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村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西南部與鳳凰縣交界處,,是湘西最古老的苗族村落之一。
村子在當?shù)孛缯Z叫Goud Niex(音譯:勾捏),,意為水牛的道路,。傳說齊心人的祖先當年就是沿著水牛的腳印尋覓到這里落腳,就地采石,,以青石板筑堡,、石磚建屋,壘筑起這個美麗的石板寨,。全村共有石頭屋五十多棟,,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的建筑風格和布局。
地處海拔約780米的臘爾山地區(qū),,這里的村民仍然保持著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習慣。走在村間石板路上,,隨處可見背簍不離肩的女人、腰間別著柴刀的男人,、用蜘蛛網(wǎng)捕捉蜻蜓的小孩……
人們的服裝款式會隨著年齡,、婚育情況發(fā)生變化,年紀稍長的女人每天穿著苗服,。她們的頭巾有十多米長,,全靠自己紡紗織成,做好后繡上花,,一層一層挽起來,,最后變成一個微微高聳的帽狀,中間留有空隙,,像口袋一般,,人們吃酒趕集,手里有什么不方便拿的小物件就丟在里面,。
因為交通不便,,平日里,人們飲食簡單,,多吃玉米和馬鈴薯,。但到了冬季,年輕人返鄉(xiāng),村里變得熱鬧起來,,他們會殺豬宰羊,、做粑粑,腌制葷菜,,備下之后一年的食物,。山高水少,水對于他們來說也是金貴的,,夏天人們也不會打赤膊跳下水,,一來山水太涼怕傷身,二則不能把水弄臟,。因而,,人們祛暑的方式是用山水擦背。
平日里,,年輕人都在外務(wù)工,,苗家人操辦喜慶宴便集中在春節(jié)假期里。女孩子結(jié)婚前需要“開臉”——用兩根線在臉上絞動,,把臉上的汗毛拔掉,。而這樣的儀式必須由當?shù)赜忻娜藖碜觯@人還需滿足子孫滿堂,、長相品德好的條件,。在出嫁前,女孩子和家人還會整晚不睡來“哭嫁”,,他們從長輩開始一個接一個地哭訴下來,,訴說著對出嫁的不舍。
至今,,齊心村仍然保存著鋼火燒龍的習俗,。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年輕男子打著赤膊,,舞龍熾焰的火苗噴在男子身上,,這是一個檢驗是否為真正男子漢的標志。
回憶在古苗寨的拍攝,,有一位八十歲的石姓教師令攝影師非常感動,。每次他到村里,老教師總是耐心地帶他參觀,,為他介紹,,希望苗寨的古韻習俗可以傳承下去。
腰間的柴刀和刀盒是苗家漢子上山下田時的標配
從田間歸來的村民
古巷里,,用蜘蛛絲捕捉蜻蜓的孩子
春節(jié)前,,苗寨人都會殺年豬,、打豆腐、腌制臘菜
龍家人用石板壘砌的園弧形大灶做豐盛的晚餐
盛裝打扮的苗家姑娘結(jié)伴去龍家參加女兒宴
村民將駐村工作隊改建好的泉水取名“思源泉”,。夏天,,村民用山泉水擦身
每年夏季,老人們都會上山采摘回野生金銀花,,曬干后到集市換賣
大雪“冰封”,,留守的老人洗衣、帶孩子
龍家夫妻倆盤點著新一年的家庭計劃
石塊壘成的祭壇“覺凳炯”,。苗族同胞視炯為祭祖儀式中重要的文化遺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