市區(qū)的藥店買板藍根,店員很奇怪,,因為當天有好幾個人排隊買這個藥,。我拿到了最后兩包,,然后坐二十幾個小時的火車回廣州,。
今天我們正經歷新冠疫情,故事的開端總有種微妙的相似,。很多這樣的時刻,,我不知如何表達,只是按下快門,。
榮成天鵝保護區(qū) ,,2021年
這一站我還去了榮成天鵝保護區(qū),這里有很多野生天鵝,。路邊有個女人吆喝著賣“烤鵝蛋”,。本來我已經準備走,聽見叫賣聲又回來,,問她鵝蛋多少錢,,她說“12塊”。
“怎么這么貴,?”透過一個個小格子窗口,,能看到里面有白色的蛋,個頭大過尋常的鴨蛋或鵝蛋,。
“這是天鵝的鵝蛋,。”她熟練地回答,。
“是真的嗎,?”
“是真的,我去撿的,?!?/p>
走出這片野生天鵝保護區(qū)之前,,我向她買了一塊烤紅薯,然后開車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