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徐梅? 發(fā)自北京
編輯 ?周建平 [email protected]
?
因疫情禁足在家,,首都體育學院教授裴東光在朋友圈曬了不少自己做的飯菜,“今天中午吃啥”被列為重點關(guān)注的問題。東京奧運確定延期后,他忽然拍案而起,,“遠離煎炒烹炸”,積極投入網(wǎng)絡(luò)授課,、接受采訪,,加緊推送“老裴說事兒”,“奧林匹克運動不只是奧運會啊,,奧運延期,不等于奧林匹克精神停擺,。”
“現(xiàn)在一談到奧運,,就仿佛只有東京奧運會,一談到東京奧運,,就是算經(jīng)濟賬,,日本奧組委的損失、贊助商的損失,、供應商的損失,,以及IOC (國際奧委會)應該分攤多少因延期導致的額外費用……”
接受《南方人物周刊》采訪前一天,媒體剛曝出國際田聯(lián)等世界體育組織“逼宮”國際奧委會,,要求提前下發(fā)奧運分紅的消息,,裴東光感嘆,“把大家召聚在一起的,,到底是(奧林匹克)主義,,還是生意?”
裴東光是首都體育學院奧林匹克研究中心主任,,自2001年便在民間推動奧林匹克教育,,2010年國際奧委會授予他以首任IOC主席名字命名的“維凱拉斯獎”,表彰他在奧林匹克教育長達十年的實踐和奉獻,,他也是獲此殊榮的亞洲第一人,。
“奧林匹克精神是一個豐富的思想體系,,”裴東光說,疫情對全球體育,、社會都產(chǎn)生了強烈沖擊,,“在百年未遇的復雜局面下,奧林匹克精神里有豐富的思想資源可供借鑒,,‘相互理解,、友誼、團結(jié),、公平競爭’的奧林匹克理念,,對整個世界都有價值。”
?
200塊錢辦一屆奧運會
東京奧運會延期,,是現(xiàn)代奧運舉辦124年來的史上首例,。IOC主席巴赫也對媒體表示,奧運會本來就已經(jīng)是和平年代最復雜的一個活動,,在各種不確定條件下,,組織奧林匹克歷史上第一次推遲的奧運會,分外艱難,。巴赫呼吁各方,,以“團結(jié)、創(chuàng)造力,、決心和靈活性”,,以及必要時的“犧牲和妥協(xié)”,共同應對這個史上未有的險境,。
“各方利益難以平衡,,這是最大的難題”,裴東光說疫情這只“黑天鵝”將現(xiàn)代奧運已經(jīng)暴露的問題,,以一個極端的方式呈現(xiàn)了出來,,“奧運會由于組織復雜、開支巨大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各國申辦意愿低迷,,東京奧運延期以及至今仍未排除的取消風險使得奧運會前途更加黯淡,。”
4月29日,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組委會主席森喜朗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明確表示,,2021年是舉辦改期的東京奧運會的唯一選擇,,如果明年不能舉辦,將會“取消”,。據(jù)報道,,日本方面為2020奧運會已耗資逾12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850億元),延期使得“奧運經(jīng)濟”無法啟動,,前期投入也沉沒冰封,,據(jù)日本經(jīng)濟學家估算,,日本整體經(jīng)濟損失將達到3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925億元)。
“IOC一直在強調(diào)奧運瘦身,、縮小規(guī)模,,但是由于商業(yè)利益的捆綁、贊助商對大場面的要求,、主辦國之間的競爭,,以及各參賽國、地區(qū)在錦標主義之下奧運代表團人數(shù)的不斷擴大,,‘瘦身’一直難以落地,。”
裴東光表示,如果疫情在數(shù)年內(nèi)都影響人群聚集,,一個更精簡的奧運會則將因為安全成為必須,,現(xiàn)代奧運會也要擺脫依靠規(guī)模來吸引關(guān)注和贊助的商業(yè)模式。
“我們的2022北京冬奧會也需要提前調(diào)整,,將北京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卓越’的奧運盛會,,是我們向世界的承諾,,在疫情防控進入常態(tài)的新形勢下,我們必須有新的思路來重新闡述‘非凡’和‘卓越’,,不再依賴盛大的開閉幕式和空前的規(guī)模,。”
疫情之下,“反脆弱”成為一個熱詞,,各個行業(yè)都不得不革新圖變。裴東光認為,,后疫情時代的奧林匹克,,絕不只是要大力發(fā)展線上電子運動,而是應該“回到初心”,,“奧林匹克精神的豐富性,,可以為奧林匹克運動‘反脆弱’提供足夠的思想資源。”
18年前的5月,,裴東光和他的民間奧運教育執(zhí)行團隊花了200塊錢,,在北京海淀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普通小學舉辦了一屆“奧運會”,這也是全國首屆“模擬古代五項奧林匹克運動會”,。
“當時的想法就是要把奧運會‘請下神壇’,,讓奧運精神日常化,、生活化,。”羊坊店中心小學體育老師周晨光是裴東光最早的“合伙人”,,他們戲稱自己是“無組織、無紀律,、無收入”的“三無團隊”,。
2018年3月,團隊與周晨光老師合影
“我們那時候沒有任何贊助,,也沒能力鋪張辦奧運,。”獎牌、圣火臺,、橄欖枝全都是DIY的,,周晨光老師找了位木匠師傅,請他給做點木工活,,師傅問他做這個干嘛,?“周老師說,‘給孩子們開個小奧運會,,讓孩子們感受點燃奧運圣火的神圣,。’木匠師傅說,工錢他不要了,,他家是安徽農(nóng)村的,,問我們以后能不能也給他老家的孩子辦個小奧運會……”
“送奧運到基層”,成為裴東光團隊其后近20年的核心內(nèi)容,。為教育資源缺乏的孩子辦奧運,,讓孩子們感受神圣、美麗,、尊嚴,、浪漫;提升基層體育教師對體育教育的認知,,脫離“一把尺子,、一塊表,一把哨子吹到老”,。他用顧拜旦的話鼓勵基層體育老師在操場實踐體育的教育價值,,“在這所學校里,青年們將懂得勝利是依靠頑強拼搏和堅忍不拔的毅力,,依靠正直,、忠誠和無私奉獻,這是一所什么學校呢,?它就是體育,。”
?
離開了教育,
奧運就無法實現(xiàn)其偉大的目標
疫情暴發(fā)后,,也常有人問裴東光,,奧林匹克教育會不會受到影響,,他很肯定,非但不會影響,,反而是一個“煉盡雜質(zhì)”的好時機,。
“奧運匹克教育遠遠超出了賽事這個層面,甚至超出了體育,,它面向青少年,,通過體+育,培養(yǎng)懂體育、愛體育,、終身從事體育運動的習慣,,在身心均衡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同時,鼓勵青少年以奮斗為樂,、遵守規(guī)則,、公平競爭,并借著國際交流,,養(yǎng)成國際化的視野和胸懷,。”
近20年來,他經(jīng)歷過風起風落,。1996年他從加拿大留學回國,,一心想要推行體育教育,“顧拜旦說過,,‘體育具有高度的教育價值,,是人類追求完美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奧運會是使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進步和健康的基石,。’我那時候找了很多學校,,想把這樣的理念帶進去,但一些名校連門都不讓我進,。”
北京奧運會前,,得益于政府自上而下的扶持,他孤獨推進多年的學校奧林匹克教育一下子爆發(fā)了,。教育部與北京奧組委聯(lián)合發(fā)起“奧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命名工作,。2005年底,,全國已有556所學校被命名為示范學校,,裴東光和他的團隊也在政府支持下,指導各地各校以羊坊店中心小學為范本,,普及奧林匹克知識,、推進主題校園文化建設(shè)、舉辦奧林匹克文化藝術(shù)活動,。
參照日本長野冬奧會的“一校一國”項目,北京還開展了“同心結(jié)”學校國際交流項目,,先后共有210所北京學校與世界不同國家的學校結(jié)為姊妹校,開展國際交流,。
然而2019年,裴東光的研究生陳曉桐在回訪中發(fā)現(xiàn),,“2008北京奧運結(jié)束后,北京的200所示范學校中,,保留了奧林匹克教育活動的只有9所;210所同心結(jié)學校,,只有5所學校還留有對方聯(lián)絡(luò)方式,。”
隨著北京2022冬奧會的臨近,又一輪奧林匹克教育熱正在升溫,, “三億人上冰雪”,、“冰雪陽光運動”、“校園冰雪計劃”的背后都有行政力量的推動,,青少年冰雪運動及奧林匹克教育,,被視為體育產(chǎn)業(yè)一個新的風口。
“我們幾個學生私底下討論過奧林匹克教育這一塊兒的商業(yè)化操作,,”陳曉桐笑著說,,但大家都知道這只是說說而已,“裴老師從一開始就告訴過我們,,做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不能做成生意,,永遠不要想著靠教育賺大錢,。”
因為校園冰雪計劃的帶動,找裴老師和團隊合作的很多,,“我會看他們背后的動機,。”裴東光說做生意的不在少數(shù),很大一部分“眼睛盯在運動項目的落地上”,。
“我們堅持做奧林匹克教育,,并且是保證學術(shù)水準的前提下,深入淺出,。”團隊外出授課近百次,,陳曉桐“講了六十多堂”。她本科學的體育新聞,,研究生三年,,徹底改變了自己對體育的認知,“裴老師對我影響非常深,,我在這個團隊里,,才真正對體育的‘育’建立了認知。”
“顧拜旦首先是個教育家,他復興奧林匹克運動的初衷,,就是希望奧運會能成為一所學校,,讓人們借助體育,強壯體魄,、凈化靈魂,,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互相尊重,、相互理解。”裴東光說盡管顧拜旦的設(shè)想有理想主義的成分,,迫于現(xiàn)實,,現(xiàn)代奧運以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為分野加速了商業(yè)化、“世俗化”進程,,“但這并不代表,,奧林匹克的核心價值被否定了,就連薩馬蘭奇也說過,,‘離開了教育,,奧林匹克就不能實現(xiàn)其偉大的夢想。’”
疫情重擊了奧運的金色戰(zhàn)車,,“但它主要影響的還是賽事,,其實體育精神和榜樣價值跟賽事一樣,都是‘無形奧林匹克遺產(chǎn)載體’,。”裴東光說,,受制于疫情防控,許多賽事和體育活動都不能開展,,“從奧運到職業(yè)體育賽事,、學校體育,賽事一停,,體育一下子就停擺了,,說明我們的體育教育還非常單薄。”
年輕時,,他也曾做過中學體育教師,,“那時候我們代課算課時費,文化課老師一堂課一塊錢,,我們體育老師五毛錢,。”年輕氣盛的他不服氣,找校長理論,,校長一句話就說得他沒了脾氣,,“你給全校老師上一堂課吧,,不是整隊跑圈兒,,是上‘文化課’,,就講講你的體育理論,你對體育的認識……”
當年難倒他的這一問,,如今成了他的專業(yè)研究方向,,他的關(guān)門弟子陳曉桐也希望繼續(xù)攻讀體育人文專業(yè)的博士。在自己的碩士畢業(yè)論文里,,陳曉桐回訪追蹤了羊坊店小學自2002年開展奧林匹克教育以來,,對學校文化塑造和師生的影響,“當初的羊坊店中心小學并不是北京資源豐富優(yōu)越的名校,,奧林匹克教育讓一個普通學校的學生接受到了國際化教育,并且這種教育為學生,、學校帶來的視角和鑒賞高度不低于其他任何國際教育途徑。
”
奧林匹克的世界性
應該發(fā)揮賽場之外的影響力
IOC主席巴赫談及新冠疫情對未來的影響時,,強調(diào)“我們不能僅僅依靠技術(shù)來預測或塑造世界的未來狀態(tài),,任何個人、政府,、國家都無法獨自解決人類的重大問題”,。
裴東光非常贊同巴赫對后疫情時代的分析,“奧林匹克運動應該發(fā)揮更大的影響力,,不僅聚焦賽事,,在國際社會更多受到利己主義和極端民族主義驅(qū)動時,我們應該倡導團結(jié)和更多的國際合作,,這也正是奧林匹克主義的精神,。”
020年3月25日,一名市民拍攝設(shè)置在日本東京站前的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倒計時電子鐘,。由于新的開幕時間未定,,倒計時電子鐘不再顯示倒計時數(shù)字,替換為當天的日期和實時時間
圖 / 杜瀟逸
?
現(xiàn)代奧運創(chuàng)始人顧拜旦曾大力主張把“團結(jié),、和平,、進步”作為奧林匹克運動所追求的根本目標,“世界主義”曾給予這位法國貴族極大的思想滋養(yǎng),。在《奧林匹克回憶錄》中,,他這樣寫道,“波蘭對我的童年產(chǎn)生過巨大影響,,匈牙利則是對我的青少年產(chǎn)生影響的國度,,一如英國和美國對我的壯年影響至深,也如希臘和瑞士令我眷念終生,。對于它們給予我那么多世界主義的友誼,,我感激不盡。”
“讓奧林匹克為全人類帶來和平與快樂”是顧拜旦創(chuàng)辦現(xiàn)代奧運會的最大心愿。“所有國家,,一切項目”的口號充分顯露了他和同仁們構(gòu)建“體育烏托邦”的雄心,。足夠國際化,在處理國際問題時避免被狹隘的民族主義偏見所左右,,是顧拜旦制定的國際奧委會委員必備三原則之一,。
“在今天的挑戰(zhàn)下,百年奧運的理念和實踐都是寶貴的,,可供借鑒,。”裴東光相信奧林匹克運動強大的生命力,“東京奧運會是一百多年來第一次推遲的,,歷史上還有因為戰(zhàn)爭取消的,,冷戰(zhàn)、恐怖主義等都曾經(jīng)沖擊過奧運會的舉辦,。但奧運因其獨特的理念,,仍在延續(xù)、發(fā)展,。”
4月底,,巴赫致信世界奧林匹克運動時稱,“奧運會作為一項獨特的體育,、文化和社會活動,,應當超出任何政治或其他分歧。”奧運史上最激動人心的場面不是破紀錄的瞬間,,還有打破深刻隔膜的入場式——1956年,,兩德達成協(xié)議,組成聯(lián)隊參加奧運會,;2000年悉尼夏季奧運會上,,朝韓體育代表團首次共同入場。2018年平昌冬奧會開幕式上朝韓再次以“朝鮮半島”的名義共同入場,,還組成女子冰球聯(lián)隊參賽,。正如國際奧委會第四任主席埃德斯特隆所說,“奧運會無法強迫人們接受和平,,但是它為全世界的青年人像親兄弟一樣歡聚一堂提供了機會,。”
2019年9月17日,北京市海淀區(qū)實驗小學的學生在北京2022年冬奧會吉祥物和冬殘奧會吉祥物發(fā)布活動結(jié)束后與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合影 圖/鞠煥宗
?
“奧運遠不止一場17天的賽事盛會,,奧運精神也遠不止‘更快,、更高、更強’這一句口號,,”裴東光曾在自己家門口做過一個小調(diào)查,,問了來往的50位市民,,“您知道什么是奧運精神嗎?”
“沒有一個人答對,,北京可是雙奧(夏奧,、冬奧)城市啊,!”今年4月,裴東光退休了,,但是他騎著自己的藍色小摩托,,在奧林匹克教育之路上仍然跑得很帶勁,他和團隊的目標是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在北京冬奧后,,“把奧運精神留下來!”
“我們應該借著奧運會延期這個關(guān)注焦點,,把奧林匹克教育向公眾普及,,如果我們具備了超越性的眼光,那么北京冬奧會成為一屆真正‘非凡’的奧運會,。”