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雷像一陣風一樣飛快地走進工作室,,飛快地握了手,,打算跟我飛快地聊一會兒,然后他要趕去工地,。
南京湯山的云夕博物紀,,作為南京直立人遺址博物館的配套項目,剛剛開業(yè)就成為爆款,,正在一房難求的時候,,業(yè)主方決定自掏一百多萬把房間全部包下來,停業(yè)整改,,對發(fā)現(xiàn)的品質細節(jié)重新返工,,張雷得去現(xiàn)場看看。
他沒想到這家占地80畝,、總建筑面積5500平方米的溫泉酒店這么快就紅了,,“可能在他們酒店業(yè)里也是個奇跡,都沒做什么宣傳,,就10月15號發(fā)了一篇公號的推文,,10月16號開始對外接受預訂,沒上任何旅游訂房平臺,,全靠他們自己的訂房渠道,。12月就做了三百多萬?!?此刻叫停重新整修是奢侈的,,但從品控的專業(yè)角度來看,此時不修,,以后酒店滿負荷運營起來再想修整,,就更加困難。
湯山位于南京東郊紫金山麓,,湯山方山國家地質公園是以湯山猿人洞,、地質剖面、溫泉,、新近紀火山為主題的綜合性國家地質公園,。云夕博物紀就坐落于直立人遺址博物館西南側的一處廢棄的采石宕口,裸露的礦坑懸崖,,以及當?shù)爻霎a的陽山碑材,、白水泥,成為張雷建筑設計的靈感來源,,他為云夕博物紀營造出一種“未來廢墟”式的歷史感,,但他沒想到,,這種粗糲、沉默,、肅穆的建筑風格,,竟然成為網(wǎng)紅們的打卡地,潮人美女紛紛來此拍照,,在網(wǎng)絡引爆,。反差強烈的視覺感,類似平時bling bling的卡戴珊秀出她家里的設計風格竟然是空無一物的沙礫色的“赤貧風”,。
“我也不知道她們是真的覺得建筑好看,還是這個建筑能把人拍得好看,,”張雷說,,“我一看她們拍的那些照片,確實人都拍得好看,。我才反應過來,,我們的建筑用了大量的石頭、白水泥,,人站在中間,,等于前后左右全部是大型的白色反光板?!?/p>
湯山云夕博物紀溫泉酒店 圖/受訪者提供 攝影/姚力
我提倡“反設計”
跟那些商業(yè)氣息濃厚的建筑師事務所不同,,張雷的建筑實踐里,始終貫穿著對鄉(xiāng)村復興的研究和關注,。
他最初的鄉(xiāng)村復興實驗是從桐廬開始的,,第一個村子叫戴家山,是莪山一個畬族鄉(xiāng)村,,最初對朋友介紹的這個村子發(fā)生興趣,,是因為“莪山畬族鄉(xiāng)”這“五個字里有兩個字不認識”,他感到好奇,。去了一看,,村子非常小,不起眼,,只有38戶人家,,“整個村子都是空心村,只剩下一些老人,?!编l(xiāng)長對張雷說,張老師,,其實你的設計費我們也付不起,。
在戴家山,,張雷一口氣做了五個項目,包括一位畬族女兒為她失去右手的父親建造的住宅,、用傳統(tǒng)夯土技藝建造的民宿,、在普通五開間土房基礎上改造的精品酒店、用老民居改造的先鋒書店兼鄉(xiāng)村公益圖書館,,以及莪山鄉(xiāng)的山哈文化博物館,。
跟那些旨在標榜個性的潮流建筑不同,張雷在面對鄉(xiāng)村時是入鄉(xiāng)隨俗的,、貼地的,,他在意的是讓好看的老房子好用,讓好用的新房子耐看,,而且新建的業(yè)態(tài)可以切實給鄉(xiāng)村帶來活力,。這些民宿、酒店和書店,,為山村帶來了源源不絕的游客,,也讓村里的年輕人開始回流。
“我們周圍絕大多數(shù)充滿設計感的所謂先鋒作品將注定是短命的,,面對無病呻吟的設計感,,我提倡‘反設計’,倡導向沒有建筑師的建筑學習,,回歸建筑的本質,。”張雷說,,其實歷朝歷代,,鄉(xiāng)村的房子都沒有建筑師,都是主家說個需求,,定個大致樣式,,工匠就心領神會地營造起來,左鄰右舍都來搭手幫工,。這些設計者,、建造者,本身就是鄉(xiāng)村生活的主人,。
敬畏自然,,尊重環(huán)境,理解鄉(xiāng)村生活,,是鄉(xiāng)村建筑實踐的基礎,。張雷推崇“自然而然”的建筑準則,在他看來,,自然建造的“基本建筑”,,意味著處理好建筑和環(huán)境的關系,,處理好人和空間的關系、建造和形式的關系,。他尤其擅長使用自然材料,,帶有自然屬性的材料天然地包含了在地性。在他設計的云夕小熊堡住宅兼民宿中,,他用到的石頭是當?shù)厥膹S廢棄的材料,,完全是免費的,僅僅支付了一公里的運費,,便讓這些廢棄的材料重新煥發(fā)了生機,。在陳家鋪,他們發(fā)現(xiàn)松陽老街有仍在制作棕繃床墊的店鋪,,山棕絲是非常耐久的自然材料,,使用壽命在半個世紀以上,他們就請村里的阿姨用棕繩做了建筑的外表面,,那些綜合交錯、手工編織的棋盤格紋樣,,讓這座山村里的新型共享空間突然呈現(xiàn)出既質樸,、又獨特的肌理和質感。
張雷在施工現(xiàn)場 圖/受訪者提供
那些瑞士教會我們的事
1988年從東南大學建筑系碩士畢業(yè)后,,張雷留校任教,,此后又去瑞士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深造。東南大學建筑系是中國最早的建筑系,,張雷讀書的時候,,東南大學建筑設計的基礎教學沿襲的是巴黎美術學院的訓練模式,但他已經對現(xiàn)代建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當時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已經跟東南大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互動,,畢業(yè)留校執(zhí)教的張雷很快在教改中參考和使用了蘇黎世聯(lián)邦理工學院的一系列標準和理念?!拔覀兂Uf德國制造很厲害,,其實瑞士才是更高的標準?!?/p>
在后來的職業(yè)生涯里,,張雷常常會被問到,在瑞士的深造履歷,,到底給他帶來了什么影響,。
“實際上我現(xiàn)在記得最清楚的,恰恰是瑞士給我的教訓,?!碑敃r孤身在外,,心無旁騖,常常晚上都泡在教授的工作室里幫忙做項目,,完成得又快又好,。“教授特別滿意,,就會把更多的項目交給我去做,,我當時也年輕,沉醉其中,,一個人攬下好多事,,就會產生一些問題,然后就會把一些很中國化的聰明用到工作上來,?!?/p>
當時國內剛剛開始使用電腦建模,學習程序,,然后畫圖,,“快這個事情,因為教授表揚,,我就忍不住做得更快,。用電腦建模,老外做起來是很慢的,,他們會從最基本的要求做起,,一點一點地按規(guī)則建模,但是一旦建好之后就很扎實,,在這個基礎上,,再要怎么變化,怎么求透視,,都很穩(wěn)定,。而我為了求快,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跳過很多中間環(huán)節(jié),,這個方法如果一直是我自己跟進就沒什么問題,我知道哪里有bug, 可以在后期加以修正,,可以用工作方法去適應和填補這些跳躍性,。但等我深造期滿,別人接手了我的工作之后,,完蛋了,。”
為了追求效率,,任何一個可能的漏洞,,也許都會給后來者造成極大的麻煩,。這件事情給張雷敲了很大的警鐘。
“我不覺得歐洲的建筑能對中國有很大的影響,,因為畢竟文化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它更像是兩套平行體系,,歐洲只是我們的一個參照,,不會對我的思想方法造成特別大的撼動。但是在瑞士的這件具體工作的方法卻對我觸動非常大,。在一個快速發(fā)展,、追求效率的社會里,可能在很多領域都會出現(xiàn)這個問題,,一時看不出來,,但關鍵時候可能會是致命的?!?/p>
浙江桐廬雷宅及民宿 圖/受訪者提供 攝影/姚力
建筑師是晚熟的職業(yè)
在建筑界,,張雷是成名已久的老將,但他總說,,自己真正做建筑實踐的時間并不是特別長,。2000年,他離開執(zhí)教多年的東南大學,,一手創(chuàng)建了南京大學建筑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九年以后,,為了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建筑和城市規(guī)劃的實踐中去,,他主動辭去了行政職務。
“我總是把2009年作為我真正成為獨立建筑師的開始,,之前雖然我也做了一些建筑實踐,,但都是在教學之余,跟擁有自己的事務所,,以自己一套完整架構去做系統(tǒng)性的工作還是兩回事,。如果從這個時間點開始算起,我的從業(yè)時間還不太長,,才剛剛10年出頭,,這樣我的壓力小一點,能允許自己犯更多的錯誤,?!?/p>
張雷說,建筑設計師是真正晚熟的職業(yè),,一個建筑師起碼要經過20到25年在實操中摸爬滾打,,才能慢慢走向成熟,。那些天才的建筑大師也是如此,也要到50歲后方成佳釀,。
“當然中國建筑師會早熟一點,,成長快一點。那是因為鍛煉機會多,,犯錯誤的機會多,,有人幫你在很短的時間內交了很多學費。大家都說培養(yǎng)一個飛行員需要好多好多錢,、好多好多社會資源,,其實培養(yǎng)一個建筑師成本更大,你想想一個項目的投資是多少,,又得有多少大項目,,才能歷練出一個好的建筑師來?”
在他的工作室里有很多年輕的追隨者,,他會對年輕的建筑設計師說,,你們不要想太多,就把每一個你能夠碰到的項目做好,,你能做好一個,,做出影響力,說不定就會一下子來一百個,,同類的項目自動會找上門來,。
對張雷這一代建筑師來說,改革開放后經濟高速發(fā)展帶來的龐大的基建需求,,毫無疑問給他們帶來了大有可為的舞臺,。但他的學生一代就未見得還能擁有這樣的幸運?!翱赡芪覀冊诙昀锇阎袊ㄖ俜种甙耸脑隽慷甲鐾炅?,二十年之后的建筑師就沒有這么多項目了,他們的設計性質也會有一些改變,,可能會更多地介入一些小型項目,,或者是更長期、更細致的維護,,去做存量資源的改造,。”
他常常想起他在歐洲看到的那些生機勃勃的舊城改造,,比如倫敦或者巴黎,,幾百年來不同時間段的建筑有機地共生在一起,那些老房子,并沒有因為時代生活方式的變化而喪失品格,,一代代的設計師們因地制宜,,在不改變歷史風貌的情況下做著潤物細無聲的迭代工作。他也因此常鼓勵年輕建筑師多去農村,,多承擔鄉(xiāng)村改造的項目,,對于建筑師來說,鄉(xiāng)村可以發(fā)揮的空間很大,。
懸崖上的書香烏托邦
從戴家山,,到深澳里,再到陳家鋪,,張雷的一系列鄉(xiāng)村實踐受到了廣泛好評,,串聯(lián)起這些鄉(xiāng)村文化業(yè)態(tài)的,還有先鋒書店,,這是鄉(xiāng)村復興中不可忽視的軟性力量,。
“錢小華跟其他書店的老板不一樣,他在鄉(xiāng)村做的每一家書店,,都不想重復自己的上一家書店,,而且他還真是從骨子里想做一家好書店,這個出發(fā)點,,就跟那些只是想借書店噱頭做一個網(wǎng)紅打卡地的思路完全不同,。”
張雷為先鋒書店在松陽陳家鋪的平民書局做了設計,,他在村民禮堂的舊址上,,用一個懸浮的半透明盒體,克制,,含蓄,,又充分調動了山間光線柔和深邃的美感,回應了懸崖幽谷全部景觀的開放性,。
?
松陽最早記載可以追溯到東漢建安四年,,這個位于浙江西南的古村落群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譽為“最后的江南秘境”和“古典中國的縣域標本”,。獨特的丘陵地貌孕育了陳家鋪的崖居聚落形態(tài),。位于海拔八百多米高處,距離最近的大城市也有三小時車程的“懸崖上的書店”,,竟出乎意外地大獲成功,,每天接待數(shù)百位遠方客人,而且定期邀請著名詩人和作家來書店分享和駐場創(chuàng)作,,一個小小的改造項目,,給已經空心化的陳家鋪重新注入了活力。
張雷很擅長兼顧實用性和儀式感,在他的另一件作品“景德鎮(zhèn)丙丁柴窯”中,,他便以獨特的手工柴窯為建筑核心,,采用與窯爐磚拱結構類似的混凝土拱為空間母題,讓頂面光帶,、墻面條窗,、地面豎縫,都指向窯爐中軸,,形成對稱,。這讓意味著燃燒和孕育的窯爐,帶有了某種獻祭般的神圣感,。細長的天光從屋頂中央灑落,,隨著時間在窯爐表面移動,浮光掠影,,拱頂崇高優(yōu)美的線條令人一再聯(lián)想起教堂,。
江西景德鎮(zhèn)丙丁柴窯 圖/受訪者提供 攝影/姚力
每一次設計都會留下遺憾
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建筑師都希望能設計教堂和美術館,,因為那是對空間的物質性和精神性都提出巨大挑戰(zhàn)的建筑載體,。但在張雷的建筑生涯里,他幾次遺憾地與教堂和美術館擦肩而過,。
“如果不是錯失了那幾個項目,,我的職業(yè)履歷可能就會徹底改寫?!?/p>
2005年,,張雷做了兩個非常重要的項目設計方案,一個是江蘇省美術館新館方案,,另一個是金陵神學院的大教堂方案,,但是這兩個方案最終都未能中標。在做金陵神學院教堂方案的時候,,因為擔心不熟悉教義,,無法充分闡釋建筑的意義,他還特意請了一位在美國對教會非常熟悉的朋友幫忙闡釋,。牧師聽完匯報,,對他說:張老師,我們很喜歡你的設計,,但是你們所說的教義,,與我們的教派不合,恕我不能茍同,。
張雷說,,其實這座教堂的設計理念只有一條,,神就是光。他感到后悔,,他應該簡單平實地說出這一點,。
后來大獲好評的萬景園小教堂,反而是無心插柳,。這個工期只有短短45天,、面積僅200平米的小禮拜堂,是為青奧會做的一處景觀設計,。這座小禮拜堂從正面看是平靜和對稱的,,但是行至側面卻突然奇崛,讓一個伸往天空的充滿力量的幾何三角,,托舉著極簡的十字架,,內部雪白的極輕材料以及柵欄式木結構的外立面,讓整個教堂空間成為一個具有奇妙紋理的發(fā)光體,。
但建筑永遠是遺憾的藝術,,“幾乎每一次都會留下遺憾?!比f景園小教堂的遺憾是它并未得到很好的使用,,張雷最近一次去看過,它空關著,,外立面已經發(fā)黑了,,當時號稱是防腐木料的外立面其實并不防腐。
混凝土縫之宅也有相似的遺憾,,以至于張雷后來在一次關于建筑的攝影中,,用電腦為混凝土縫之宅制作了未來效果圖:他模擬出人類徹底消亡后的第三年,建筑被遺棄后的模樣,,綠色的藤蔓成為地球上新的主人,,它們爬滿了無人使用的混凝土縫之宅,郁郁蔥蔥,,大自然讓廢墟呈現(xiàn)出詭異的繁榮,、寧靜和美。
?
每一座真正的建筑都帶有隱形的簽名
“也許這也不是壞事,,當年我沒能做成大美術館和大教堂,,反而讓我有機會深入地做了一些小項目,一些更有社會意義的鄉(xiāng)村項目,?!毕锣l(xiāng)最頻繁的那幾年,,他一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村子里,,農人們養(yǎng)的那些一見到生人就狂吠不止的看家狗,后來看見他都不叫了。
建筑是比較特殊的行業(yè),,在某種程度上,,建筑師幾乎永遠是被動的——他總是要受限于委托方的審美和意愿,也要受限于種種客觀條件,。
藝術家可以在作品上簽名,,劇作家可以在片頭上出現(xiàn),但建筑永遠是無法“簽名”的集體創(chuàng)造,。對那些成名的建筑大師來說,,一眼可辨的建筑風格,似乎就是某種簽名,。但張雷并不相信過于個人化的風格,,他也不迷信以強烈的形式感為表征(比如庫哈斯)的建筑,他常說,,他希望他的作品沒有固定的風格,,但是特點鮮明。
?
作為事務所負責人,,每年他手頭滾動著的項目不下二三十個,,而他要做的,是把“professional”和“academic”分開,。
“有一些項目我希望能學術性更強,,能在建筑本身去表達和貫徹學術性,我就會參與得非常深入,。建筑設計并不完全取決于建筑師自己,,設計還是一個服務性的行業(yè),建筑師沒辦法去把控所有的環(huán)節(jié),,從最初的方案到最后的執(zhí)行,,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限制條件?!蹦軌蛟陧椖咳^程中最大程度地貫徹自己理念的建筑是很少的,,這樣的項目也常常激起張雷更大的興趣,那就是他心目中的,、未來有可能被視為帶有他個人“簽名”的作品,。
”我希望等我退休的時候,能有10個代表作,,是能代表我對建筑行業(yè)的思考,,能比較充分地把建筑本身的價值體現(xiàn)出來的。如果做不到10個,,那我就一直做下去,,我就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